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正式启动,这是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一个里程碑。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贯穿着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统继承价值等一系列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它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特征要求,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价值与性质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性质。因此,要全面完成中学音乐教育的任务,音乐课就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环节。笔者认为音乐欣赏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益处。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这几个方面的培养突出体现了新时期对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而以往的音乐教学中较注重音乐艺术性价值,能否科学而深刻地理解音乐教育这一新的价值定位与理念的内涵,决定着教师在具体的音乐教育教学中能否有的放矢、科学施教,决定着新课程的这一价值追求最终能否物化为高标准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程标准》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王娟 《儿童音乐》2007,(11):41-43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理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倡导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同时,应鼓励音乐创造,提倡综合学习并体现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潜在的音乐审美及深刻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其中的音乐课程标准对我国现有音乐教育大纲从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估诸多重要方面进行了深刻全面的反思,从而进行了全面改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给我们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迫在眉睫而又十分严肃的新课题。我们必须在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以应对新形势、新要求。新课程标准把音乐课程的性质表述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价值表述为: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它突出了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一系列音乐教育价值观。但随着高中音乐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作为音乐教师,所涉及的教学质量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只有提高认识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进而提升教学质量。笔者试论音乐教学方略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它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给长期习惯于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音乐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该以怎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来面对我们的学生呢?一、正确把握音乐教育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体验价值放在音乐课程价值的首位,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9.
杨翠荣 《考试周刊》2014,(14):173-173
<正>《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可见,音乐是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全程渗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自我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1.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盛的情绪陶冶学生,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颁布的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条件下新的音乐教育观,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作为高师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发展教学技能的音乐教学法课程,更要在教学中遵循新的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法原则。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程标准》突出了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统继承价值等一系列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因而我们在实施时,要针对音乐教育的特点,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冷静思考,通过塑造新的自我来推动音乐教育改革的向前发展,使课堂教学有如下几个转变: 从“讲堂”转变为“乐堂” 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不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 《成才之路》2010,(17):I0008-I0008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  相似文献   

13.
音乐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贯穿着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化传承价值等一系列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它最突出的特色有三个方面.一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二是把“过程与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三是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往往被忽视或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必须关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努力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教学中,教学模式的研究已逐步成为一个热点。何谓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学理论在—定条件下的转化,是连接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它是用于设计课程、选择教材、规定师生教与学等形式的音乐教学基本框架。教育部新近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是音乐课程理念的突破性变革。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淡化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它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音乐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往往被忽视或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必须关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努力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海燕 《教师》2010,(27):59-59
音乐欣赏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往往被忽视或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必须关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努力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但是,由于有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上的偏差,同时受到社会上"泛娱乐化"现象的影响,有不少音乐课偏离了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方向,出现了教材解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泛娱乐化"现象,使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偏离了音乐本体。对此,我们应从音乐教育的审美理念着手,以"乐"为基,以生为本,以美育人,让音乐课堂回归自然本色。  相似文献   

19.
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的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力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标准>中的四个价值,即: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音乐欣赏教学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刘伟寒 《教师》2010,(27):93-94
音乐欣赏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往往被忽视或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必须关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努力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