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桂仁 《考试周刊》2012,(77):72-72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甚至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以致忧心忡忡。实际上,与音乐、舞蹈、绘画乃至科学等课程相比,数学的确有它的特殊之处。孩子一般不会自发地对事物背后抽象的数学属性产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多是那些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变化多端的事物。但是,如果我们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采用得当的方法。并加以适当引导,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家长的生育观、指家长生养、教育子女的动机,即家长为什么要生养和教育孩子。生育观对家长的教养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家长教育子女的动机很多,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为国教子”型、“为孩子发展”型、“实惠”型和“家长自己”型。从家长为孩子择业求职的动机,我们就可以看出其生育观。如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某种职业,是因为这种职业“国家特别需要”和“对社会贡献大。”这是典型的“为国教子”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从未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另有一种家长,在为孩子择业作考虑时,更加重视是否“有利于孩子施展才能”和“符合孩子的兴趣,”他们是从孩子本人将来的幸福考虑的。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客观上是与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实质性教育,对于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对于适龄入学的儿童不管是在学校的选择上还是学校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都普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注意。很多家长对于孩子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这也给了很多的幼儿园巨大的压力。他们根据家长的需求不断改变教学计划,让幼儿的学习最大程度地满足家长的需求。但我们不难发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当今的社会越来越严重,当家长看到孩子在短时间内的巨大进步时固然很高兴,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应该循序渐进地学习的道理。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让当今的幼儿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改革也充满了阻力,本文将根据当今幼儿教育的现状,对如何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孩子:他们是班里最乖的孩子,却不擅长与同学交往。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好孩子的表现。其实,社交能力是人类必备的本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豪沃德·加德勒把“人际关系”的技能列为8岁孩子的基本智商之一。菲律宾大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也指出:“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缺陷。”但不少家长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其实,人的社交能力完全可以得到提高——只要我们家长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物质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于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更加的重视,加大和提前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儿童的美术教育不是一种职业教育,不是专门传授绘画技艺的教育。儿童的兴趣很多,绘画是其中一种。我们通过绘画来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即绘画是我们培养孩子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前几日,偶遇许久不联系的两个朋友.他们夫妇现在都已是复旦大学的副教授,寒暄之后,我们谈到了普天之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谈及此话题,两位朋友无不羡慕我有一个成绩优秀又听话懂事的儿子,而他们自己的儿子却让他们非常头疼。对此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前几年我曾见过他们的儿子.那是一个很聪明可爱的孩子.在班上总是考前三名,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很多古诗词.并掌握了许多英文单词,他是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在我看来.这样的孩子理所当然是家长的骄傲、教师的宠儿.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居然会为这个孩子的教育而担心。  相似文献   

7.
前几日,偶遇许久不联系的两个朋友.他们夫妇现在都已是复旦大学的副教授,寒暄之后,我们谈到了普天之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谈及此话题,两位朋友无不羡慕我有一个成绩优秀又听话懂事的儿子,而他们自己的儿子却让他们非常头疼。对此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前几年我曾见过他们的儿子.那是一个很聪明可爱的孩子.在班上总是考前三名,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很多古诗词.并掌握了许多英文单词,他是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在我看来.这样的孩子理所当然是家长的骄傲、教师的宠儿.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居然会为这个孩子的教育而担心。  相似文献   

8.
不要用看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 少年儿童研究: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求好心切,希望孩子的缺点越少越好。这种心情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有些家长会把孩子的某些特点当成缺点,希望孩子改正。您对此怎么看?  相似文献   

9.
特殊儿童家长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36位年龄在2~7岁之间的特殊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特殊儿童入园接受教育的比例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等机构接受教育,但也有部分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家长的希望和选择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育追求的是素质教育,即儿童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音乐教育在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代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美育的培养。加上当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儿童的欢迎,学琴人数日益膨胀,逐渐掀起了一股"钢琴热"的潮流。然而,当今钢琴教育的现状是学琴人数快速增长,学琴质量却逐渐下降。不少儿童在学习钢琴过程中,丧失对这门乐器的兴趣和热情。音乐和技术是学琴的两个方面,技术训练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音乐吸引孩子,而不是枯燥的进行反复的机械训练。对于儿童音乐教育者而言,应该牢记只有培养儿童的兴趣,才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音乐,提高儿童的音乐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尊重幼儿的好奇好问行为 孩子与家长的经历不同、思维不同,在看待问题上,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视角.有时这些视角让很多家长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时.很多家长经常是还没有认真听完孩子的问题,就粗暴地制止孩子。采取这种做法的父母,虽然免除了孩子带来的一时麻烦,但却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家长又怎能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呢?因此家长应呵护孩子好奇好问的良好品质,并加以鼓励和耐心引导。  相似文献   

12.
陈铮 《早期教育》2007,(2):25-25
孩子贪玩、好动、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让孩子改正错误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不少家长选择了打。这虽然在短期内很奏效,却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现代儿童教育观要求我们要有艺术地“打”孩子。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4.
晏红 《现代家教》2000,(9):12-14
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才知道教他们什么以及怎么教他们。但是,很多家长对今天的孩子感到迷惑,不知道也不理解他们的心思。“他们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许多家长都这么说。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不但不听,反而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那么,今天的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由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方面专  相似文献   

15.
周其星老师执教于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他早在2008年就与朋友一起成立了"三叶草故事家族"这一民间阅读公益组织,致力于亲子阅读的推广。在他们的努力下,不少家长更新了观念,不仅自己体会到了亲子阅读的意义,在家里读书给孩子听,而且走出家庭,走向学校、社区、图书馆,给更多的孩子讲故事,让书香弥漫孩子的童年。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周老师发现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要给孩子买书、读书,却不知道当下最适合孩子的书籍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激起孩子读书的兴趣。本文就是周老师在线解答500余位学生家长及教师关于儿童阅读的一些疑难问题。我们很多人身为人师,也为人父为人母,一定会遇见类似的问题,希望这些具体的记录能对有心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外界条件越来越优越,在这样的外界环境下.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不听话;而作为孩子受教育的学校来说,这种感受更加强烈.现在的孩子管理的难度太大.行为习惯很难约柬.往往就把这类学生定性为“问题儿童”。那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问题儿童.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问题儿童产生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超常儿童是个诱人的话题,因为在每一对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很多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超常儿童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它常常与教育公平这个敏感问题同时出现,一些被认定为“超常”的儿童,享受着很多普通孩子没有享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是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8.
妞妞讨厌弹钢琴,可是妈妈却偏要她学钢琴。其实,妞妞也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弹钢琴,而是太多的兴趣班使妞妞对很多东西都丧失了兴趣。要知道,妞妞这个学期参加了五个兴趣班!除了幼儿园课程,很多孩子周末奔波于不同的兴趣班之间。作为幼儿园老师,我忍不住想说:“孩子,你好累啊!”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太切。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孩子们都被扔进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是过重的压力却使孩子们对学习没有了兴趣。著名文学家冰心曾指出:“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显而易见,她并非否定成人对…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影片是教育儿童的有力手段之一。但是孩子看电影是需要指导的,否则往往会失去教育价值。家长如何指导孩子看电影呢? 1.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影片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有的放矢地选择与孩子年龄特征相当的电影,孩子才会有  相似文献   

20.
章乐 《生活教育》2008,(12):63-63
"现在条件好了.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却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为什么我(班)的孩子一点学习兴趣也没有?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就是贪玩,从来不自觉?我们的家长、老师经常这样抱怨。在抱怨之余.很多家长和老师又会用自己小时候珍惜学习机会、有学习的兴趣.自觉学习的经历来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