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美学中,丑指否定的审美形态.小学生的语文考卷若出现“美的反义词是什么”一题,孩子们会毫不犹豫地填上:丑.因此,在人类自小接受的任何美学知识灌输或培训的知识体系里,“丑”都是作为“美”的对立面出现的. “美”的定义是每个时代的哲学家和艺术家都在孜孜以求着的终极命题,借由他们的皇皇巨著,我们完全可以构建起一部关于如何“审美”的观念史.然而,大多时候,丑被界定为美的对立面,却不曾有谁为此而撰写一部专论——丑沦落为边缘,被世人刻意回避、忽略,甚至歪曲.  相似文献   

2.
人们可能觉得奇怪,“丑”是“丑”,“美”就是“美”,“丑”的东西怎么可能变成“美”的东西呢?其实也不奇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早就指出,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观看演出时,舞台上正剧之外插上一出丑剧,“小丑”那滑稽可笑的脸谱,幽默风趣的语言,憨态可掬的形体动作,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3.
当一个新闻工作者,在观察周围一切时,也不乏用审美的眼光进行审视,自觉不自觉地去探寻其中包含的审美价值。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记者采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美的探寻过程。美是什么?美在哪里?这个在历史上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才由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命题——“美是生活”。我们探寻美,就是要到生活中去探寻美、去探寻生活的主体——人的美。作为社会主义新闻记者,就是要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活实践中去探寻美,去探寻这一生活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皆有美。美,  相似文献   

4.
电视文艺以其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和灵活多样的艺术形式,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厚爱。它同新闻节目一样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反映人民群众愿望与心声的地方电视台,要从地方特色中挖掘美,使其节目充满地方特色。我们莱芜电视台结合本市的市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整理了一批充满地方特色的电视文艺节目,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电视观众的好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是电视节目中的一道“主菜”,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收视率,直接关系到是否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广播电视报对电视剧的宣传可谓面面俱到,它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电视剧生产、播出前后的信息传达给了电视观众,使观众能更好地欣赏电视剧,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最终的审美目的。在电视剧生产、播出之前,广播电视报就可以先声夺人,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信息,最煽情的介绍把电视剧的拍摄动态情况介绍给广大电视观众,像广播电视报上的一些栏目“荧屏动态”、“影视信息”、“长镜头”等,就是介绍即将开拍或即将播出的电视剧情况…  相似文献   

6.
项东 《新闻实践》2006,(3):47-47
2005年,中国电视界不断闪出新的亮点,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红遍大江南北、浙江卫视“七剑出江南”到浙江教育科技频道以一个地方台广告超2亿……电视, 越来越显示出成熟的魅力。与此同时,面对越来越理性的广告商和电视观众,电视台自我宣传的意识也在渐渐地觉悟并加强。本文着重探讨的就是电视自身宣传与平面媒体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安 《传媒》2017,(2):42-43
以平民的视角去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是民生新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民生新闻节目广受电视观众青睐的根源所在,而“以服务创造认可”“好新闻,凭良心”“您的事就是我的事”等节目理念决定了民生新闻独有的“平民化”“本土化”和“亲民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小方天”特指电视屏幕。电视屏幕以越来越大的包容量,把大干世界的万事万物,缤纷多彩的生活形象,用“美”的具象传递给亿万观众。于是。“小方天”就成了大众的朋友,是现代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工余饭后,人们在它面前寻求美的愉悦,接受美的熏陶,认识美的价值,得到美的启示。总之。在一系列的“美感”中吸取精神营养,寻求精神满足。  相似文献   

9.
李红梅 《新闻窗》2005,(5):60-60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笔者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对电视节目进行策划;“节目策划是灵魂”正在逐渐成为广大电视人中的职业共识。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国产电视剧的优秀作品多了起来,整体质量明显提高,越来越多地吸引住广大电视观众的目光。在向节目市场化转轨过程中,国产剧已经或正在结束对港台剧的照搬和模仿阶段,而开始重视和锻造吸引观众“目光”的法宝——情节、悬念和明星。  相似文献   

11.
梁明丽 《新闻爱好者》2011,(17):103-104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从20世纪90年代初,从无到有,从单调到多元,从模仿到创新,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不仅给电视观众带来了视觉享受,而且丰富了节目形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对繁荣电视文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有的电视娱乐节目从形式到内容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俗",而电视娱乐节目的脱"俗"成为广大电视观众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跟风出版”,又名“追风出版”,无非是在出版领域,看到别人出什么,我也跟着出什么。对“跟风出版”现象,站在圈外冷静观察,大多明眼人往往或不以为然,或嗤之以鼻,或大加讨伐,恶其低俗模仿,斥之追名逐利。总之,这是出版文化中之“丑”现象,应予以否定。这是对...  相似文献   

13.
现场报道以报道风格结构的多样、真实感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深得广大电视观众的普遍欢迎。但是,若要完成好这种报道方式,对记者素质要有一定的要求,电视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时起码应具有“五快”的功夫,即眼快、脑快、嘴快、手快、腿快。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活是绚丽多姿、纷繁复杂的,而新闻报道就其性质和篇幅来说,又总是有限的,它只能够反映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一块礁石”、“一朵浪花”。新闻记者总是选取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素材,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例,在其表现形志上总是不全的。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要以反复提炼的新闻素材的“不全”达到“完全”的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生活中,普通百姓是电视节目最大的收视层面,失去广大百姓,电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台是为百姓而建,电视节目是为百姓而办。基于这一点,1997年12月28日,被卫星传入太空的江苏卫视节目中,首次出现了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栏目——“百姓广场”。顾名思义,这是一个为广大的普通百姓设立的栏目,是属于老百姓的一方天地。评说日常话题,讲述凡人小事,服务家庭生活,表达百姓心声——这是“百姓广场”的栏目宗旨;走进“百姓”,直面生活,和广大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电视观众也越来越注重对"美"的追求。电视新闻播音的基础是真实、客观、准确,与此同时,它也引领着舆论导向、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可以让受众在其声音、形象与表达中感受到愉悦与美好。虽然电视新闻播音的外在表现手段有限,但其美感却可以通过播音员主持人及他们的再创作得以实现,具体表现为声形美、韵律美、意蕴美、风格美。  相似文献   

17.
(-)艺术家们都一再重复这样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一点,人们很容易形成共识。宣扬典型,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要贬抑假、丑。恶,褒扬真、善、美。怎么去发现美呢?“并非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但是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中的这句名言,不仅给那些因发现不了美而困惑的人指点了迷津,而且也为渴望发现美的有志之士总结了规律:这就是,“到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因为,水能够离开青蛙,青蛙却离不开水。(二)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依赖关系,酷似青蛙与水须臾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8.
陈淑改 《大观周刊》2012,(23):155-155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根据他们的知识或生活经验,通过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并坚持不懈地引导,优化阅读教学中的“教法”与“学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引发学生自己探索,读懂课文,这就是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帮忙,促使所暴露的问题能最终得到解决,这是我们搞批评报道的初衷。因此,在从事批评报道过程中,批评者就不能光图痛快,而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从整体利益出发,从全局观念着眼,这也就是要掌握好“度”,这个“度”把握得好自然就会达到批...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和强大的影响力.承载着对观众的审美教育功能.但是.这一功能在实际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实现.原因之一是某些电视剧在塑造反面人物形象时有意无意地对其进行“美化”.在无形之中不是呼唤真、善、美.而是为假、恶、丑辩护。这不利于体现电视剧的审美价值.也违背了电视剧的美育功能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