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原本是检测学生知识积累多与少的"仪器",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让考试的过程变成收获的过程,让考试变成享受学习成功乐趣的过程.语文考试,应该让学生体验到什么,如何命题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时期。知识积累,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乐积累,会积累,从而促进语文能力提高,推进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钟绵城 《教师》2013,(24):74-74
"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好语文知识的良好平台,学生整体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受益匪浅。在"语文主题学习"系列活动中,各校教学方法推陈出新,语文知识不断积累,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相结合,课堂变成了学生阅读和思维想象的空间,学生走进了五彩斑斓自主  相似文献   

4.
黄光相 《成才之路》2009,(21):39-39
“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中国古代史学家范哗的一句话道出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如今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一个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否则就会落伍,被时代所抛弃。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正是这么一个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量的过程,同时还是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知识的积累学习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学习方式,而其中的"积累学习"就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形式。"积累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学好高中语文,在不断进行汉语言文字、词汇、句子、文段、文学、文法及文化常识的知识和素材积累的同时,进行语文学习方法和生活的积累的学习。这种"积累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它包含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习惯两个积累层次,尤其强调学生有意识培养学习习惯。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不能忽视知识的获得。教学没有语文知识的支撑,所谓的"对话""体验""解读""建构"就会成为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如何让"语文知识"这朵花,开而无痕,落地有声,真正扎根在学生的心田?建议运用教学新策略:形象教学和文本情境相结合,趣化语文知识;善于调用学生"知识经验",轻轻松松教知识;聚焦、裂变相结合,举一反三学知识;知识渗透与整体把握互为补充,完善语文知识;批判性阅读,在自主探究中寻找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7.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材料的积累、语文技能的培养。如何完成这三个目标从而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语文界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一般而言,在具体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材料的积累较重视,而对语文技能的培养,则重视不足。大部分教师仍然要求学生,"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即便提到培养技能,也只想到的是向学生传授各种学习"方法",将"技能"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刘尔清 《青海教育》2002,(11):21-21
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荀况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他在这里强调了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平时有许多学生和家长问在语文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实际上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没有一步登天的好方法。学好语文最根本的条件是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掌握语文知识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没有一定的积累,就想提高语文成绩,那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积累知识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方法可采用。一、课前几分钟的复习提问有些教师认为…  相似文献   

9.
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的积累至关重要.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方法.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课文的特点选择所应传授的语文知识.其次,教师应当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领悟语文知识.最后,教师还应当进行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而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形成积累,完成构建。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对语文实践不够重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初中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而汉字学习是积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汉字不但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一部分,而且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指标,也是学生感悟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最直接的载体。试想一下,如果连母语都不能让学生驾轻就熟地书写、运用,那么我们语文教师还能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赵俊杰 《考试周刊》2014,(24):25-25
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在积累中获得知识的过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应该在加强语文积累的同时,注重对所积累知识的梳理,让每一个知识都有它的归属地。要想学好语文,积累与梳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积累和梳理,学生可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学会为知识分类。  相似文献   

13.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大家都明白。那么何谓"真"积累呢?这里所说的真积累是指学生自己积极地、主动地积累,而不是消极地、被动地积累。积累知识不是目的,掌握方法,形成习惯才是根本,没有好的方法,没有好的习惯,纵使你有千百万的知识,也只是知识而已,一堆铁,长时间不能把它铸成有用的工具,也就是一堆废铁罢了!  相似文献   

14.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素养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平时聚沙成塔般积累的。许多学生苦于语文基础知识的琐碎和语文素养的无形,早就望而却步。如何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5.
作业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延伸性学习,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如果作业过多、形式单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采蜜本"就是让学生根据主题或要求集搜集、采集、分类、积累、运用为一体的作业形式,有其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我们把学生乐意做的语文作业,以"采蜜本"的形式,呈现多元化内容,转变、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练习中巩固语文课堂所学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开健 《成才之路》2009,(7):37-37
语文知识的积累是构建师范语文教学之塔的金砖和基础,没有知识的日积月累,就没有师范生的语文功底。我认为造成目前师范生语文能力低下、缺乏分析理解力、缺乏创造能力的重要症结之一,就是在我们师范的语文教学中.不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本文就师范语文教学如何注重知识的积累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创造的"语文知识树"帮助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2011版课标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应的语文知识作支撑,而魏书生"语文知识树"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知识体系的重构应该在借鉴和吸收"语文知识树"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学科素养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并积累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学法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和学科素养。本文从"质疑问难""渲染情感""促进学用""培养创新"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迸发出语文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教学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注重兴趣的引导、知识的积累、情感的积淀。课程目标"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实施建议"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