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造·诣·过·访这五个词都有拜访义,带有不同程度的礼敬色彩。《广雅·释诂五上》:“造,诣也。”《汉书·张汤传》:“其造诣诸公,不避寒暑。”“造、诣”同义连用。颜师古注:“造,至诣也。”“拜、过、访”也都有拜访义(例见下)。“拜”,本是表敬的礼节:跪坐在席上,平伸双手至胸前,手掌向上,头低到手。《荀子·大略》:“平衡曰拜。”杨倞注:“谓磬折头与腰如衡之平。”作拜访义,指登门答谢对方馈贻。《论语·阳货》:  相似文献   

2.
人们评品诗词,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然而一般只注意其所描写的形、境。当然,形境也是诗中有画的一个方面。但是,却忽视了诗词还具有绘画一样的色彩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夭夭”,《毛传》注为“少壮”,即出生不久生机勃勃的意思;“灼灼”,《毛传》注为“华之盛也”,是鲜艳灿烂的样子。这既描写了形状,也富有色彩。不仅烘托了男婚女嫁的热烈欢快的气氛,又由桃花的红艳比喻烘托了新婚女子的年轻貌美,光艳动人的形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说:“虎豹无文,则鞹(皮)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虎豹的皮,如果没有花纹,就同狗皮羊  相似文献   

3.
《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注家多引《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以释之,意真有其硕大无朋之长蛇矣,盖误。象,古书言为舜第。《孟子·万章》:“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朱熹《集注》:“庳,音鼻。”鼻正为动物象的特征,故《路史·发挥五·辨帝舜冢·往》引《幽明录》云:“始兴有鼻天子冢、鼻天子城,……乃象冢也。”舜,即帝俊,即帝喾,原意为太阳。而太阳内之“踆乌”(三足乌)即其化身。舜、象皆为氏族图腾。即鸟图腾族  相似文献   

4.
“行李”是古今通用词,它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指出行者所携带的衣箱、铺盖等物”(1989年版《辞海》)。而在先秦时期指“使人”或“行人”,即外交使节。《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杜预注:“行李,使人也。”又《左传·襄公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杜预注:“行李,行人也。”又写作“行理”,《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即掌管聘问、接待宾客的使者。  相似文献   

5.
近读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觉得注释详明,对读者很有帮助。但是,仍有的注释令人感到不满足。例如《张散骑(正见)集·题辞》云:“憎者病其虽多奚为,喜者谓其声骨雄整。”前句注释者引《论语·子路》:“虽多亦奚以为?”后句缺注。前句注释,看起来并没有错,但是,似乎还不能说明问题。记得  相似文献   

6.
我国秦汉时代的文献,把居住在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先民称为“秽貊”、“(艹岁)貉”“(氵岁)貊”。《汉书·食货志》作“秽貊”:“彭吴穿秽貊、朝鲜,置苍海郡。”《汉书·夏侯胜传》作“(艹岁)貉”:汉武帝“东定(艹岁)貉、朝鲜,廓地斥境,立郡县。”张晏注:“(艹岁)也,貉也,在辽东之东。”颜师古注:“(艹岁)字与秽字同。”《后汉书·东夷列  相似文献   

7.
《辞源》(修订本)《出版说明》云:“对书证文字都作了覆核,并标明作者、篇目和卷次”。实际失核之处不止一二。下面举例辨之。一、引句字误如【七槃舞】引:“张衡《舞赋》云:‘历七槃而纵蹑’”(误) 正:《全后汉文卷五三张衡(舞赋)》:“历七盘而蹝蹑” (《后汉书·边让传》注、《文选·舞赋》注、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注、鲍照《数诗》注、《太平御览》五百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陶渊明) 缘溪行缘,可注为“沿,顺着”。课本自来未注,盖以为常义也。其实不然,何况学生初次接触。“缘”本义衣服的边饰,《说文》“缘,衣纯(Zhǔn)也”。用例如《札记·玉藻》“深衣……缘广寸半”。深衣是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所穿衣服;衣裳相连,前后深长,故称深衣;其边饰宽寸半(参《辞源》图)。引申为“循”,顺着,沿着,《广雅》“缘,循也”。用例(转引自《汉语大字典》): ①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韩非子·解老》) ②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南史·宋本纪中》) ③散灰缘旧俗,门径环周遭。(《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落英缤纷初中第四册82年版、88年版均注为“落英,落花”。第  相似文献   

