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尔曼·麦尔维尔一生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前期的长篇阶段和后期的短篇阶段。《文书巴托尔比》是麦尔维尔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关于这篇作品与他前期创作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这篇作品本身的叙述特点是研究麦尔维尔创作的关键点。借助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文书巴托尔比》叙述中的反讽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可以说明麦尔维尔悲剧性的世界观在长篇创作之后的发展,以及在写作中曲折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余华在《鲜血梅花》和《古典爱情》两个短篇小说中以其鲜明的反传统的特征展示了他独特的创作观念——以最“虚伪”的方式展现最真实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鲁迅开始创作《不周山》(后改题《补天》)——《故事新编》的第一篇,是在他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那时,他正当年富力强,雄心勃勃,而且现代题材短篇小说创作获得很大的成功;于是,他想拓宽创作题材领域.“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创作第一篇《不周山》,便取材于“淑诡可观”的古代神话.他构思了宏大的美学结构:“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  相似文献   

4.
马庆霞 《文教资料》2007,(21):90-91
尽管赫尔曼·麦尔维尔在他生活的年代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但是20世纪的"麦尔维尔复兴"却重新发现并确立了麦尔维尔在美国文坛上的重要地位。通过探讨麦尔维尔的人生、小说《白鲸》的主人翁亚哈的悲剧性命运和这一小说的主题,可以看出麦尔维尔的悲剧倾向及其对《白鲸》创作的影响,读者对此有个全新的认识的同时也必将对西方现代文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思。  相似文献   

5.
路子对你说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和赞美诗》等尤其脍炙人口。欧·亨利的小说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被评论者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相似文献   

6.
30半代初,老舍对《客》的翻译助他写出了小说《微神》;由《隐者》的翻译“摹”出了小说《歪毛儿》。两对作品的对应与叠合足以将翻译对老舍创作的影响昭示得清清楚楚。但影响还远远不止老舍受译文启发写出与之近似的作品,还表现在对老舍短篇小说艺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参照着写中,他获得了短篇小说创作的经验与技巧,使他在新的创作起点上迅速前进。其借鉴所恪守的原则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莫泊桑的创作成就,已经有很多人从他的短篇小说本身深刻的思想内容、高超的艺术技巧等诸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就他的创作思想与他短篇小说成就的关系进行探析。一、独创性与一鸣惊人“根据你的气质,用最适合于你自己的形式,给我创造一些美好的东西吧。”——引自莫泊桑的《“小说”》综观莫泊桑繁多的短篇小说,我们在作者笔下可以看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法国的整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也是“左联”时期革命文艺在创作方面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三个连续的短篇,创作于1932年来——1933年初。这一时期,茅盾总结了由《蚀》——《虹》、《路》、《三人行》以及左联初期他创作的历史题材小  相似文献   

9.
母国政从事小说创作已经十年有加了。早在一九八○年,当他还处在创作的初期时,北京出版社就把他的自选集纳入了“北京文学创作丛书”之中,从而把他擢升到了北京名作家的行列。在《母国政短篇小说选》之后发表的短篇小说,多已收在他的第二本选集《他们相聚在初冬》之中,即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如果把零零散散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也加  相似文献   

10.
《中国长城建造时》是卡夫卡涉及中国的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卡夫卡生活的晚期创作而成。这篇小说选取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长城这一意象来阐释他的生命体验。他采用西方视角来审视中国,在这种审视中他找到了自己切肤的西方体验。对“长城”意象的选择,对长城建造的描述,切合了他的独特精神实质和真实生存感受。  相似文献   

11.
莫泊桑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也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列夫·托尔斯泰称赞他创作了“卓越的短篇小说”,“达列了高度的完善”。题材广泛、主题深刻,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一大特色。奠泊桑一生写了二百多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触及社会各个方面。从农村到城市,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人,从乞丐、妓女到巨商、富翁,从侵略者到爱国者,他都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羊脂球》、《米龙老爹》、《菲菲小姐》等作品,以普法战争为题材,谴责侵略者罪行,歌颂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2.
莫泊桑(1850-1893)是十九世纪后期法国最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在他的不长的一生中,他创作了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中、短篇小说300余篇。其中他的短篇创作成就最高,被文学史家称之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中学时就开始学习写作。他曾从军,不久又退伍进入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从1873年起,他师从文学大师福楼拜,并在福楼拜的引荐下,结识了著名作家左拉、都德、屠格涅夫等。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羊脂球》一举成名。莫泊桑以《羊脂球》闻名法国文坛后,有一次在接受《高卢人报》记者采访时说:“人除了依靠他…  相似文献   

