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通过对“水循环和水平衡”一节教材内容的分析,论述了作在讲解这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作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是喜忧参半。所“喜”,多年来广大语教师、语教育工作在作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学生的作水平也的确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所“忧”,是那些作课上愁眉苦脸、毫无兴致,中学毕业后连封信甚至连个“便条”都不会写的学生;是那一篇篇、一本本或言之无物,或内容雷同的学生作;是那些日日“泡”在批改作繁重劳作之中的语教师!我觉得作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是当前作教学的主要弊端,我们的作课不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由教师定出调子制好框子来让学生去“填空内容”。  相似文献   

3.
作教学中,令师生头痛的是“无话写”、“没兴趣”,这一问题困扰着师生,严重地影响着小学作教学。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为解决这一问题傲了积极探索,实践证明作教学应为学生构建作“对话”的平台,使他们有均等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激起他们作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带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国际社会所关注的严重问题,也是我国“严打”整治斗争中要重点打击的犯罪,正确把握这类犯罪的特征、成因及对策,对依法“从事从快”打击犯罪有重要意义,本即结合有关案例,从这三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唐宋诗词中月亮意象的举例,分析归纳,揭示出月亮意象所蕴涵的象征喻义,并通过对唐宋诗词作的心态分析,揭示出“男子作闺音”现象的社会背景,作的心理原因,以及这一现象在整个中国学史上的独特的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是学生应用语言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学阶段的作是一种习作,它有叫于“创作”、“作”,是一种最盛本的书面表达训练。但是,出现单纯从语教学角度理解小学怍,热切地追逐着所谓的作“体系”、“模式”、“套路”,热烈也欢迎着“快速作”之类的作练法。可以这么说,我们造就了多思路狭窄、立意粗浅、笔呆皈、千篇一律、万人一面的习作“作”.或是一些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高手”。翻开学生的作,我们往往会看到许多“套路”一致的本,仿佛是一个糕盒子印出来的许多块糕。这一致的套话对许多学生来说并不是他们内心的真话。在作的过程中,在作的本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强弱,思想品质的高低我们已经很难一目了然。作出现了虚伪,诚分析之: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即将来临,如何解决计算机系统的“2000年问题”(又称“千年虫”已变得越来迫切,被誉为本世纪末计算机行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如何经济、高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各个国家计算机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就目前“2000年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些概介,同时对其解决方案与思路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神州回望     
《神州学人》2004,(1):5-6
作为留学人员“了解祖国的窗口”之一,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开辟“神州回望”栏目。本栏目主要向读者介绍近期在祖国大地上发生的重要新闻,有的还作简要的点评。由于篇帽有限,本栏目并不能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只能将您所感兴趣的、所关注的、与您有关系的纳入其中。“神州回望”,与您一起回望神州。  相似文献   

9.
肖明 《培训与研究》2001,18(2):14-20
本对质量概念的形成与演化作了历史的考察,对伽利略和笛卡儿在惯性概念形成中的历史作用作出评价,提出了牛顿所定义的是“物质的量”而非“质量”的观点,并对质量概念新发展所引发的一些争论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就“十发五中”为优秀这一命题进行了阐述,鼓励编辑在编辑工作中不迷信、不自卑,对所编辑的书稿大胆地进行质疑。为了提高质疑的命中率,中介绍了量纲的概念,并用实例介绍用量纲检验作所用公式的正误。  相似文献   

11.
读史零札二则郗志群“黄丹泉”辨误中华书局标点本《新唐书·地理志》河北道怀州修武县下载:县“西北二十里有新河,自六真山下合黄丹泉水南流入吴泽陂”。文中“黄丹泉”之“丹”字,几种版本的《新唐书》所记或作“丹”或作“母”。作“丹”者,如:明崇秘二年毛氏汲古...  相似文献   

12.
兰陵笑笑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充满了矛盾,因而《金瓶梅》有万千之谜。本探讨《金瓶梅》本既反叛“存天理、灭人欲”又张扬“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悖反现象,论证作主要是“存天理、灭人欲”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对解开《金瓶梅》万千之谜和考定作真实姓名问题或许有助。  相似文献   

13.
今年江苏、浙江、山西、吉林四省实施高考“3 小综合”考试方案。对于、理“小综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曾明确指出不搞“考试说明”、不发例题、不公布各科所占比例,因此。高考综合试卷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侧重于历史部分对高考科综合测试卷作一粗浅分析,只能算是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而不能说是完整、全面的“解读”,因为这毕竟是“智见智,仁见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这篇《谏太宗十思疏》作于贞观十一年.当时所谓“贞观之治”正处在颠峰期,天下大治,而魏征却提出要居安恩危,实在是具有战略眼光。读后,我们不仅被他敢于直谏的勇气所感动,更为文中那道劲的笔力、雄劲的气势所叹服。本案例想探讨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06,(7A):4-5
【事件】 在甘肃宣布今年高考没有出现“满分作”之后,海南教育部门出于对社会评价标准不一容易引发争议等考虑,也决定对海南高考“满分作”不予公开。这两记砸向“满分作”的重拳让很多本想靠“满分”二字赚他一笔的“各路豪杰”很是失望,于是一时之间“硝烟”四起,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6.
改了就好     
三月二十七日那天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消息说教育部对现在的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作了一些修改,其中把遇到坏人坏事要勇于斗争,改成遇到坏人坏事和违法犯罪行为要主动、及时地报告。对于这一修改,我鼓掌欢迎,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兴奋之时,我又回想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火热年代”里,一切以“主义”为本,以“思想”为本,以“斗争”为本,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都是把人作为“革命”的靶子,人只是这些“主义”、“思想”、“斗争”、“革命”的附属品。有这样一个荒诞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汉文献中的“胡本”与“梵本”考辨[澳门]谭世宝在中国翻译史上,很少有一对名词会象“胡本”与“梵本”的关系那样错综复杂,翻来覆去,纠缠不清。这对于我们研究有关佛典的翻译史以及敦煌文书学,都是一大障碍。笔者不揣浅陋,试对这两个概念的源流衍变作一探讨。以厘...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三重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首重理念以素质生成为本,表明教育目标开始由“传授知识”向“培养素质”转换,这一转换引发了教育着眼点在社会与人之间的重新确立--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说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素质教育二重理念。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需要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本作保证,这是素质教育的三重理念。它们相互派生、相互蕴含、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三十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家》是巴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对于其创作动机,即冲破“礼教的监牢”,“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死亡”。最后,作还希望借助觉慧这一人物形象,写“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给那个沉闷的旧家庭带去“一点新鲜空气”。在读的接受方面,家,这一空间场所,在“五四”个性解放的时代里,常常被梦魇化,成为封建罪恶的渊薮,与此同时,从家里走出来的叛徒——觉慧的“革命性”也得到高度认同。作的创作动机往往成为预设的意识形态,干预本的生成和阐释,而学接受所置身的化语境不自觉地参与到本阐释中,和作的创作动机一起构成读的阅读期待。这种单一视角的规定性遮蔽了作品的丰富意蕴和真实意义,在去还原的过程中,论试图尽力摆脱先验障碍,从广泛的化和人性的角度,对《家》进行另一种阐释。  相似文献   

20.
时代不同,诗歌情感自然呈现差异.本为悲情萦绕的送别诗,在盛唐和晚唐却有着不一样的滋味,这不仅仅是“悲”的程度深浅所能概括的。笔者以《文苑英华》所收诗歌为例,并重点分析送人赴任之作,以突现其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