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怡 《儿童音乐》2014,(6):47-49
什么是快乐?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快乐”是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产生美的共鸣。感受音乐就是感受美好的事情,在音乐课堂上做到“乐”尤为重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随着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中的快乐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什么才是快乐教学呢?本人的理解就是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发展音乐方面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一步步深入到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间来。许多音乐教育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快乐教学,比德国的奥尔夫声势教学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和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体系,等等。在快乐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前提下,笔者也来谈一谈快乐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张艺 《儿童音乐》2010,(6):50-51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对新课改是抱有很高的期待的,也以全部的热情参与其中。在感受和吸收其新的教学理念以促进自己教学的同时,也有一些困惑经常出现在课堂上,像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与制定。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的转变,曾经是音乐新课改专家们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金亚文老师主编的《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谈到,音乐教育目标,指课堂音乐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与境界,特指音乐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所制定的既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最基本的标准与层面。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生物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就一个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共同经历科学探究和发现的曲折过程,共同感受探究性学习中诗意的情感体验,通过试验、观察、讨论等探究活动实现知识、情感和技能的教学目标。探究教学为课堂带来的蓬勃生机,启发我们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下面是在动物学课标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对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探究教学活动的尝试思考。  相似文献   

4.
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而旋律却不可脱离节奏而存在。”可见,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本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从培养节奏意识入手,强化节奏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通过语言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语言是音乐之根”。音乐节奏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人类语言和生活节奏。在教学中应注重把语言节奏练习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的启蒙,让小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语言出发,感受和掌握节奏,使之逐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例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好:“同学们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普及,很多认知方面、理解方面和课堂设计方面的问题相应而生。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音乐课堂真正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相似文献   

6.
朱春香 《儿童音乐》2013,(12):50-53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中,增加了关于合唱教学的分量,并特意围绕合唱教学提出了高的要求和标准:“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渐过渡到其他多声部合唱形式。”这充分表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以往音乐教育薄弱环节之一的合唱教学重视程度非同一般。虽然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合唱比赛比较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遗憾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唱歌教学仍然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唱歌中的合唱教学,更是我们当前音乐教学的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惑,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怎样的课堂是语文老师值得用一生的心血去换取?“只有不断把学生带进一个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平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掌握表达这样新的感受和体验的语言和语言的形式。”(王富仁)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课堂。老师在尊重学生个人见解的同时,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教师本人成为一个对课文有着更丰富体验和更细致感受的读者。教学是教学双方知识、态度、情感在碰撞中不断的生长过程,具有对话的性质,“对话的过程应是让各种不同意义的主体参与者之间自由流动,每个人的自我保护心态渐趋消失。”(《论对话》)真正实现师生间最自由、最彻底、最无拘无束的交流和沟通。《鸿门宴》的教学设计正基于上述论述。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现行的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育评价体系、教育管理体制及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我们应该改变什么观念,才能知道如何入手建立新观念,以指导我们的教改。一、改变“统治”观念传统教学方式看重教学结果,为方便学生直接吸收,教师便将大纲里的所有教学内容、审美观念、欣赏感受等“大白天下”,把自己放在一个孤岛上自我陶醉,而学生只能去牢记内容、乐理、感受及欣赏体会,全部都不是真实的体验,是理论化和逻…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英语课堂展示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展示教学是欧美国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这种教学形式受到中国教育者的关注,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慢慢扎下了根。但是我们在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时经常发现:展示者讲得不亦乐乎,可听众却认为展示者介绍的东西和自己关系不大。另外,由于展示者和听众在课堂展示过程中任务不均衡带来的角色问互动缺失,使得实践中课堂展示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借鉴社会互动理论的观点,改进了原有课堂展示教学的操作方法,新的课堂展示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多媒体手段C D、VC D、投影仪等相继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但为我们课堂音乐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学生接触课外音乐的机会也增多了。如今中小学的音乐课已不再是单纯的唱歌教学,而是一种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开阔视野、潜移默化的增长音乐知识的情趣课堂。如何面对现实,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这是摆在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音…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的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痴如醉,而听课的学生则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这种现象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参与体验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在音乐欣赏课上应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在自己的世界里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使学生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和学习,听了多位名师的经典课例,给了我很深的启示,使我感受到了“柳岸花明又一村”。我反复审视,认真揣摩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现与新教学理念还是有一定差距。如何营造轻松快乐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求中感受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新课标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小学音乐课堂的确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形成了可变的师生多向互动关系,形成了生成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认知、精神等得到一定的发挥,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时常发生争论,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课堂由于生成性资源的动态加盟而灵性闪烁,个性飞扬。由此看来,动态生成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关注,探究有效生成的策略刻不容缓。教师应针对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生成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快乐的参与,快乐的学习"是我们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课堂上模式陈旧,提不起学生的兴致,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教的没劲,学生学的无趣,因此要把"快乐"带进我们的课堂以及我们的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还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涌现,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纵观不少“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目不暇接。但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便发现,在貌似丰富多彩的美丽外表下,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音乐,使得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学生学到“音乐”了吗?  相似文献   

16.
陈晔 《教学随笔》2008,(1):20-22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音乐课堂中,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其实尚存在许多误区及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金鑫 《考试周刊》2010,(7):227-228
音乐课程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多解性和非语义性,决定了学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在组织教学上有较大的难点。面对不可预料的生成内容,音乐教师往往会手足无措或采取回避和拒绝的应对方式,从而忽略了很多珍贵的、发自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不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导致音乐失落,课堂失控.教学游离目标,“生成”最终也沦为“无成”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对音乐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有效行为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我就谈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用耳朵听音乐,老师要根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理解的独特性,在教学上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既看得懂也听得懂,能在短时问内进入课堂状态,参加到音乐课堂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张园园 《小学生》2022,(7):31-33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出现了一些变化,音乐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对于体态律动教学而言,是一种新型的音乐教学方式,它能够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有效应用体态律动,为枯燥的音乐课堂注入了一份新鲜的活力,优化了课堂内容,给予学生独特的感受。本文分析了体态律动教学的价值作用和体态律动教学面临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给大家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郭萍 《学子》2013,(6):24-25
新时代呼唤全新的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呼唤和谐生命化音乐课堂。新的理念带来了清新的风,我们音乐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也在悄悄地变化,憧憬着能再掀波澜,与时俱进,在素质教育的土壤中孕育发芽,拔节成长。我们的孩子也由此走进了一个新的学习空间。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在这块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就在课堂。面对音乐课堂上那么多双渴求的眼眸,我经常会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们?什么是生命化音乐课堂?生命化音乐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有意或无意间做着属于自己的诠释和演绎。我认为:生命化音乐课堂,应该是能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情感的升华和理想憧憬的课堂;应当是充满着人性与智慧,充满着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