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集教育,教学和研究于一身的高等教机构,兼具有修书、编书、藏书等多种功能。书院是我国北宋到清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创办以私人创办为主,并积聚了大量的图书,是一种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传统大学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在宋代的发展到了极致,书院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财富。总之,书院的特色,如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书院的讲会制度、开放教学、自由听讲等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是独立于官学制度之外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居重要地位,起过重大的作用。书院初为私人读书治学之地,而后才逐渐发展成为聚徒讲学的地方。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组织,一般认为是始于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所建的白鹿洞学馆。北宋初年,书院正式  相似文献   

3.
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其教育特点表现在: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管理方面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书院的教师非常重视学术研究,书院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很关注社会实际。这些经验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书院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办学方式灵活,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集贤殿书院的前身丽正书院虽然被认为是中国最早使用“书院”一名的机构,但它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那种以聚徒讲学为主的场所,而是由中央政府直接办理的、用于藏书和修书并具有举荐人才功能的机构,因此在中国书院史上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教育史上,中国传统书院的出现,一开始作为民间学术传播、图书收藏的私人讲学机构,对官办学校起到了竞争、冲击、补弊起废的作用。明清时期,政府通过经费控制、人员任用等办法逐步加强对书院的控制,淡化了中国传统书院自由讲学、著述的学术特色,及至现代中国,书院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一种象征。作为文化传承机构,传统中国传统书院与现代西方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高等研究院,它们之间有何异同?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不同学术研究机构,中国传统书院与西方高等研究院是否有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以上问题的回答,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在传统和现代化之间找到有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苏州大学朱永新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枝“红杏”。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书院强调自由讲学,重视学术研究,主张门户开放,提倡尊师爱生,确非官学和科举所能望其项背。台湾教育史家张正藩教授在评论书院时曾说:书院...  相似文献   

7.
紫阳书院是苏州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机构,它为清代苏州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紫阳书院在教育制度、课程内容、学术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表现为追求教育独立,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等。其教育实践对今天的高等教育有借鉴价值,高校学术研究应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要重视学习的系统性,强调学生的努力和长远目标的建立,教育不应放弃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自唐至清,书院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祭祀是书院组织存在的三大功能之一。探讨书院祭祀的起源、对象、经费来源、仪式和式微,并对书院的教:育功能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当代高等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古代书院的教育教学特色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书院作为中国历史上颇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以下突出的特征:(一)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二)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古代书院的这些教学特色对当代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书院是中国有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我国古代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书院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重视学术研究,自由讲学,提倡尊师等方面值得当代高校借鉴。书院提倡学术自由的教育精神,独立自主的培养模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启示。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书院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书院的精神,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人格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坚持兼容并包、学术研究坚持不断创新、书院管理坚持独立自主等特点。而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出现了道德教育政治化、教学思想直线化、学术研究功利化、高校管理行政化等弊端。书院的珍贵经验对当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书院漫谈     
书院漫谈●北京大学季羡林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制度,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官,一私。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私人创建为主,有时也有官方创办的。其特点是:在个别著名学者领导下,积聚大量图书,聚众授徒,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从唐、...  相似文献   

14.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介于私学与官学之间的积聚大量图书、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其中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兴盛于宋朝(9&y-1279年)。宋朝书院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办学形式、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以及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书院的教学经验独树一帜,其精华至今仍闪射着不灭的光辉,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启示。一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大兴书院,其数量之多,规模之…  相似文献   

15.
古代书院作为我国教育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其“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传道而济斯民”的办学目的上,机会均等的教育理想上,“完人”教育的人才培养上,“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严格规范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文章在分析我国古代书院“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要推行“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实现高等教育办学目标;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实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改革高校管理模式,实行人性化管理,保证高等教育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从唐宋五代直至清末,前后历经一千多年;举国上下,大小书院遍布各地;学生之多,讲学之盛,超过了当时的官学。1929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曾全面总结了书院的经验,得出了这种私人创立的教学形式远胜于官学的结论。它说明:书院,不愧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书院的教学形式、教育组织、管理制度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多方面有其显著的特色。在办学形式上,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把教学、科研巧妙地结  相似文献   

17.
朱熹在书院教育中提倡教学与研究并重,自学与指导结合,教书与训育结合,倡导门户开放,百家争鸣。朱熹书院教育思想使我们认识到,当代教育应以德为本,注重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相结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对我国古代教育,学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产生过重要影响。“书院”名称起用于唐代,指官办的藏书机构或私人读书的书房,大约北宋初年开始,才成为聚徒讲学的教育机构的专称。尽管学术界对书院起源时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英语创新教育的涵义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创新教育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桎梏,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主体精神,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所培养出的学生多是“高分低能”,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差;而创新教育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英语创新教育的原则1.民主性原则。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平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20.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与藏书阁,是千百年前的高等学府与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