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古希腊时期对幸福问题论述最深刻 ,最系统的人。他将幸福定义为“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认为幸福就是至善 ,是需要外在善作辅佐的 ,是通过学习和努力得到的。同时他还指出了中道原则在幸福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问题是主体性的问题,并且与善、德性等问题有紧密的逻辑关系。他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原则即中道,思辨活动是至上的幸福。他在其伦理学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告诉人们,只有按照德性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他的德性幸福观启示我们在追求幸福时应当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重视理智德性,提高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3.
善的求索——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围绕“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个中心命题,探索了“至善”和幸福的德性内涵,达到“至善”和幸福的条件、途径与方法,认为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伦理德性以中道为核心;理智是人类灵魂中最高贵的德性;友爱是相互之间的善意;德性的力量在于实践  相似文献   

4.
刘芳红 《华章》2007,(12):47-47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一种目的论.德性也是一种善,不过这种善是手段善.德性是一种使事物状态好并且使其实现活动完成的好的值得称赞的品质.适度是德性的目的和特征.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德性还是衡量快乐是不是善的尺度.德性还是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以幸福为目的的德性论,也在倡导着一种整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在其德性论中,将"公正"视为一切德性之总汇,而追求公正的目的则是对"善"的实现,然而在他德性论内部却存在着精英主义的悖论。他在对于作为最高目的的善的论述过程中,不论是其必要前提"理性",还是实践过程中的"中道"原则,抑或是"幸福"这一具体的表现形式,皆预设了人们生而具有后天无法改变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并非所有人都具有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因此内含于德性论内部的精英主义不仅有违个体的公正,同时也与城邦公正相背离。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与善、幸福与德性、幸福与快乐、幸福与现实活动、幸福与思辩活动的各种关系,指出幸福是一种善,一种现实活动,且是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现实活动;它是一种最高的善,它是一种最高的快乐,它是终极的、自足的,也是有条件的;而人的思辩活动是只有神才配享有的最高幸福,思辩的人、思辩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人、最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通过提出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好生活(幸福)是什么?引出幸福的结论——幸福在于自满自足和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认为幸福是最高善和人生追求的终级目标,其他一切手段善都是为实现幸福这一目的善而提供有用工具。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阐述两种不同的活动(实践的活动和思辨的活动)得出,思辨的活动是最完满,最幸福的。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于我们反思对"幸福"的理解,实现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通过提出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好生活(幸福)是什么?引出幸福的结论——幸福在于自满自足和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认为幸福是最高善和人生追求的终级目标,其他一切手段善都是为实现幸福这一目的善而提供有用工具。亚里士多德通过分析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阐述两种不同的活动(实践的活动和思辨的活动)得出,思辨的活动是最完满,最幸福的。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于我们反思对"幸福"的理解,实现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庞大神学德性伦理学体系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有关德性一般性问题的论述。作为他整个德性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它是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德性论的创造性综合。他认为,德性是的人灵魂的完善能力,体现为习惯。他根据德性的不同本性将德性划分为理智德性、主要德性和神学德性三种类型。除了完全来自外部的神学德性之外,其他德性都在本性上存在于我们身上。德性的本性在于它将引导人向善。道德德性应遵循中道;理智德性的善就其服从一种尺度而言,也在于遵循中道;神学德性的尺度则可能是双重的。托马斯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德性的平等性问题。托马斯的德性思想成一家之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也存在神学性质的局限以及其他缺陷。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实践,一方面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沉思。而事实上,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思辨并不是与伦理德性生活所不相同的另一种生活。人的幸福的实现离不开展现优秀与高贵德性的公共生活。教育在关怀个人美善的幸福生活实现的同时,应当更加关心实现个人幸福生活的公共生活场域。  相似文献   

11.
温婷 《中国德育》2008,(2):17-19
幸福是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人获得幸福体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幸福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两者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唯美”境界的教育。只有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幸福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欲望意志受德性支配。他提出“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就在于亲身实践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其思想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今天也将给予人们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康德认为斯多亚派和伊壁鸠鲁派在道德和幸福关系问题上的争论陷入了二律悖反,于是从"至善"入手,试图将道德与幸福在超验世界统一起来,以此来论证德行为和幸福关系的真理性.康德之"德福一致"观点认为,在实践领域,道德和幸福是统一的,是至善--完满的善.康德所言之至善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并非渺不可及,对于人类而言是有其现实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14.
从古希腊罗马开始,人们围绕着德性与幸福的关系便展开争论,并形成了两条思想路线.一条始于亚里士多德,斯多噶派的德性即幸福的路线,一条始于伊壁鸠鲁的幸福即德性的幸福主义、快乐主义路线.两条路线虽然相互竞争,但都共同强调幸福与德性的一致.竞争之处在于二者的立足点不同,一个以幸福为立足点去诠释德性,一个是以德性为立足点去诠释幸福.幸福即德性的路线被称之为经验主义路线,德性即幸福的路线被称之为唯理主义路线.康德扭转了德福一致的伦理学方向,认为幸福与快乐属于经验性的存在,任何经验性的存在都不具有普遍的必然性与有效性,并认为不幸的人未必无德,幸福的人未必有德,从而认为道德与幸福之间并无必然性的牵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道德观也认为,道德生成的基础是人们实际的经济关系,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道德保障的是让人们过一种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性要求的可能性生活,而不是一种快乐与幸福,或崇高与神圣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中正直”是法与德的原始共性与其实践归旨,“善义美”是法与德的至高境界及其审美崇尚;古代华夏法道德美学的历史渊源于“羊文化”;“羊文化”是以法及其善、义、美(三字均以“羊”为文化内核)为特质的法道德文化,充满着人类自觉的人文精神;法与德统一互补治国的历史过程是古代社会法与德统一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多被人称为"德性论"的,这是因为亚氏之伦理学"着眼于人的道德德性的培养,着眼于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这一伦理学的核心问题"[1]。亚氏之伦理学正是把德性与活动、目的、幸福、善、快乐等联系起来,建构出一套以获得德性为最终目的的追求灵魂善的伦理学,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也为当今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17.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辩证论中,康德提出"至善"的概念。"至善"实质是康德解决"德福关系"的核心理念。在现实世界,"德福关系"并非一致;相反,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为解决"德福关系"的一致,即寻求"至善"的实现,康德引出自由、灵魂不朽、上帝三大"公设",使其道德哲学最终通往宗教神学。  相似文献   

18.
孔子把欢乐意识视为人生最高的心理体验,并以人生状态的忧乐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孔子的欢乐意识具有辩证性:紧张和闲暇互补、物质享受和精神愉快相统一、自强不息与乐天知命相协调。孔子的欢乐意识体现理性精神:超越物欲对象,向崇高的精神境界自我提升;强调自我调节,以礼乐精神加以节制;重视善恶之辨、君子小人之分,崇善扬德。  相似文献   

19.
从心理学角度看,善良是一种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体现在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等诸方面。古今中外很多哲人都有过对于善的研究与论述,但对于善的含义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善往往成为文章中的字眼,善良往往成为评价人的品格的具体字眼。善良是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善良是不可以悬置的;善良是社会和谐的原动力。国家和政府对某种道德的肯定与倡导,是道德实施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我们国家也应该把自己国家的道德基础和价值理念概括性地提出来,大力提倡。这种概括性的提法可以是:"善良的民族、和谐的社会、富饶的国家、和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