13.
赵红  李燕 《现代语文》2007,(6):57-59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诗体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是英国丈学的奠基之作,它是框架故事集的“承旧启新”,它大大拓展了英国文学的体裁,它的现实主义写作展现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它更是宗教情怀和人文主义的混合体。乔叟通过《坎特伯雷故事集》,充分展示了他杰出的创作才华。  相似文献   

14.
在《泰比》中,麦尔维尔将土著人、南海岛屿以及土著文化描述为与白人和白人文化对立的他者。通过分析《泰比》中的土著文化观照,揭示麦尔维尔对土著人及其文化偏见和否定的态度。由于深受白人优越的种族观念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泰比》中麦尔维尔对于土著文化的书写是出于白人优于他者的心理写就的。  相似文献   

15.
至今为止,聂震宁已推出了两个小说集子。《去温泉之路》,收集了他小说创作“第一个五年”的作品,共二十二篇;《暗河》所选收的中、短篇小说,除《天国之翼》外,其余十二篇,均为他北京游学时的作品,可将它视为聂震宁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从《去温泉之路》,到《暗河》,将两段路程连结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直在艺术之原上顽强地跋涉,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足印。  相似文献   

16.
王泰麒涉足儿童文学创作是在三十多年前,少年时期,他不幸长瘤截去了左腿。十六岁,拄着拐杖走上乡村小学的讲台,开始了浇灌祖国幼苗的园丁生涯。他发现孩子们爱听故事,而好的故事象甘露般滋养着孩子们纯洁幼小的心田,于是开始了儿童小说创作。1960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苗苗日记》,是他创作的良好开端。“文革”到来,王泰麒厄运临头,创作中輟。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创作热情高涨,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发表的儿童短篇小说多次获奖。1978年和1989年,他的儿童小说集《一张奇怪的考卷》和《虫虫迷和他的伙伴》相继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和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所收三十七篇儿童中、短篇小说,代表了他创作的新高度。 王泰麒在小说集《虫虫迷和他的伙伴》后记中说:“我常以做一只小蜜蜂自勉。诚然,大自然中的一只蜜蜂是微不足道的,它酿制出的那几克蜜也是  相似文献   

17.
在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中,台静农是很有成就的一个。他和鲁迅同是“未名社”成员,又是鲁迅的学生,同鲁迅过从甚密,他的“乡土文学”创作从内容到风格,都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大多作于一九二六——一九二八年。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 在鲁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选入四篇小说的作家只有三个:一个是鲁迅自己,一个是陈炜谟,另一个就是台静农。由此可见,鲁迅对台静农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多么重视。本文拟从作品的选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艺术结构等方面,对台静农的乡土小说作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秦兆阳50年代短篇小说创作的实绩,是他成为当代著名小说家的重要标志。《幸福》和《农村散记》是作者现实主义创作的认真实践,亦是“笔下流情’之路”的硕果。他抒写的是“最丰富、最美、最有诗意”的农村,塑造的是丰富多彩的北方农民形象。他善于从作品人物“现实关系”的层面上赋予人物形象以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巧妙捕捉人物的“最动人”处来强化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重视人物情感世界的描写,使作品增加了“情感深度”。明朗、热烈、纯朴、亲切,是此类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作者这一时期的创作亦有永恒的遗憾,那就是缺乏深刻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 英国文学评论家F.R·利维斯称D.H·劳伦断为“我们时代的伟大创作天才,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这种评价对劳伦斯是当之无愧的,在他短短的二十年创作生涯里,他著有十多部长篇小说,数量众多的中篇小说、诗歌、游记和文学评论。他在创作上公认的最高成就表现在《虹》、《恋爱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儿子和情人》等几部长篇小说中。而他的短篇小说,也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不乏艺术上足以代表他的风格、技巧、特色的佳作,如《菊馨》、《马贩子的女儿》、《普鲁士军官》等。  相似文献   

20.
<正> 刘震云被评论界视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自然成为代表作品。从《新兵连》、《官场》、《官人》到《单位》和《一地鸡毛》无一不是尝试着对终极“真实”的追寻,一无反顾地追求比现实主义更真实的“真实”效果。其创作利用最接近于生活本身的“纯态事实”,在反讽中透出强大而深沉的震摄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