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面对和差化积或积化和差问题,常因记不清公式或不能灵活运用公式而举步维艰,甚至中途放弃,这是很可惜的.改进教法,我们引领学生关注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产生过程,采用均值法构建角,然后直接运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求解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问题,较好地规避了三角求值时的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新教材将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去掉,这对学生记忆公式减轻了负担,对解决三角问题拓宽了思维空间,同时也增加了思维难度,下面举例说明几种绕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1]中提出建立以和角公式为纲的三角新体系,将诱导公式调整到和角公式之后,由和角公式导出,使三角的恒等变换成为一个完善的演绎体系: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公式—和角公式——诱导公式;倍角公式;和差倍化积和积化和差这是针对传统教材而提出的。在传统教材中将诱导公式安排在和角公式之前,中间用三角函数的性质隔开,自然造成诱  相似文献   

4.
三角恒等变换一直是高考数学的热点内容之一,试题立足于课本,关注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合理变形,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的交汇与链接,全面考查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的综合应用.近年由于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淡出,对三角恒等变换的要求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施建昌 《高中生》2009,(6):46-46
利用恒等变换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恒等变换,即使对于利用了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问题,也离不开三角公式的恒等变换,特别是一些倍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降幂公式、半角公式的熟练应用.  相似文献   

6.
6三角 6.1 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凹凸性与对称性(略). 6.2 和、差、倍、半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积化和差公式,万能置换公式(略). 6.3 常见的三角形中的恒等式和不等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从教材内容来看,本单元主要涉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以及倍角公式,教材首先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证明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然后以此公式为基础,利用三角变换逐步推导出其它的三角公式.应该说,教材这样安排,一点也不浪费时间,从逻辑上看,也是非常严密的.但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这些三角变换似乎只是“符号、字游戏”或“一大堆符号的代换”而已.由于对公式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所以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几乎是机械的.从和角公式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些公式均脱胎于几何命题,所以,借助几何图形帮助学生认识和角公式及其证明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三角恒等变换一直是高考数学的热点内容之一,试题立足于课本,关注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合理变形,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的交汇与链接,全面考查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的综合应用.近年由于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淡出,对三角恒等变换的要求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课本上对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的推导是以Cα-β公式为基础的,而Cα-β公式是在直角坐标系中,借助单位圆,应用距离公式求得的.方法巧妙,但初学者常不易接受.这里给出Sα-β公式的两种推导方法,利用了平面几何知识和三角诱导公式,方法直观、自然,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0.
刘旺林 《学子》2004,(10):38-39
本文提出用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拉格朗日恒等式、解析几何三点共线的性质来解三角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三角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函数,它的定义和性质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并且有许多独特的表现,所以它是高考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三角函数和其它代数、几何知识有密切联系,它又是研究其它各部分重要工具,如在复数的三角形式、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以及几何计算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好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灵活掌握三角函数的解法,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利用书中讲解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三角函数的两角和差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以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等来解决有关三角函数的问题,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较多问题只利用上述方法,往往很难求解甚至求不出解。下面几种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新颖性,帮助学生加强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女的指导作田.  相似文献   

11.
求几个角为等差数列的三角函数积的问题,解法奇特、技巧性强,同学们感到很棘手.本文举例介绍几种求解方法,供大家参考。其中要用到和差化积公式以及积化和差公式.  相似文献   

12.
三角恒等变换一直是高考数学的热点内容之一,试题立足于课本,关注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合理变形,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的交汇与链接,全面考查两角和与差及二倍角公式的综合应用.近年由于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的淡出,对三角恒等变换的要求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一、三角中的关键词——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三角换元是以三角公式为依托,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实现解题的方法;合理的三角换元,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曲为直.  相似文献   

15.
黄伟军 《广东教育》2008,(12):24-26
三角恒等变换是三角的精华,三角恒等变换是以三角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和、差、倍角等公式为基础的,三角变换的常见策略有:(1)发现差异;(2)寻找联系;(3)合理转化.概括起来就是:利用和、差、倍等三角公式实行各种转化,从而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本文归纳以下七种主要的变换技巧,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观察三角函数间的运算形式,查找符合三角公式的“块” 二、分析角之间的和(差)、倍等线性关系,合理拆分角 三、考察三角函数的名称,化弦或化切  相似文献   

17.
<正>1引言积化和差公式是一组重要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它能够简化复杂的三角表达式,减少计算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在三角恒等变换的内容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等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推导出积化和差公式,但是不要求记忆[1].推导积化和差公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熟悉三角关系,熟练掌握和差角公式这一基本的三角恒等式.  相似文献   

18.
三角公式结构的多样性 ,使得三角式的结构多种多样 :幂的高低、和与积、分式与整式、有理式与无理式、各项的合理组合等等 ,都是三角式常常表现出的差异 .分析、明确这些结构上的差异 ,进而设法消除这些差异的思路 ,为我们提供了三角变换的又一个有力途径 .1 升幂与降幂三角公  相似文献   

19.
三角公式是解决三角问题的重要工具,公式的应用不能满足于套用公式直接求解,必须对公式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从条件或结论中捕捉公式的影子,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式的潜在功能,多方位灵活地运用公式,真正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下面从八个方面谈谈三角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三角函数》一章中主要有三角函数和三角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三角主要是有关的三角公式和运用公式进行三角变换解决有关的三角问题.三角变换主要是"变角"、"变名"和"变运算形式",按三变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好三角公式是学好三角部分的关键,其中核心是"变角".下面从三变的角度剖析三角公式并列举公式运用中涉及到的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