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BT光化还原法,以窄叶二倍体、多倍体菘蓝根为实验材料,对不同倍性菘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多倍体菘蓝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数目相同,均为三条,但谱带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除了A带,多倍体超氧化物歧化酶谱带比二倍体宽且亮.总的趋势为:多倍体的酶带强于二倍体,说明多倍体的酶活性比二倍体高.NBT光化还原法结果显示多倍体SOD比活性为16.21,二倍体SOD比活性为14.58,这一结果同样说明了多倍体的酶活性比二倍体高.由于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是生物保护酶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植株的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2.
以水晶葡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碱,在不同处理时间下,运用套罩法进行染色体加倍诱导,确定最佳处理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并对诱导的变异植株与对照植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解剖学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8 mg/mL的秋水仙碱处理5 d效果最佳,处理后的植株为变异四倍体的可能性较大;经该处理后的植株在节间距、叶片厚度、SOD酶活性、气孔密度及大小、导管直径及长短、细胞大小等指标上均明显强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3.
菘蓝易感病品种窄叶植株的患病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加强,并且产生2条新的Rf=0.11和Rf=0.5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抗病植株与易感病植株的正常叶片中同工酶酶谱基本一致,但后者的酶带强度高于前者。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菘蓝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霜霉病有一定关系。叶片感病后,POD活性增强。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菘蓝品种鉴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菘蓝种子萌发后,以菘蓝幼苗的上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菘蓝愈伤组织的生成、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 mg/L 6-BA.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菘蓝种子萌发后,以菘蓝幼苗的上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菘蓝愈伤组织的生成、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 mg/L 6-BA.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12,(12):73
据2012年6月15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4日电,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成功天山雪莲多倍体植株繁育新技术,培育出四倍体天山雪莲,从根本上解决了药用雪莲品种选育问题。据介绍,新技术以雪莲的下胚轴茎段为外植体,用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培养基进行诱导,育成了四倍体雪莲植株。新技术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多倍体育种技术相结合,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雪莲活性成分的含量,克服了天山雪莲在自然繁殖和人工种植中出现的品种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阐述了植物多倍体的特征;总结了大量文献中的诱导途径和方法,包括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概述了多种多倍体的筛选鉴定方法。阐明了目前多倍体在生产与育种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指出了植物多倍体诱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根据植物多倍体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诱导及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秋水仙素诱导串叶松香草的四倍体方法。方法:在串叶松香草组织培养基础上,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采用离体培养诱导法处理串叶松香草生长点,比较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串叶松香草的诱导效果,并通过形态和细胞学对诱导后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最佳诱导四倍体的条件为0.2%秋水仙素处理6 h,诱导率为7.14%。对16份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的保卫细胞长和宽、气孔密度、叶绿体数目及叶片厚度等性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5.27处将其分为4大类。多倍体苗气孔增大,单位面积气孔密度降低;叶绿体数量增多,染色体数加倍。结论:秋水仙素处理串叶松香草生长点获得同源四倍体具有可行性。本试验为后期创新串叶松香草四倍体新种质资源及优良植株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综述了鱼类多倍体形成的机制、多倍体的诱导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染色体制片多倍体倍性鉴别方法。同时对鱼类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植物多倍体的形成及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4):99-102
介绍了植物多倍体的含义及其在高等植物中的分布,综述了植物多倍体的类型、形成途径、诱导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植物多倍体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比较研究了秋水仙素、8—羟基喹啉、对二氯苯、低温四种预处理因素对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凝缩效应和对有丝分裂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1)四种预处理因素积累中期细胞和使染色体凝缩的效应大小是:秋水仙素>低温>>对二氯苯>>8—羟墓喹啉。(2)秋水仙素对染色体的凝缩具有长效性,其它三种因素则是短效的。(3)8—羟基喹啉强烈抑制有丝分裂和细胞生长,并且难以恢复,使根尖细胞受到严重毒害。秋水仙素先是使有丝分裂受到抑制,之后又刺激有丝分裂。低温、对二氯苯也能抑制有丝分裂,但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2.
用秋水仙素、8-羟基喹啉、对二氯苯、低温(<4℃)处理蚕豆根尖,比较分析了它们诱发蚕豆根尖细胞间期核和染色体畸变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四种预处理因素诱发畸变的效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秋水仙素、8-羟基喹啉、对二氯苯、低温(<4℃)处理蚕豆根尖,比较分析了它们诱发蚕豆根尖细胞间期核和染色体畸变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运用PHA(8μg/g体重)和秋水仙素(1-2μg/g体重)腹腔内注射,空气干燥法,以鳃组织和性腺组织为材料,对采自鄱阳湖的三角帆蚌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帆蚌的二倍体数目为2n=38,核型为5m+5sm+5st+4t.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方法:利用人工诱导获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气孔、染色体等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甜叶菊三倍体气孔大小介于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染色体数为33(2n=33),甜叶菊三倍体培育获得成功。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及糖苷测定结果显示,植株高度及叶产量与二倍体相近但高于四倍体;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在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均大于二倍体而与四倍体接近;糖苷含量及糖苷成分与二倍体及四倍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三倍体甜叶菊在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上具有自身特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Turmeric has long been used as a spice and food colouring agent in Asia.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antimutagenic potential of curcumin was evaluated in Allium cepa root meristem cells. So far there is no report on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curcumin in plant test systems. The root tip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sodium azide at 200 and 300 μg/ml for 3 h and curcumin was given at 5, 10 and 20 μg/ml for 16 h, prior to sodium azide treatment. The tips were squashed after colchicine treatment and the cells were analyzed for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totic index. Curcumin induces chromosomal aberration in Allium cepa root tip cells in an insignificant manner, when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control. Sodium azide alone induces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The total number of aberr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root tip cells pretreated with curcumin. The study reveals that curcumin has antimutagenic potential against sodium azide induced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in Allium cepa root meristem cells. In addition, it showed mild cytotoxicity by reducing the percentage of mitotic index in all curcumin treated groups, bu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remains unknown. The antimutagenic potential of curcumin is effective at 5 μg/ml in Allium cepa root meristem cell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21例病例,以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1997年8月—2005年8月期间的2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进行临床总结。结果:2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经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后予以手术切除加抗结核治疗或单纯抗结核治疗后治愈。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以颈部症状为主,明确诊断依赖于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以手术切除加抗结核治疗或单纯抗结核治疗后治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的临床疗效及防治方法。方法:分析71例眼外伤的手术及保守治疗。结果:69例保住了眼球,其中66例在14天之内治疗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15天后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效果以一周内视力提高优于一周后入院治疗(P<0.01)。结论:伤后就诊时间对治疗及预后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及安全教育,加强医疗保健,重视基层卫生人员的专业培训,可提高早期就诊、及时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