9.
<正> “画虎不成反类狗”一般均解释为“画虎不成,反倒象狗”(《中国成语大词曲》52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该词条的引文为“汉·班固《东汉观记·马援传》:‘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狗与虎,外貌、形体相差甚远,画虎不成,怎么也不会象狗。《尔雅·释畜》:“未成豪,狗。”注:“狗子未生乾毛者”。《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曰:“照释兽云:‘未成豪,狗’。与马2岁曰驹、熊虎之子曰豿同义,皆谓稚也”。《尔雅·释兽》“熊虎丑,其子狗”。注:“律曰的‘捕虎一,购钱五千,其狗半之’”左传昭公七年:“今梦黄熊入于寝门”。疏:“熊虎之类,其子名狗”。《玉篇》:“豿,熊虎之子也”。《尔雅·释畜》:  相似文献   

10.
(十一)“思服”是同义复用《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下册注云:“思服,怀念。思是动词词头。服,通‘伏’,隐藏,指怀念。”按,“思”字毛传、郑笺无注,朱熹《诗集传》无注,今人高亨《诗经今注》亦无注。可见,他们都不把它看作语辞,不然,当注“辞也”、“语辞”之类以明之。“古人自有复语”,《诗经》更是“普遍多见”。有人作过统计,“诗三百”单音节同义复用现象多达一百九十六见。“思”字在《诗经》中用作语助词,可用于句首、句中、句末等不同位置,可用于动词前,形容词前  相似文献   

11.
“县官”一词,屡见于《史记》、《汉书》。如: “元鼎元年,遂坐卖宅县官故贵, 国除。”(《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 (《史记·平准书》) “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 (《汉书·武帝纪》) “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汉书·张陈王周传》) “令丞相用事,县官信之。”(《汉书·霍光金日磾传》)其例多至不胜枚举。通而观之,《史》、《汉》中出现的“县官”一词,不外有两种  相似文献   

12.
一、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高六册《荆轲刺秦王》) 其中“戮没”,课本注为:“杀戮和没收。重要的杀,较轻的没收入官为奴婢。”将“没”作如是解,我们认为值得商榷。 对于没收罪犯家属《或财产》入官义,先秦典籍一般用“入”。如《周礼·秋官·司历》:“其奴,男子入端隶,女子入于舂橐。”汉以后用“没入”、“没官”。如上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橐人之官也。……玄谓奴坐而没入县官者男女同名。”《史记·平准书》:“匿不自古,占不悉,戌边一岁。没入纸纸(纟昏)线。”《汉书·刑法志》:“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三国志·魏书·高柔传》:“是时,杀禁地鹿者身死,财产没官。”《北史康传》:  相似文献   

13.
《离骚》云;“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喟凭”为楚语,连读为词,乃慷慨愤懑之义。《淮南子·修务》云:“发愤而成仁,(忄胃)凭而为义”(“(忄胃)”原讹作“帽”,下引高注同;此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忄胃)凭”即“喟凭”,与“发愤”对文,义亦相同,故高诱注云:“(忄胃)凭,盈满积思之貌。”又作“(忄胃)恲”,音同之异文,《广雅·释训》释为“忼慨”,“忼慨”,即不得志之貌(《说文·心部》)。“(忄胃)”字不见先秦他书,经传多作“喟”。《说文》无“(忄胃)”字,而《口部》云:“喟,大息也,从口、胃声。嘳,喟或从贵。”《方言》十云:“沅澧之原凡言相伶哀谓之嘳。”知其为楚语。又,“凭(憑)”亦楚语,见《方言》二。连词作“喟凭”,以状愤懑不平之意;此正《离骚》所用。又,从屈赋辞例看,“喟凭心”盖本作  相似文献   

