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组课文主要由讲读课文《种子的力》、阅读课文《养花》和独立阅读课文《赶花》组成。这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它既是对前面“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发展,又是对“体会文章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深入。所以,备课和教学,要紧紧抓住这个训练重点,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教材包括两篇讲读课文《我们家的猫》、《麻雀》,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女邮递员的信》,一则“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4”。其教学重点与难点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要紧扣重点训练项目“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体  相似文献   

3.
《鲁班学艺》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高年级独立阅读课文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在自学中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要求能够试着分析文章,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袁微子《小学语文课文类型研究》)按照这个要  相似文献   

4.
一、明确训练重点。 本组教材是由两篇讲读课文《古井》、《钻石》和阅读课文兼习作例文《高大的皂荚树》,独立阅读课文《女邮递员的信》和读写例话《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以及基础训练组成。  相似文献   

5.
阅读课文在整个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重要位置。《人民教育》八○三第四期刊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张定远同志的文章,澄清了一些教师忽视阅读课文教学的糊涂认识。并就阅读课文的教学,提出七种处理办法。一、精讲讲读课文,略讲阅读误文。略讲,就是要抓住重点,略去其它。如高中第二册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和《土地》前者可以着重讲如何表现人物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如何组织材料和抒发强烈感情的写法;后者可以着重讲如何选材和组  相似文献   

6.
本组教材由讲读课文《在炮兵阵地上》、《再见了,亲人》、《古诗三首》、阅读课文《寓言三则》、独立阅读课文《蚕和蜘蛛》和《读写例话》组成.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一边读一边想”,是关于读的训练.它要求学生读一篇文章,不能只停留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和故事的梗概上,而是要进一步弄清事情包含的意思,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一边读一边想,要把读和想紧密结合起来.不能象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要读一句想一句,读一节想一节,想通了再往下读,要熟读精思.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7.
独立阅读课文是供学生自己阅读,用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认真读书的习惯。这类课文的教学主要是放手让学生阅读。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教师要重视引导点拨和检查学习效果。怎样有效地进行独立阅读课文教学呢?现以六年制第七册第六组独立阅读课文《信箱》教程为例,加以具体说明。《信箱》记叙了苏联儿童哥什提亚和娃丽兄妹俩管理家庭信箱,发现一封投错了的信件,娃丽想方设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和基础训练。其内容包括古诗《草》、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植物妈妈有办法》,阅读课文《动物过冬》以及基础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第七册23课《陶罐和铁罐》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用书指出,编排阅读课文,“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把在讲读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我们教学阅读课文,更要放手一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为此,我提出如下的训练设计,以求赐教.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共有五篇课文和一篇读写例话:讲读课文《少年闰土》,阅读课文《小桂花》、《忆铁人》,独立阅读课文《大仓老师》、《一分试验田》,读写例话《抓住人物的特点》。此外,还有一个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11.
小学高年级有一定数量的长课文.这些课文大多故事性强、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很受学生喜爱。如《鸡毛信》、《小英雄雨来》、《小抄写员》等等,并且都是阅读课文或独立阅读课文。教学时,如何处理这些课文呢?我们在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对,是这样进行的。一、教学目的要明确学生在这一单元中已学习了《跳水》、《蛇与庄稼》等讲读课文,懂得了一些“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和方  相似文献   

12.
围绕中心仔细观察有条理叙述──《钓鱼》教学谈广东符明东《钧鱼》是第九册第七组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本组的训练重点项目是“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编者把本文作为本组的独立阅读课文,意在让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能够“围绕中心,仔细观察,有条理表述”...  相似文献   

13.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材编排顺序为讲读课文《海底世界》、《观潮》,阅读课文兼习作例文《爬山虎的脚》.独立阅读课文《一颗苹果树的来历》和《基础训练2》.本单元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为训练重点,要注意把训练重点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海底世界》一文训练学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观潮》一课的训练重点是教给学生对动态事物要按其本身发展变化的顺序来观察,《爬山虎的脚》和《一棵苹果树的来历》则强调重复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基础训练2》第六题是检查学生观察事物能力的作文训练.一、教材简析讲读课文《海底世界》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了美丽神奇的海底世界.揭示了海底之谜,是一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典型教材.  相似文献   

14.
本组课文是由讲读课文《手》和《古诗三首》阅读课文《大理石街》、独立阅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读写例话《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以及《基础训练2》组成。为了上好本组课文,本文就如何从整体出发,抓住教学重点,兼顾一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在小语教材这个系统中,册与册、组与组,课与课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因此,我们要从教材整体出发,瞻前顾后,弄清本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在小语基本功训练序列中的作用和地位。 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侧重写的训练。具体地说,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方面,学会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搞明白文章是怎样突出中心思想的;在作文  相似文献   

15.
《风景谈》是茅盾在亲眼看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后,而写下的“见闻录”式的散文。他在《回忆录(27)》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可见,“政治”是这篇作品的“神”。而这个“政治”应是优良的革命传统。在《风景谈》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外,还应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下面谈谈笔者《风景谈》教学的几点做法: 阅读课文——体现革命传统教育 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凭借语言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第九册第三组新抽换的独立阅读课文。备课时,要把它放进这一组来考虑。这一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要求学生懂得事物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重点课文《草原》的讲读,已初步懂得事物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读文章的时候,要注意作者所描述的环境的特点,事物变化了,环境也随着改变,环境的特点也不同了。又通过半独立阅读课文《渡船》的学习,学生已加深了这方面的认  相似文献   

17.
《黄河象》、《小青石》分别是全国通用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它们按排在讲读课文《蝉》之后,形成一组,其目的是有利于阅读重点项目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其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的阅读课文教学如何才能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程教学目标,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尝试着在学习阅读课文的课堂上,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去探索文本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阅读课文的教  相似文献   

19.
小语第九册第三组教材由讲读课文《古诗三首》、《草原》,阅读课文《田寡妇看瓜》,独立阅读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读写例话”“事物和环境”与基础训练3组成.这是一个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的教学单元.“事物和环境”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学习这一组课文,要让学生弄清文章中事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作者所讲的事物产生于什么环境之中,这个环境有什么特点,事物和环境是怎样连系的,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要联系具体环境去理解事物.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事物  相似文献   

20.
本册第一、二两组教材分别安排了讲读课文《一定要争气》、《古诗二首》、《海底世界》、《麻雀》;阅读课文《珍贵的教科书》、《喇叭花》。这儿篇课文的题目,有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概括了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