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边城》是沈从文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小说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那乡土气息浓郁的《边城》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至真至善的美。  相似文献   

2.
《边城》通过男女之爱、祖孙之爱、乡邻之爱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心与梦的世界",充满了"爱与美"的理想,尤其以塑造翠翠的形象为代表.  相似文献   

3.
《边城》通过男女之爱、祖孙之爱、乡邻之爱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心与梦的世界”,充满了“爱与美”的理想,尤其以塑造翠翠的形象为代表。  相似文献   

4.
卢斌 《教育文汇》2005,(9):61-62
《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的湘西,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纯朴善良的老艄公,情窦初开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美丽和谐的生命图景,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5.
正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边城》的主要内容以及它展现出的风俗人情之美,很多同学对湘西天人合一的世界无限神往。(板书:田园牧歌)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边城》的主题和翠翠很关注。(板书:翠翠)(幻灯片)一个美国学者给沈老的诗:"我知道许多管船渡的老人,在迷人的渡口守望着河流。但是,我只知道一个翠翠,我也知道她永远等待我,在那丛山中奔流而下的小溪边,在一个比游鱼出没还深的梦里,她永远等待,我过渡,就在边城那边。"生齐读。师:那么《边城》里翠翠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作品里的描述。(幻灯片)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的《边城》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奇特的"湘西世界",给人展示了一种湘西农村所特有的山水美、环境美、人性美的奇美景观。寄托着作者"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文章从人情、风情、人性、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分析沈从文《边城》的美学特色,揭示出《边城》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以湘西小山城茶垌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情,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边城》所表现的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 ,是一种古朴而又清澈透明的 ,象征着“爱”与“美”的生活方式 ,表现着对人性与自然的尊重。而在沈从文这一用心弦弹奏的乐曲中 ,“自然的女儿”翠翠与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之间的恋情又构成了这一乐曲的主旋律。事实上 ,在《边城》中 ,与其说作家在歌咏一种圣洁凄美的爱情 ,倒不如说是借爱情歌咏一种晶莹透明的人生形式 :人活着不是为了满足种种物欲 ,不是为了做世俗的奴隶 ,而是为了追求一种建立在和谐人际关系上的 ,充满着爱与美的内心和谐。对这种理想人生形式的追求体现在边城人生活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边城》是一首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情歌”。的确,《边城》是一篇抒情味极浓的爱情小说,但这篇小说所表现的并不限于爱情,而是一种广泛的人情:除翠翠与二老傩送之间的爱情外,还有翠翠与爷爷之间的祖孙情、天保与傩送之间的手足情及边城普通人之间淳朴的友情等。作者写作《边城》,是“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以往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方式往往依赖老师的讲解,或空洞的说…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一部以情感人的小说.老船夫与其外孙女翠翠间的挚爱亲情,令人感动不已.小说中所反映的天保、傩送之间的兄弟情也令人难忘.作家所描述的边城人民人际交往上的许多平凡事,都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芒,散发着乡情的浓香.《边城》中翠翠与傩送之间纯美的爱情及其悲剧结局令人心生怜悯,具有一种悲哀之美.  相似文献   

11.
《边城》是沈从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自然风景优美、民风习俗淳朴的湘西画卷,谱写出一曲人性美的赞歌,让人们从中看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且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章从亲情、人情、爱情三方面入手,品读并理解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乃至人性美。  相似文献   

12.
表现人性美好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核心之一。在小说中,作家常常通过描写边远乡民身上那种自然、和谐、质朴、善良的性格来歌颂人性的美好,《边城》就是沈从文写得最具人性美的一篇小说。人性美在《边城》中主要体现在亲情和爱情两个方面,并贯穿在凄美的爱情故事之中。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在《边城》中描绘了一幅人性美的风情画,有人情、恋情、亲情之美。展现了理想化的边城风貌,从中灌注了作者关于自然人性的理想,描述了美好的人性所遭遇的不幸,表现了悲剧现实的无奈与苍凉。  相似文献   

14.
《边城》美学意境情景交融,生动形象,耐人寻味。作品不仅构建了一个由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相融合而成的恬和秀美的“边城世界”,而且还讲述了一个曲婉动人的爱情故事。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赞美,以及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至爱和追求。  相似文献   

15.
“唯美、唯情、唯天命”占据着沈从文小说的核心地位。这是《边城》的生命基石!传统的重要节日、浪漫的爱情、地方尚武主义、浓厚的地方宗教色彩,还有作者对故土的那种深挚的爱,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6.
《边城》写于1934年,是沈从文最受称道的一部作品。它描写了一个田园诗般的乡村中发生的爱情故事,展示了现代文明与田园牧歌的激烈碰撞。同时,这部小说也体现了在现代工业文明即将降临时的强烈忧虑和怀旧情绪。文章从三个方面——作品中牧歌式的大自然与生活、现代文明的侵袭、主人公的反抗及结果——来分析这部小说主题中的思想倾向以及它所表现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边城》从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三个方面,塑造和表现人性之美,多角度诠释沈从文先生所追求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边城》和川端康成的《古都》是同类题材的作品,都重现了文学追寻的主题。两位作家细腻的笔触再现了各自故乡的自然美与人性美,也分别完美地再现了中日两国的"道"与"禅"的民族根性。  相似文献   

19.
《边城》有着非常浓厚的田园牧歌情调,但同时又对现实给予了或隐或显的关注。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即折射出《边城》并非是一方远离尘俗的净土,在田园梦幻的背后同样浸润着血与泪。《边城》亦真亦幻如同画卷般优美的自然景象也难以彻底隔离开生离死别的人生惨痛,在牧歌情调的掩映下也在上演着爱情的离歌。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城乡对峙的现状,热情讴歌了湘西人民的人性美,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精致柔美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华。从而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