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栖霞,一个如诗如画的名字。深秋时节,那称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栖霞山的丹枫如火似霞,点染着古刹名山,点染着石城东北这410平方公里的龙蟠胜地。滔滔大江,依境东去;巍巍钟山。雄踞江左。更有“似燕临江飞”的燕子矶,江中碧玉八卦洲,闻名遐迩的中山陵、明孝陵、栖霞寺……犹如一串亮丽的瑰宝,把栖霞大地装点得分外端庄秀美。50  相似文献   

2.
民国乡村教育家黄质夫在主持南京栖霞乡村师范期间,为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改善村民的生活,曾以栖霞乡师为中心,发起建设“栖霞新村”的乡村改造运动.在扫盲、生计、健康、村政、家事、休闲等诸多方面,为附近村民提供各种切实服务,使栖霞地区的乡村风气为之一新,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  相似文献   

3.
黄质夫一生致力于乡村教育,而其在任职栖霞乡村师范期间,不仅主持了师范的改建工作,还组织师范师生参与到落后乡村的改造中,对乡村的教育、卫生、治安、经济都作出了巨大贡献,经其改造后的栖霞新村有"模范村"之称。  相似文献   

4.
栖霞建设集团是一家具有20年历史、产权多元化的现代化住宅产业集团,目前拥有包括2家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企业、1家上市公司、1家物业管理一级资质企业,以及设计公司、工程监理公司、营销公司、广告公司、OBI建材超市等在内的16家成员单位。2001年集团的上市公司——栖霞建设股份公司档案管理达到市一级标准,去年底,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又通过了省一级标准验收。目前,集团公司下属有六个单位档案工作实现了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5.
1995年年初,在南京市栖霞区委、区政府、宣传部的直接关心指导下,栖霞人民广播电台于元月28日上午11∶18,在广阔的栖霞大地、南京上空用无线电波发出了试播的第一声呼号(4月28日正式开播)。全台14名同志学习借鉴各地电台的成功经验,针对栖霞区的特点,针对自身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是通往省栖霞山调频台的“生命线”。调频台位于南京市东部栖霞山巅海拔270米处,它是我省广播电视通往苏南苏北的传送枢纽。自6月以来,江苏境内雨涝成灾,这条长4公里宽4米的山路也未能幸免。6月14日上午,上山道路3公里处出现险情、塌陷、滑坡、危  相似文献   

7.
诗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南京栖霞山上的栖霞寺,就是南朝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附近众多的寺庙当中的一个,至今依然香火旺盛。每年秋天,霜露既降,木叶染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春游牛首,秋游栖霞,早已成为南京人的一个风俗。可是,回首一千五百多年前,那时的栖霞山还叫做摄山,山上也并没有寺。要了解栖霞山的得名和栖霞寺的由来,就得从(明征君碑)谈起。(明征君碑)树立在栖霞寺门右侧,有一个碑亭覆盖着,四周用玻璃封闭,常年铁锁封闭,蛛网尘积,已难得近…  相似文献   

8.
南 京自古就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意谓南郊的牛首与东郊的栖霞两山 ,为南京人春、秋两季外出游览之胜地。然而 ,去年深秋的栖霞山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飞天”壁画发现争端 ,又平添一重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 ,针锋相对的媒体“爆炒” ,颇令不少南京人为之炫目 ,成为当地一大社会关注热点。“豆腐干”透露大发现如果不是后来引发沸沸扬扬的争端 ,这则冠以《南京发现“栖霞飞天”》标题的“豆腐干”式短消息 ,虽然于10月28日见诸南京地区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晚报 ,但在一般读者眼里还是当作司空见惯的周末旅游导游式报道对待了。仅有寥寥…  相似文献   

9.
正由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栖霞区档案局(馆)合编的介绍黄质夫(1896—1963)从事乡村师范教育的《师之范——黄质夫在南京栖霞》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面世。几十年来,我国出版的关于研究乡村教育的书并不多,关于研究乡村师范教育的图书更少了,为一位乡村师范学校校长立传的正式出版物更难见到。在黄质夫离世50周年前夕,南京市栖霞区的方志档案部门和教育部门能花费如此财力人力,为黄质夫先生立传,并在北京的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可  相似文献   

