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9月8日小茹从小跟着奶奶,奶奶总不许她出屋。她来园后,经常是一个人呆着,或在一旁看着别的小朋友玩,也不进屋。看来她很想在户外玩,但又不知玩什么。我请欣欣和她一起去玩荡船,她玩得很高兴。我想:应该替她找一个游戏的伙伴,让她愉快活泼地成长。上美术课画手绢。孩子们都开始画了,唯独小震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我问他为什么不画,他无精打采地摇着头说:“我不会……”我说:“你已经长大了,升到大一班来啦!你能学会的!”同时,我又手把手地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谎言     
儿时每次回乡下老家,爷爷总是亲吻着我的小脸,指着月光如水的星空说:“姗姗,乖,你看月亮多好,月亮是嫦娥变的,月亮喜欢诚实的孩子,谁不好好学习,月亮就不和她玩。”“可是,月亮在那么高的天上,她怎么下来和我玩?”爷爷回答我:“你看,只要你成了好孩子,月亮就会从黄河岸柳树梢上下来和你玩。”我当然愿意当个好孩子,和月亮玩。  相似文献   

3.
普通女孩与白雪公主洋洋是我们班的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她的相貌平平,无论在哪儿都不起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常的小女孩,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天,我带孩子们玩“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游戏。小女孩们都争着举手想扮演白雪公主。不经意间,我发现平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画画、看书的洋洋坐得端端正正,紧咬嘴唇,一双小眼睛充满渴望地望着我。于是,我就请了她。她甜甜地笑着,玩得很投入,俨然是个神圣的“小公主”。我还没发现她这么可爱过。因为她的“白雪公主”演得很好,我便拉着她的手,微笑着表扬了她。放学时,她突然问我:“老师,你也喜…  相似文献   

4.
胡怡 《幼儿教育》2003,(2):23-23
这学期我园使用了《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这套教材,我发现这套教材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能为幼儿参与和生成新的课程留下足够的空间。例如,在“惊奇一线”这个课程单元中,孩子们通过各种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线,从发现“线”无处不在且在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到抽象的“线条”概念的掌握,该课程单元满足了孩子们参与、求知和发展的需要,为孩子们生成新的经验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神奇传话筒”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学习知道可以用电话线和外婆联系,也可以走路去看外婆。活动结束后,我问:“你们为什么要去看外婆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因为我喜欢外婆!”莹莹说:“老师也喜欢我,因为她暑假到我家来看我。”活动室一下子热闹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也到我家来的,她也喜欢我。”“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呀?”我灵机一动说:“我记不清你们家怎么走了。怎么办呢?”莹莹小朋友说:“老师,我来画一张从幼儿园到我家的线路图,你就能找到我家了。”我进一步引导他们:“你们想不想请其他小朋友也到你们家做客  相似文献   

5.
幼儿是那样的可爱、聪明、活泼,他们那细心的观察,天真的话语,是那么让人快乐,令人回味。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摆积木,大家玩得很开心。玩着,玩着,贺昕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在哪里吗?”“你不是在玩玩具吗?”贺昕洁说:“不对,老师你想想。”“我不知道。”“告诉你吧,陈老师,我在你的眼睛里。”看着孩子那惊喜的目光,听着她那稚嫩的声音,我也高兴地对她说:“对呀,贺昕洁的眼睛里有个老师,那就是我,对吗?”“对!”于是,我们又高兴地玩了起来。老师和孩子通过目光的交流,就会建立起丰富的感情,也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你。我在老…  相似文献   

6.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正投入地进行着各种活动。“金老师,洋洋踢我。”恬恬满脸委屈地走到我身边。我当即拉着恬恬走到洋洋身边:“洋洋,老师跟你说件事。”我的话还没说完,洋洋好像知  相似文献   

