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色阳光     
《辽宁招生考试》2004,(11):44-45
执著。人的一生应当有所为,要有所为,就必须有一种执著精神。歌星唱歌执著,影星演戏执著,书法家写字执著…可以说是执著造就了明星、大师、专家。是的,执著是一切事业有成者最突出的优点;执著,是一切创造型人才最可贵的共性。  相似文献   

2.
执著     
执著是一种气度,一种韧性。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是执著。执著又是一种积累,有执著才有薄发。积水成川、积土成山是执  相似文献   

3.
感悟执著     
翟子豪 《辅导员》2013,(17):56-56
读完《穆斯林的葬礼》,让我懂得了执著,玉匠人一生的执著让我永远也忘不了。执著到底是什么?执著就是为了一个自己最理想的目标,用全身心的力量,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奋斗,心无杂念,旁无他人,这就是执著。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08,(7):28-28
人生,如弯弯曲曲的水,世事如重重叠叠的山,机遇面前需要执著地追求,才能成功。执著成就人生。梅斗霜雪,独立寒枝,执著等待春天;春雨潇潇,花木入梦,执著盼望晨曦;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执著等待彩虹;江河奔腾,一泻千里,执著奔向大海;虎行似病,鹰立如睡,执著等待出击。是啊,当苹果砸到牛顿头上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大馅饼掉到了他的头上,面对上天赐予的机遇,牛顿执著地追求、不懈地努力,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成就了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执著,是精神,是过程,是对人生和事业的态度,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强者本色。执著的人,是在逆境中不怕风雨敢与自然和命运抗争的奋斗者;执著的人,是因为不甘在平庸中虚度年华而奋起探寻人间奇迹的拓荒者;执著的人,是勇于摆脱落后和愚昧,进而创造文明成果的奉献者。  相似文献   

6.
感悟执著     
读完《穆斯林的葬礼》,让我懂得了执著,玉匠人一生的执著让我永远也忘不了。执著到底是什么?执著就是为了一个自己最理想的目标,用全身心的力量,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奋斗,心无杂念,旁无他人,这就是执著。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书中人物韩子奇对玉一生的执著让我无比尊敬。在韩子奇第一次遇到他一生的归宿——玉的时候,他就爱上了这美丽的东  相似文献   

7.
守望     
捕捉你心灵深处的故事吧,感动了你的也将感动我们。青春心事总如诗。虽然,你们有繁重的学业;虽然,你们有激烈的竞争——是的,我从你们的脸上清楚地看到"执著二字。执著什么呢?执著于守望幸福;执著于灵魂的抒写;执著于美生命中有执著才完满。在这个被考试充斥的季节,是你们让我记得,有一些事物是恒久的——譬如我们对灵魂的注视与守望。——编者  相似文献   

8.
执著     
什么是执著?执著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是热情的投入,是无私的付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可奢望一蹴而就。俗话说,功到自然成。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我们必须具备执著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毅力。雷锋曾说过:钉子有两  相似文献   

9.
“十年磨一剑。”好剑,须经千锤百炼;好课亦如此。好课,是磨出来的。“磨你千遍也不厌倦”,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执著。课,在这种执著中成熟;人,在这种执著中成长。正是这份执著,这种精神,成就了教师精彩的教育人生……——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0.
“十年磨一剑.“   好剑,须经千锤百炼;好课亦如此.   好课,是磨出来的.“磨你千遍也不厌倦“,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执著.课,在这种执著中成熟;人,在这种执著中成长.正是这份执著,这种精神,成就了教师精彩的教育人生……   ……  相似文献   

11.
执著前行     
执著是一种精神品质的出色坚守,是一个人韧性态度的灿烂展示。有一句话这样说:"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下来。"这实际上就是对执著一词的一个通俗、浅显、形象的诠释。年轻学子要好好珍惜有限的生命光阴,练就执著的心态,勇于  相似文献   

12.
执著     
陈卓瑶  刘逸杰 《初中生》2008,(12):42-43
什么是执著?执著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是热情的投人,是无私的付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可奢望一蹴而就。俗话说,功到自然成。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我们必须具备执著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毅力。雷锋曾说过:“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相似文献   

13.
编辑导语 在人们日渐浮躁的生活状态下,“执著”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下所倡导的一种美好品质。成功需要坚持。坚持就是执著。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不灰心丧气,勇敢向前的那种精神就是执著。反思一下自己.你“执著”吗?  相似文献   

14.
周奎英 《山东教育》2006,(10):12-13
执著,作为坚强意志的一种主要表现,一直被人们提倡和推崇。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里,执著像一种美德一样被供奉着。“执著就能成功”一度成为许多人的励志名言。我们习惯于以执著为荣,以隐忍妥协、随遇而安抑或是改弦更张为耻。  相似文献   

15.
汪智星印象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汪智星,那就是:他对语文教学太执著了。正是因为他执著。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正是因为他执著,才感动了上饶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郑初春老师;正是因为他执著,才感动了我,在郑初春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收他为徒。  相似文献   

16.
和谐之美     
一如 《老年教育》2008,(11):19-19
无事堂前,忽然热闹起来。“执著”与“放下”正在进行一场辩论。执著说:“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放下说:“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庄子生死观的研究一般遵循"超脱"生死的进路,而很少提到庄子在生死观中的"执著"思想。而在庄子的生死观中,执著和超脱存在着内在张力,不可偏废一方。因此,本文立足二者的演变和辩证关系,重新构建庄子的生死观。具体而言,庄子的执著内容经历了一个不断扬弃的逻辑进程:感性之身——"心不死"境界——道的境界;庄子的超脱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扬弃的逻辑进程:气化和物化的存在——齐生死的认识——道的境界。执著是从肯定方面演进的,超脱侧重于否定方面演进的,肯定和否定的进路都归于道的境界,道是庄子生死执著和超脱丰富内涵不断演进的契合点和最终归宿。可见,庄子哲学的生死哲学是向道而存在的哲学。  相似文献   

18.
《当代职校生》2013,(7):72-73
他,是个执著的大男孩。唯一的梦想是能够唱歌,给父母买下一幢大大的房子,让他们快乐地生活。他执著地守护着自己的梦想,勤奋地去努力,他就是张杰,正一步步实现着他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执著与超越本来是两种具有一定矛盾性的精神气质。一般而言,执著者往往难于超越,而超越者往往不会执著,但魏晋士人却把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就了他们高度的人格之美。在一个社会动荡,道德解体的时代里,魏晋士人们的这种高度的人格之美让他们身上散发出德性的光辉,也让他们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如果中华民族想要重塑自身优美的精神气质,那么魏晋士人所具有的执著与超越相融合的人格之美也不乏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执著前行     
宋以民 《高中生》2012,(10):1-1
执著是一种精神品质的出色坚守,是一个人韧性态度的灿烂展示。有一句话这洋说:“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下来。”这实际上就是对执著一词的一个通俗、浅显、形象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