10.
朱安平 《新闻记者》2001,(10):62-63
在刚刚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中 ,南京栖霞寺内的“千佛崖与明征君碑”名列其中 ,连同1988年公布的“栖霞寺舍利塔” ,这座千年古寺就有3处“国保级”文物了 ,足见其历史与艺术价值所在。几乎与此同时 ,正在进行的千佛崖石佛维修工程 ,发生了是正常修缮还是人为破坏的激烈争端 ,十分引人注目。痛心疾首诉“破坏”堪称这场舆论风波的肇始者 ,是66岁的退休地质高级工程师项长兴。这位长期供职于栖霞山麓的南京铅锌银矿的地质专家 ,对栖霞古寺及其文物的保护一直情有独钟 ,曾最早研究出“明征君”碑材系2.8亿年前石灰岩古…  相似文献   

11.
孙宅巍 《档案与建设》2008,(3):44-45,43
2007年12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70周年之际,由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办公室和档案局联合编纂的《原罪——侵华日军在南京栖霞暴行录》(以下简称《原罪》)一书正式出版了。它是南京市各区县中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关于本地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书籍,开了分块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细化研究的先河,填补了南京大屠杀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2.
管鸣 《视听界》2011,(3):55-57
在2009年广电总局(NGB)网络白皮书建议下,栖霞广电对原有网络进行改在,考虑采用EPON+EOC的方式构建栖霞广电下一代电视网络,以便实现三网融合的新广电网络。  相似文献   

13.
王炳毅 《档案与建设》2006,(11):36-38,49
如今,提到近百年来我国的平民教育家,人们往往先想到创办晓庄师范学校的陶行知和倡导平民教育的晏阳初,其实,还有一个人是不应被遗忘的,他就是曾主持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多年,卓具贡献的黄质夫。他已辞世43年了,他与夫人徐宣耘的合葬墓就在栖霞山下树林间。三年前,在纪念栖霞乡师建校80周年之际。黄质夫当年的一些学生与敬仰者前来墓地祭奠,其中有当地的老农民们。霜风起时,栖霞山的枫叶又红了,灿如云霞,千年名山亦因山下出了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而增添了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4.
市县动态     
正档案为南京栖霞古寺再添光彩日前,南京栖霞古寺以优异成绩的通过了江苏省档案工作五星级规范测评,在2014年岁未结出了档案工作的丰硕果实。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项瑞荃,省宗教局副局长王在郑等出席测评会议并讲话。隆相大师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之情。他说,档案是寺庙的灵魂。栖霞寺档案工作成功创建五星,功  相似文献   

15.
南京栖霞乡村师范与毗邻的栖霞寺在田产及其他方面的纠纷,导致校长黄质夫与寺僧寂然法师的争讼,持续十年之久,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庙产兴学运动相始终,终以江苏高等法院宣判黄质夫无罪,双方签订租赁协议而结束.事件本身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家兴学艰难和责任担当,也反映了佛教界在庙产兴学运动的压力下自我反省,进而开展福利社会的革新运动.  相似文献   

16.
10月22日,由南京栖霞古寺、吉林出版集团、江苏可一出版物发行集团联合举办的"《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百年重光首发式暨洒净法会",在南京栖霞古寺隆重举行。百位高僧为《频伽藏》开光,做洒净法会仪式。  相似文献   

17.
8月,民国乡村教育家黄质夫的第三子黄飞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师之范——黄质夫在南京栖霞》一书。黄质夫(1896-1963)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农艺系,奉行"教育救国"的宗旨,大力推进乡村教育事业,从事乡村教育20余年,先后主持和创办了江苏界首乡村师范、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和榕江县的国立贵州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8.
黄质夫与乡村师范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质夫先生(1896—1963),江苏仪征人。早年以第一名考入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他从1924年起,投身乡村师范教育20年,先后创办了我国早期乡村师范学校界首乡师、著名的栖霞乡师、位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僻山区的国立贵州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9.
南京栖霞镇位于南京风景秀丽的栖霞山下,离古城南京约20公里,栖霞镇因栖霞寺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主席亲临视察该镇十月村,向广大农民指出“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弹指一挥间,40年过去了,千年古镇面貌一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策和邓小平  相似文献   

20.
近日,南京市档案局全面完成承担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任务,所属自下、建邺、栖霞、江宁四个区档案馆全部通过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向市委、市政府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