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翠华 《文教资料》2010,(31):13-15
一战结束时期杰出的美国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是一部伟大的当代精神悲剧。《欲望号街车》的电影版本对原著的创作内涵作了截然不同的诠释。本文从比较两个电影版本入手,应用接受美学理论、知觉概念,对文本的叙述结构、人物性格与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解构作品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演员马龙·白兰度生于1924年4月3日。在20世纪50年代卡赞导演的《码头风云》和《欲望号街车》两片中,他把电影中的“方法派”推向高潮。今年7月5日他搭乘街车驾鹤而去。  相似文献   

3.
翻译美学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小说、诗歌、散文文本,对戏剧翻译的美学研究相对较少。戏剧翻译审美应重视戏剧文本具有可读性与表演性的双重属性。戏剧的语言是诗的语言,不失韵律,富有美感。戏剧文本的可表演性在于其动作性、口语化和性格化特征。《欲望号街车》剧本语言充满诗意,意象比比皆是,人物形象立体丰满,具有强烈的舞台魅力。通过对冯涛翻译的《欲望号街车》的解读分析,可以发现冯涛译本符合《欲望号街车》中的诗意美和表演美原则,但在文化美方面稍有不足。  相似文献   

4.
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角布朗琪是美国戏剧作品中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有人赞扬她的理想主义,而有人则鄙夷她是个爱慕虚荣的荡妇。本文将对布朗琪的双重人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爱芝 《海外英语》2012,(10):209-210
田纳西·威廉姆是美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欲望号街车》是他的一个典型的戏剧,它折射出了南方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女主角布兰琪为反对父权制进行了艰辛挣扎。在一个男人占主导的社会中,她的人生之旅就是欲望和死亡。国内外学者对《欲望号街车》有过很多的研究,但是南方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处境这一点涉及的不多,并且不是很深入。该文主要针对这点对女性的自由做出研究,尽管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在现代社会中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田纳西·威廉姆斯在美国文学史上以反映美国南方风情的一系列巨作而著名。《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便是一位在美国没落的南方种植园文化下长大的“南方淑女”。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南方旧传统中形成.在面临北方工业资产阶级文化的冲击时,她无所适从,最终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7.
田纳西.威廉姆斯是美国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1947年获得普利策戏剧奖,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根据剧本改编的同名电影成为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典范。剧中表现出作者对美国南方的怀旧心理,反映了南方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也反映了幻想与现实、男女两性、死亡与欲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作者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解析剧本中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仔细考察新版电影《画皮》对小说原著的改编可以发现,电影的结构是以一个家庭主妇的欲望与恐惧组织起来的。这中间既体现出当前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同时电影本身也反映了大众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有着鲜明的狂欢化色彩:加冕脱冕的结构、梅尼普体的特点及人物形象两重性的特征.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这部剧作,更有助于理解这部戏剧的内涵和作者的深刻用意.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是一部史诗电影,投资大约1.3亿美元。影片导演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曾执导过电影《红磨坊》。影片的主演阵容同样是澳洲班底,由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和《X战警》男星休·杰克曼联袂担纲。这部电影被誉为澳大利亚版的《乱世佳人》,  相似文献   

11.
崔鹤同 《教育艺术》2000,(11):45-45
英国的费雯·丽 ,是两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影后。她主演的《魂断蓝桥》、《乱世佳人》、《欲望号街车》等著名影片 ,均为世界经久流传的经典之作。她不仅在表演艺术上有非凡的造诣 ,而且有着优良的品质、美好的心灵 ,在她的身上交相辉映着艺术和人生灿烂的光辉。而这与她良好的家教不可分割。小费雯3岁时便能歌善舞。她母亲不仅给她创造许多表演机会 ,更教育她如何做人。费雯7岁时 ,被送到教会学校过寄读生活 ,接受正规化严格训练 ,铺床叠衣、整理物品等小事均自己动手。费雯的母亲教育她对长辈要有礼貌 ,要听大人的话 ,要尊重人 ,帮助人…  相似文献   

12.
在威廉斯的作品《欲望号街车》中,象征的写作手法不仅是一种纯粹的戏剧表达形式,更切合了诗歌的审美需要。本文将分析《欲望号街车》这部剧中主要的象征符号,剖析它们是如何作用于剧中所表达的现实与虚拟这一矛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重要剧作。文章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欲望号街车》中人物感情的冲突,人物的内心欲望的挣扎,以及人性的泯灭,揭示了威廉斯作品的伦理关怀,进而揭示了田纳西.威廉斯的剧本对构建和谐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本文试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的著名剧作《欲望号街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布兰奇和其妹妹斯黛拉以及妹夫斯坦利的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他们的人格与其行为的密切关系;同时指出这种批评方法对于解读这部作品不失为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剧作家之一,《欲望号街车》一经问世便为其夺得多项大奖。本文以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剧中的人物——南方淑女、南方绅士与北方佬于社会转型期在不同层面上与他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历年来学者们对《欲望号街车》的解读多集中在社会变迁对人物的影响或女性主义的视角上,然而运用《欲望号街车》中诸如家庭暴力、同性恋、乱伦等敏感话题,田纳西.威廉斯却意图展现对于善与恶全新的界定。威廉斯提出人在特定时间的选择往往决定了其人生的轨迹,而这些选择却不单单取决于人物的主观意志,而是更多地受制于社会文化,甚至人物的教育背景种种因素,因而善与恶的界限本就是模糊的,没有人能独占正义或者邪恶。基于此观点,威廉斯的创作意图有了更深层的阐释,同时《欲望号街车》中人物个性及行为也得以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文章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分析了《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布兰奇的自我分裂以及这种分裂对其与他人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布兰奇的分裂始于她发现丈夫艾伦是同性恋时,她的纵欲行为背后有着很复杂的心理机制,而不是单纯的本能欲望。在和斯坦利的关系中,布兰奇把自己的破坏性幻想投射到斯坦利身上,才引起双方的误解,最终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18.
《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最受欢迎的剧本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鬈欲望号街车》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中的布兰奇角色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人物.本文从家庭、经济、感情、宗教角度论述谈剧中此人物的悲剧色彩,以期达到对试剧丰富内涵的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9.
《欲望号街车》创作心理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该剧1947年在纽约上演后立刻引起了轰动,创造了连演855场的纪录,并为他赢得了纽约剧评奖和普利策奖这两项美国戏剧界的大奖。如今,世界各地的舞台上都有其女主人公布朗演的踪迹。在1987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戏剧节上,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首次把该剧搬上了中国舞台,近期中央电视台又多次在黄金时间重播了根据该剧改编的电影,使得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了威廉斯并对该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我们不妨把《欲望号街车》的情节略作概述。该剧描写的是美国南方中产阶级妇女布朗…  相似文献   

20.
《越人歌》作为电影《夜宴》中的插曲,由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重新作曲改编,以电影主基调的形式穿插在《夜宴》的各个角落,作为整个影片的音乐主体,始终保持着电影的整体风格,它以不同的方式穿插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中,把音乐的美感与电影的画面感很好地结合起来,为电影情感的走向与情节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