7.
黄娅 《今日教育》2006,(2):23-23
下午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班幼儿正在玩“扮家家”的游戏.我也走到孩子们身边想和她们一起玩游戏。可是我刚走过去就见到尧尧小朋友将玩具娃娃的头“取”了下来.然后将娃娃放在桌子上又拿起旁边的餐具玩了起来。我见尧尧没有理会娃娃就问:你在做什么呢?尧尧说:“我在给娃娃做饭。”“你的娃娃呢?”她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她难过的看着娃娃说:“他的头和身子不小心分开了,他生病了。”我又问:“尧尧.你说怎么办呀?”她看着玩具娃娃很难为情的说:“我把她送医院吧?”  相似文献   

8.
小猫钓鱼     
这是6月的一个早晨。猫妈妈早早地起了床,她对她的孩子们说:“今天天气好。起来吧,孩子们,我们钓鱼去。我要教你们怎样钓鱼去。”听了妈妈的话,小猫们唱啊,跳啊。小小猫说:“太好了,我们可以在河边玩了。”她的姐妹们说:“你错了,我们是去钓鱼的,不是去玩的。”“好,好,好,你们钓你们的鱼,我钓我的鱼。”猫妈妈把孩子们带到河边,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猫妈妈说:“孩子们,你们必须保持安静,你们的眼睛必须看着钓鱼竿。当鱼吃鱼竿上的食物的时候,鱼竿会向下弯曲,你们就要抬起鱼竿,鱼竿的钓鱼线上就会挂着一条鱼。”小猫们非常兴奋,小小猫说:“…  相似文献   

9.
方圆     
沉香 《今日中学生》2015,(Z3):12-14
小孔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拱进大门内,殊不知一转身就撞见系着围裙,端着菜盘步出厨房的妈妈。妈妈瞪了小孔一眼,说道:“就知道在外面疯!”不过下一瞬间她语气又变得温柔,“你猜谁来了?快去你房间看看。”卧室里,表姐萱萱正站在书架前翻杂志,小孔看见她时撇了撇嘴。表姐学习优异又懂事,小孔的爸妈特别喜欢她。妈妈每次打电话给姨妈,必定会说:“让萱萱到我家来玩啊,帮我熏陶熏陶孔莹莹。”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正组织孩子们玩滚皮球的游戏。雅怡小朋友抱着一个大皮球,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神秘地对我说:“老师,皮球还能拍呢。你知道皮球为什么能拍吗?”我笑了,反问她:“你说为什么呀?”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里面有弹簧。”边说边用两手按了按球。我说:“不对,皮球里是气,不是弹簧。”她马上反驳说:“不对,就是弹簧。”看到她那坚定的表情,我问她:“你怎么知道有弹簧呀?”她认真地说:“我们家气筒上面有一个小弹簧,妈妈把小弹簧一打,就打进去了。皮球就能弹起来了。”原来,在气筒上有一小节弹  相似文献   

11.
早上,孩子们自由活动,有的拍皮球,有的滚铁环,有的坐荡船,有的滑滑梯……王老师注意着每个小朋友的动态,还不时跟他们一起玩一下。她要我就站在滑梯旁,做好保护工作,使幼儿能一个接一个地滑下来,不要碰撞。突然,她不安地对我说:“小赵,你快到办公室去拿把鎯头来。”原来滑梯中间露出了一枚小钉子。她说:“尖尖的钉子,小朋友碰到了会划破衣服,还很危险。”边说边用鎯头敲了几下,还用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发夹     
周一早晨,当我迎接孩子们入园的时候,豆豆像一只美丽的花蝴蝶似的扑到我怀里,高兴地说:“邹老师,你看我头上的发夹好看吗?”“呀!豆豆的发夹真好看。”我边说边把她领到活动区玩。接着,我又忙着迎接别的孩子去了。铃声响了,我们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大一班的佟老师生病了,我来到她的班当“顶班老师”。 当我带着一盒盒民族娃娃走进活动室时,小朋友一下子涌到我面前,一个个伸出小于,嚷着:“马老师,给我看看!”“马老师,我也要玩玩!”孩子们争得不可开交,于是,我把这些民族娃娃举得高高的,笑着对小朋友说:“好吧,你们想一想,这么多的人都想玩,但又只有几个,你们说该给谁玩呢?”这么一问,就把大家给问住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霎时间,大家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格格的心事     
早上,格格和老师招呼都没打,就径直走到无人的图书区,顾自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别的小朋友一靠近她,她就嚷嚷:“走开,走开,我不跟你玩。”游戏时,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唱着、跳着、玩着,惟独她一言不发,远远地看着。看着格格的反常举动,我走过去,轻轻地问:“格格,你不舒服吗?”“没、没有。”“有什么事吗?”我关切地问。“我,我……”格格竟扑在我的怀里哭  相似文献   