14.
释义三札     
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1981年修订本。下同。)注:“愠,怒。” 按:何晏《论语集解》注日:“愠,怒也”。朱熹《论语集注》注曰:“愠,怨也”。王力取何说,我们认为,当取朱说为是。 把“愠”解为“怒”或者“怨”,粗略地说都能成立,因为“怒”和“怨”浑言可通。《说文·心部》“恚”、“怨”、“怒”、“憝”、“愠”相次而列,且交互为训:“恚,怒也”;“怨,恚也”;“怒,恚也”:“憝,怨也”;“愠,怒也” (注:大徐本作“愠,怒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改订为“愠,怨也”)。然而,诸词互训并不意  相似文献   

15.
〔为乡里所患〕(初语二册《周处》)课本注为“被地方上的人认为是祸害”,欠当。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为……所”表被动的句式,“为”引进主动者,“所”字后面是动词,这种例子在古文中常见,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剖。”(《史记·项羽本纪》)“囚犯卤簿,为前马所执。”(《聊斋志异·席方平》)“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梦溪笔谈·活板》)  相似文献   

16.
九州,又称“九围”、“九牧”、“九垓”、“九原”、“九域”、“九野”、“九有”、“九囿”等。如:《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亦作“九囿”。《通鉴外纪·包牺以来纪》:“(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囿。”《说文解字》段注:“凡分别区城曰囿。常道将引《洛书》曰:“‘人皇始出,分理九州为九囿。’九囿,即《毛诗》之九有,《韩诗》之九域也。”《后汉书·冯衍  相似文献   

17.
《文选》卷二十七载有王粲后期的代表作《从军诗五首》。其第一首(“从军有苦乐”)首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裴注置此首于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征张鲁事后,并云:“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诗以美其事。”《文选》李善注略同。笔者亦无异议。这里只说其第二至第五首的系年问题。这后四首诗的作年,现存史料无明确记载。第一个为之系年的是李善。他注《文选》,于此四首之“凉风厉秋节”首云:“《魏志》曰,建安二十一年,粲从征吴。作此四首。”(按:《魏志·王粲传》只云:“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粲”字当是李善为表意明确而加的。“作  相似文献   

18.
对《六国论》中的“积威”一词,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未予注释,一般参考书有两种释义,如杭州大学编著的《高中古代诗文助读》将其解为“积久的威势”,江夏、肖毅等编著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将其解为“蓄积的力量”。我认为这两种释义均不确切。从词义的演变来看,“积”有“积聚”之义,由此可引申为“多”。《周礼·地官·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郑玄注:“少曰委,多曰积。”《汉书·食货志下》:“夫县法以诱民,使入陷阱,孰积于此!”颜师古注:“积,多也。”“积威”即多威,又可引申为强威。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  相似文献   

19.
一、面缚西都。 (高四册《与陈伯之书》) 此句课本注释为:“被缚于西都。面缚,缚手于前。西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将“面缚”作如是解,很值得商榷。 “面缚”,历来注家均指出是两手反绑于身背,表示投降。《辞源·修订本》注云:“面缚,两手反绑于身背而面向前,示投降。《左传·僖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土舆榇。”注:缚  相似文献   

20.
《捕蛇者说》之“说”字是一种文体的名称。这一义项是由“说”字的本义演变而来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释也。一曰谈说也,从言兑,会意。按兑亦声。《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孙诒让注:谓谈说所以明其意义。毕云,解说)《广雅·释诂二》:‘说,论也。’《周礼·大祝》:‘六曰说’。注,以辞责之。《礼记·少仪》:‘游于说。’疏为论说。”从朱骏声的解释来看,“说”有解说、论说的意义。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的取名来看,《说文解字》即为解释文字之书,其“说”字就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