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观众来说收看电视节目,在节目中主持人将给受众带来三种语言:第一是有声语言;第二是肢体语言;第三是服饰语言。在这三种语言中有声语言与肢体语言的配合最为频繁,也可以说肢体语言是有生语言的派生品,当然对于受众来说这两种语言是最直接最能带来视觉冲击的语言。而第三种语言即服饰语言近年来也被业界和受众所重视和品评,主持人服饰语言的表达决不亚于前两种语言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苏明 《东南传播》2018,(2):91-93
广播语言作为媒体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广播这种以声音传播信息为特性的媒体使用的语言,是一种有声的媒体语言,因此广播语言对社会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比其他媒体更加直接,更要讲求艺术性和语言魅力。广播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是广播媒体的魅力所在。本文从广播实践出发,从广播语言的结构、修辞、声调、表达方面,探讨了广播语言在艺术美感方面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3.
这里谈及的电视新闻语言不是一种狭义的“语言”,而是一种广义的“语言”——凡能够表达出思想或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感知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和方法,诸如形体、表情、着饰、色彩、人声、音响、文字等都可以构成电视新闻语言系统的重要元素,且承担着不同的表意功能。 电视新闻语言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立体交叉,大量使用的非语言符号是电视魅力的真正体现 “语言是一个系统”(著名学者王力语),电视新闻语言是一个拥有丰富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符号系统。“符号可以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可以是看的听的、嗅的和触摸的。它可以是讲话、文字、印刷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表达思想、行为的一种方式,是记者采访的重要手段。采访和语言紧密联系,互为依存,我们将采访中所运用的语言称为采访语言。采访语言运用得好坏,决定了采访的成败。采访话题的新鲜取决于语言的新颖,采访内容的清晰取决于语言的明确,采访含义的深刻取决于语言的容量。 采访语言是重要的,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口头语言。单就口头语言而言,可分  相似文献   

5.
肖都翔  吴玉建 《大观周刊》2012,(27):293-294
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掌握化学语言的重要途径,一是让学生会听化学语言,听懂老师和同学的化学语言;二是学生会说化学语言,大胆说、说得规范、说得好化学语言;三是学生会读化学语言,读得懂,读得透,让学生感知化学语言,理解化学语言;四是学生会写化学语言,包括规范书写化学用语,实事求是撰写实验报告,认真完成化学作用,写好化学日记。  相似文献   

6.
詹滨遥 《今传媒》2010,18(9):152-153
电视语言是创作各种电视节目的手段和基础,正如文学语言是文学创作的手段和基础一样。然而,电视语言又和文学语言不完全一样,它是一种综合性语言。电视语言是由蒙太奇语言、文学语言、音乐语言及音响等综合而成。  相似文献   

7.
齐小虹 《大观周刊》2010,(46):75-75
听与读是语言的输入,说与写是语言的输出,大量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唯一基础。听,作为语言活动的一种形式,在人类认知活动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在人类交际活动中居听说读写各语言活动之首,是吸收和巩固语言知识、培养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前提。  相似文献   

8.
周素兰 《大观周刊》2010,(37):176-176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交流感情。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包括讲述语言和体态语言。讲述语言是体育教师上课时大量使用的语言。它应做到生动形象,新鲜活泼;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体态语言包括动作示范和手势。正确、优美的体态语言有助于体育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楠 《声屏世界》2014,(2):23-25
在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中,非语言符号传播是出现频率不亚于语言符号却往往被业内人士忽视的一种传播行为。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的有机融合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传播效果,发挥辅助语言表达,强调语言信息,把握采访节奏以及展示媒体风采等功能。非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第二类是体态语言,第三类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①本文尝试从造型语言、身体语言和环境语言几方面去探讨出镜记者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10.
詹滨遥 《报刊之友》2010,(9):152-153
电视语言是创作各种电视节目的手段和基础,正如文学语言是文学创作的手段和基础一样。然而,电视语言又和文学语言不完全一样,它是一种综合性语言。电视语言是由蒙太奇语言、文学语言、音乐语言及音响等综合而成。  相似文献   

11.
论第四种情报检索语言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第四种情报检索语言是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结合的一体化语言。第四种情报检索语言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检索系统 ,比分类主题一体化情报检索语言系统更高级更新颖 ,是我国 2 1世纪情报检索语言系统研究的方向。加快我国第四种情报检索语言系统研究的关键 ,是解决汉语分词技术问题。参考文献 14。  相似文献   

12.
欧阳霞 《今传媒》2011,(10):122-123
新闻语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体,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也有自身的语言技巧。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报道必须真实,因此,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第一特点。新闻是一种运用最广泛的语体形式,新闻报道必须与受众有较强的接近性,因此,新闻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明确朴实,具有大众性。而简洁是新闻语言应该拥有的品质,白描则是一种至高的新闻语言境界。新闻语言是独立的综合功能语言,它服务于事实报道,以其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来实现广泛的社会传播。  相似文献   

13.
王静 《中国广播》2012,(5):43-45
语言是广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是广播听觉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表达符号。通过对广播语体的分析,作者认为,广播语言具有以下六个突出特点:一、口语化是广播语言最大的艺术特色;二、生活化是广播语言重要的艺术表现;三、音乐美韵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表现;四、节奏感进一步彰显了广播语言的艺术性;五、场景化是广播语言区别于其他媒介语言的显著特点;六、联想之美是广播语言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新闻工作者的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工作者是靠语言来工作的。如果语言贫乏、枯燥,就不可能写出生动深刻的好文章来。要提高语言的表现能力,就要丰富自己的语言。要向文学作品学习语言,要向外国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群众语言朴实、简炼、生动、形象,用群众语言去表现群众的思想、情感、生活和劳动,群众喜欢看,喜欢听,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电视语言跟报纸、书刊等平面传媒语言的区别在于:平面传媒语言是用来看的,是书面语言;电视语言是用来讲和听的,更贴近生活。电视语言和生活语言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口语化,只不过去掉了日常生活语言中的“杂质”——废话、车轱辘话和冗余信息等。  相似文献   

16.
字东玉 《新闻世界》2014,(1):159-16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首要的标准是准确,但是模糊语言逐渐成为新闻语言中一个客观必然的存在形式,这一必然是语言本身的属性,同时也是新闻报道的要求,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模糊性凸显了它的存在意义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类语言即某种类似语言的符号,如许多应答性、习惯性的声音像“嗯、噢、啊、哎哟”之类。类语言和我们通常说到的体语虽同属副语言符号,两者却有区别,体语是无声语言,而类语言是有声的。人们之所以把类语言归集到副语言符号中,是因为类语言发出的声音是没有固定意义的,也正是因为这一属性,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类语言。专家研究表明,类语言在人们的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比重约为30%。  相似文献   

18.
史杨 《大观周刊》2010,(37):24-24,19
存在与语言一直是西方哲学的热点问题,概莫能外,海德格尔在后期的思想中,在对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和存在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语言存在论。他从存在之思来经验语言,认为存在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存在之家,通过语言、诗歌来揭示存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谐问题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语言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中的语言如果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失去了基石。”新闻语言是社会语言中一种使用极为广泛、影响力巨大的语言,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体语言的失范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丽 《新闻记者》2007,(3):65-66
语言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的体现。本文中电视媒体语言主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因了电视媒体无可比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社会上、在群众中有相当大的影响。遗憾的是,电视媒体语言中,违背语言文明规范的现象却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