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分析比较合金的室温时效强度,硬度和延伸率,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形态和断口形貌,测试固溶温度对于合金时效硬度的影响,研究低锑合金添加稀土元素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稀土的低锑合金较普通低锑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塑性,时效对低锑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固溶处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稀土铅锑合金的硬度。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5,(21)
通过金相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量Ag对Al-Mg-Cu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量Ag的添加可以提高Al-Mg-Cu合金时效强化的效果与稳定性,并能提高Al-Mg-Cu合金的力学性能;0.5%含量的Ag并不会对晶粒尺寸造成明显影响,而1.0%的Ag则会一定程度上使晶粒粗化。  相似文献   

3.
以ZL201为研究对象,优化其时效处理工艺。运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经过固溶处理后的铝合金在5℃/min的加热速度下进行热分析,得到DSC曲线峰值温度为240℃。综合考虑影响强化相析出的各种因素,新时效工艺采用加热速度为5℃/min的连续加热方式将固溶处理后的试样分别加热到230℃、235℃、240℃、245℃、250℃后炉冷,然后测定其硬度及应力腐蚀性能,并与传统时效工艺下的性能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时效工艺在235℃时,出现硬度峰值,同时应力腐蚀性能符合要求,证明ZL201连续加热的时效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张超 《中国科技纵横》2014,(13):276-276
研究了Cu-0.2%Zr合金和Cu-3%Ag-0.5%Zr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材料热处理工艺为:固溶920℃×1h,水冷;纵向冷变形30%;时效450℃×3h,空冷,试验温度500℃。结果表明,CuAgZr合金组织均匀性高于CuZr合金,CuAgZr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比CuZr合金高出50MPa-60MPa,结果符合Hall-Petch关系。两种合金的高温拉伸断裂方式均为沿晶韧性断裂,CuZr合金比CuAgZr合金具有更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新型Mg-12.55Al-3.33Zn-0.58Ca-1.0Nd合金,经热挤压工艺得到最终试验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试验合金经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态试验合金主要组成相为α-Mg相和Al_2Ca相,组织致密,晶粒细小,第二相数量多,弥散分布在基体上。固溶处理以后,第二相大量回溶,均匀分布在基体上;试验合金经时效工艺处理后,第二相重新析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主汽用P91钢进行580℃、600℃下长时时效试验,最长时效时间为10000小时,测试了时效试样硬度、冲击试验、金相组织等内容,进行材质组织、性能老化规律分析,开展服役退化机理研究。本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对长期高温高压运行后P91组织结构与性能变化规律的研究,为电厂开展此类9Cr钢金属技术监督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保障火电机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以50%锻造态的FeCr2.2C1.92M合金为原料,对其进行合理的退火处理,通过金相观察和硬度测试,研究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并探索其最佳退火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对象为M钢厂工业在产的980 MPa高强冷轧双相(DP)钢,在790℃退火温度下,通过Multipas多功能连续退火实验装置,进行了过时效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研究。进一步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实验钢组织,拉伸试验机检测其性能,评估了不同过时效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过时效温度290~370℃范围内升高,实验钢马氏体组织含量并未变化,其微观形貌由板条逐步岛状化;340℃温度过时效时,马氏体分解。过时效温度增加,实验钢弯曲性能呈正比例变化,抗拉强度递减而屈服强度无趋变。过时效温度为340℃时,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强塑积(AT×σb)为16.53 GPa·%。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GH698合金的运用现实,用试验的方法证明了研究合金相变与锻造工艺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取得最佳综合性能的关键工艺参数,以使锻件性能稳定在一个理想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铗合金的强化处理方法。不同元素对镁的影响不同,通过加入不同的元素得到不同性能的镁合金;有些合金元素加入后形成固溶体,起到固溶强化。有些元素可析出第二相,起到第二相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阻尼CuZnAl(Mn)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单悬臂弯曲自由振动衰减法研究了CuZnAl及CuZnAl(Mn)合金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CuZnAl(Mn)合金是性能优异的高阻尼材料,不但阻尼性能优于CuZnAl合金,而且激振(类似使用条件)作用下,阻尼性能衰减缓慢,即使用寿命长。该合金还有热处理工艺简单、阻尼性能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一、FGM材料的发明FGM即弥散强化复合金属梯度功能材料的简称,是一种配制的合金粉末,这种合金粉末必须具有易熔性,其熔点比基材低,易与基材熔合,同时兼顾耐磨性、耐冲击韧性、耐热、抗蚀性等综合物理性能。各层金属粉末视其功能不同而各异,熔合后形成的合金其金相组织以珠光体、马氏体、奥氏体及双向耐磨合金为主,具有高级合金层所具备和不能具备的双重性能。通过对所修复的零件实施工频预热,涂敷结合层、过渡层、工作层、加工层的不同金属粉末后,分别对各层实施激光重熔的工艺方法,达到弥散强化、复合梯度的功能。弥散强化复合金属梯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硬度计,研究了在6061合金中添加少量的 Mn,对6061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6061合金中添加微量的Mn,合金的微观组织中出现白色的鱼骨状和条块状的AlSiFeMn结晶相。在对含Mn量为0.7%的6061合金进行XRD分析时发现有Mn12Si7Al5相的衍射峰。对比6061合金的铸态硬度和时效硬度随Mn含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添加微量的Mn对合金的铸态硬度的提高较明显,而对合金的时效硬度的提高所起的所用较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尺寸C18200(铬铜)合金棒制备工艺及其与性能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试验及对结果的分析讨论,确立了大尺寸C18200合金棒较为理想的制备工艺,指导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1)
本文讨论了生产500MPa级高强度钢筋的轧制工艺、微合金化技术、各合金元素及其强化机制对高强抗震钢筋抗震指标的影响,并介绍了宣钢在提高500MPa级高强抗震钢筋抗震性能方面的实践与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硬度不锈钢的使用需求在快速增长.尽管析出硬化不锈钢具有高强度,但在粉末冶金(PM)中使用的并不多.可通过加入在时效过程形成金属问沉淀的成份如铜、铌对这些合金进行强化.析出硬化级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可与铬镍级(300系列)相媲美.本文提出了两种析出硬化不锈钢粉末的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17-4PH,一种高铬马氏体析出硬化不锈钢,优化条件后应用于粉末冶金中;另一种是在析出反应中使用铜的新型低铬(12w/o)合金.这种新型合金(410LCu)被视为满足高强度和中等耐腐蚀性的要求的低成本选择.  相似文献   

17.
欧子义 《大众科技》2012,(1):49-51,69
选取Al、Co、Cr、Cu、Fe、Ni六种常用的金属元素,通过改变Ni的摩尔含量研究该系列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氩气保护真空电弧炉熔炼合金,再运用OM、SEM、EDS、XRD等手段对铸态高熵合金进行微观组织及相结构的分析,再对合金的硬度进行测试研究,探讨几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固溶、人工时效及自然时效热处理制度对2024铝合金棒材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摸索出了该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与热处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为实际生产中2024铝合金的热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金相、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研究Si 对Fe-Mn-C合金显微结构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有助于Fe-Mn-C合金在固溶状态形成退火孪晶,在形变中促使发生形变感生γ→ε马氏体转变和孪生切变。拉伸形变中形成的形变ε-马氏体相变强化和形变孪晶平和退火孪晶的应变强化,他Fe-Mn-C合金强度提高和塑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0)
按铝合金现有的硫酸阳极化工艺对2A97铝锂合金进行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和涂漆,通过膜层的膜重、耐蚀性及涂层结合力等性能指标的测试进行2A97铝锂合金硫酸阳极化适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