15.
镜头一:“邻居的小朋友打我!”小萌萌哭着跑回家,向姥姥诉苦。 姥姥:“不是不许你和她玩吗?” 萌萌:“我爱和她玩,一会儿还去!” 镜头二:村里一帮六七岁的孩子队伍中总跟着一个小不点,小哥哥们撵也撵不走他。 小哥哥威胁说:“你回去,我们不能领你玩,要不就揍你!” 小弟弟:“我就不回去,我不给你们捣乱,就让我玩一会儿。” 小孩子喜欢小孩子,即使是从不相识,甚至语言“不通”,他们也会一见如故,亲热地玩耍。幼儿  相似文献   

16.
户外活动时,我告诉小朋友,今天玩新型大型玩具。这时,天天拉着我的手说:“李老帅,我可勇敢了,能爬到攀登架的最上面。” 小朋友都分散着活动去了。我看着天天信心十足地登上了大型器械,一口气到最高层。但是,当天天发现由最高层下到地面必须通过一个“S”形圆桶滑梯时,她自言自语地说:“这可怎么办,我有点害怕了。”并在上面大声地叫:“李老师,抱我下来。”我告诉她说:“从桶里下来吧,很好玩的。你可以试一试。”她坚决不肯。  相似文献   

17.
选择     
李昱蕾是小一班新入园的小朋友。她留着非常独特的发型,脑门上有一撮头发,大眼睛,圆圆的脸。看上去非常可爱。但每天入园时,她总哭闹不止,天天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就是不愿让屁股挨座位,真是让她伤透了脑筋。这天早上,我发现她闹得不是那么厉害,就借机会问她:“你喜欢那个靠窗的位子,还是喜欢离老师近的这个位子?”抽泣中,她抬起了头说:“干什么?”“好让我每天都能看见你呀。”她想了想,选择了靠近老师的位子,我答应了她。她欣许地点了点头,来到她自己选择的位子上坐了下来。打那以后,我每天见到的是一张笑眯眯的脸。教育幼儿不能单靠苦口…  相似文献   

18.
解读《纲要》,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心头: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玩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周一次的玩沙活动总是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的。当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沙池的时候,睿睿却拉住了我的手:“老师,我不要玩沙,我只想留在老师身边和你说说话。”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是什么原因令睿睿舍弃难得的玩沙机会而执意要和我谈话呢?“我们一边玩沙一边说话,好吗?“”不好,那样你就不会只听我一个人说话了。”睿睿拉着我站在沙池边:“我有好多事情想和你说呢,过年的时候,我想打电话给你,可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开学,我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转椅。但是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其他的孩子玩。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燕秋,你怎么不去玩呢?你看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孩子说:“怎么玩啊,老师我不想玩。”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玩吗?”燕秋说:“老师,我不会玩。”怎么不会玩呢?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啊。我觉得很纳闷,一定是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伙伴交往,怕羞吧。  相似文献   

20.
种子发芽了     
今天是种植活动的第一天,孩子们特别关心种子的发芽情况。洋洋问:“老师,种子什么时候发芽?它在泥土里干什么?”我说:“种子在泥土里睡觉呢。等它睡饱了,养足了精神,就会钻出泥土,发芽了。”第二天自由活动时,我听到洋洋站在地边说:“小种子!你快起床呀,别睡懒觉了。”我说:“种子要在下面睡好几天才会发芽呢。”五天以后,洋洋一大早就兴冲冲地跑进来对大家说:“看!种子起床了,种子发芽了。”他边说边把手摊开,原来是一棵刚刚发芽的绿豆苗。这时孩子们纷纷围了上来:“呀!真的发芽了。”“还有两片小叶子。”……看着孩子们兴趣十足,我没有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