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任何科学都与人性有关 ,民法以人为本 ,与人性更有密切的联系 ,民法是以民事主体为“经济人”为基本假设的 ,“经济人”指合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人。本文拟从民事主体“经济人”假说入手 ,分析其人性基础 ,指出“经济人”的自利怀与有限理性与“性恶论”不谋而合 ,得出民法乃是以民事主体“人性恶”论为前提预设 ,正是着眼于防范人性恶 ,整个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方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2.
“经济人”的理性特征有其合理意义。但是它不能科学地阐释非理性在人的经济活动乃至一切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经济学史上对经济人假设的反叛也没能从根本上跳出经济人理性逻辑的框架。而“人本人”在对“经济人”理论扬弃和超越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拓展了其视阈边界。相对于“经济人”片面的理性价值向度,“人本人”遵循全面的价值取向——人不仅是理性的存在。也是非理性的存在,它为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的观点,由于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促进了整个社会的丰裕,同样,英语语言习得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可以推动外语教育事业发展。试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提出作为“经济人”身份的英语语言习得主体:政府、学校、受教育者,在市场规则下参与英语教育活动,其结果在保证经济行为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了外语教育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理性经济人"缺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经济人"是当代主流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不可置否,"理性经济人"假设本身是有缺陷的.本文从经济学公设的悖论、利己主义的收敛、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及有限理性等方面探讨"理性经济人"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理性与合作是否相容是行为科学的根本问题,也构成了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分野。许多研究表明,互惠与合作行为的发生不仅与行为的方式、环境有关,且具有内在的生理基础。但并不能因为不支持理性人假设的证据的出现而否定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其内在的核心命题在于理解经济人假设的本质。因此,从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修正的意义上,经济人假设比理性人假设更好地回答了人类行为的最初动机,是解释理性与合作问题的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奠定在个体理性基础之上的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一的“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着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而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引入,完成了由个体理性向交往理性的范式更替,成为化解困难和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经济学者对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仍存在着一些误解。这些误解包括:经济人概念来源于斯密;经济人是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将经济人理解为“自私自利”;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在反思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对这些误解进行重释,同时也将阐明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当前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性"经济人"人性假设中蕴含着行政人员价值的"个体主义"取向、行政组织目标的"特殊利益"定位和行政行为"逃避责任"的逻辑,这使我国行政伦理建设陷入了困境.在行政伦理建设中我们应该以"经济人"假设为借鉴,正视政府"自利"本性,科学定位行政价值目标,建立"私利"与"公利"的共容机制,规范行政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人"假设部分地反映所有制市场交易现象,肯定个人的利益和理性及市场自发作用.但是,这个假设以私有制普遍永恒存在为前提,试图用主观动机说明客观存在,回避利益范畴的客观性质和商品交换关系的内在矛盾,掩盖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区别和矛盾.资产阶级经济学以这个假设为据,可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如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但不可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和发展规律.马克思注意到斯密关于"经济人"假设的论述,并曾加以批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拒绝"经济人"假设.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假设成了当今主流或正统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中很多的误解和偏见已经成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障碍。其实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是约束条件下的自利人,也是道德的、推动公共利益增长的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经济人”的产生有其来自于生命的、生产方式的两方面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历史的“经济人”是遵守规则与传统的、具有一定的自利动机、精明并且追求高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的人。立基于“经济人”人性复杂的理念,我们应该不断调整由传统的阶级同一性理论所确定的体制设计,以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适于采用案例教学法,但在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案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设置了“十倍赔偿”制度,对处理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维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都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以人为本、平衡协调、社会本位的经济法理念为视角,分析“十倍赔偿”制度的由来,并针对“十倍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益冲突的根源在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充满冲突的利益关系中发展和进步,关键在于利益存在一致性,利益冲突存在协调的余地和可能,所以,利益冲突和协调是社会的常态。法作为利益关系的"协调器",其作用在于通过权利(权力)义务的合理配置平衡协调各方利益。以人为本,平衡利益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理念,渗透到各个法律部门中。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导致公私因素的相互交融,也为追求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之和谐的经济法提供了法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协调作用,促进学生知识转化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法律关系分析法作为一种具有共性的案例分析方法,在学生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应予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中,经济法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案例教学可以提高经济法的课堂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教师应有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浅析了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介绍了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技巧,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会法服务于社会正义和社会保障的实现。经济法则旨在构成市场秩序的法律框架,并努力防止对竞争的破坏。笔者在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关注德国和欧盟社会法变革的现实,即在社会法领域与市场相关的、企业家式思维的推进,将社会法视为经济法是对目前的发展富有成果的反应。本文分为4部分,首先开宗明义解释命题的基本内涵,其次合理地用一些实例加以证明;复次,阐明社会法努力趋向经济法这种方法诸种实用的优点。最后,作者揭示了这种范式转变对社会法科学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及其本质属性的分析,论证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一方面,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决定了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其产生的宗旨和目的并非确保经济生活中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得以实现,而是通过对传统民法规制下的单个经济主体的自由放任的经济行为进行干预,对社会经济进行二次分配;另一方面,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其本质属性要求其在市场经济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与调控,对社会经济进行第二次分配。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以培育懂经济、知法律的人才为目标。在《经济法》的课程设置中,应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在《经济法》课程教学环节,需突破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困境。因此,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亟须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教学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争取自由的斗争史。自由是值得每个人毕生追求的崇高信念和理想,追求自由也是任何一个法律部门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将自由置于经济法的视野下,它体现为“经济自由”。经济自由并非放任自流,市场因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使得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而经济法作为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法律,为国家介入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国家适度干预是经济自由的内在需要,经济法虽然是限制经济自由的强制性法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对经济自由的限制,但是法律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实现经济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