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讲评的基础。传统的作文,学生每两周写一篇。教师对作文的处理往往要经过"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过程。教师批改的方  相似文献   

2.
3.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是听、说、读诸多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体现。最近几年来,中、高考的作文改革力度加大,进程加快,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为此,研究中、高考作文动向的文章层出不穷,甚至研究出了考场作文“三字诀”、“五字诀”、“八字诀”或“三步骤”、“五步骤”等等.为学生应对考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强化学生作文修改训练,能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阐述了修改作文所包括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及作文修改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国专家波依尔认为:参加学习的每个成员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合作与关怀,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从而发展合作精神,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依据此理论,在作文评价上我进行了改革,取消了传统的作文本,代之以活页作文稿纸(包括作者姓名、时间、题目栏、构思图栏、正文、批注栏和总评栏。图略),从而使传统的在作文后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单一评价(具体关系见图①)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评价(具体关系见图②)。师生关系变成了“合作伙伴”的关系,学生也成为了作文评价的主人,并因此学会了欣赏别人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7.
多年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老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本应是学生内心情感情自然流淌、个性率真流露、精神世界真诚敞亮的作文,却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学生怕离题,老师让重写;怕材料不新,老师不给高分;怕字数不够,老师会批评,导致小学作文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新课标对小学写作教学的总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根据这个总要求,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想自己所想,写自己所写,自由想象,自由选择,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相似文献   

8.
1 thinkr亡ading 15 more vall卫ablethan anydl落。gelse.Weeangetalotofknowled罗byreading.Booksareour邵odfriendo and teachers.They lead us栩diffe化nt kinds ofknowled罗.Theytellus咖riesofdiffi月1三ntenuntrie吕. our lives are zimited,but knowled罗15 Lou,ldless.we should read as mueh as possible俪thin our limited lives.Reading 15 espeeially imPortant for us tee,za罗15.Reading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略了对其进行心理障碍的排除。其实,学生的作文过程,一方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作技巧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心理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内外矛盾的不平衡作用,学生一定会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必然会产生某种消极影响。所以,排除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文是要求学生说真说、写实事、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观察身边的人、事、生活、观察自然、社会、以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多读书,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累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1.
陈菊 《考试周刊》2009,(10):67-68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在选材上贴近学生生活,在内容上靠近学生心理,在技巧上引导学生模仿。  相似文献   

12.
闫苏 《湖北教育》2000,(6):35-3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在今天以前和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所以,作文应是生活实践、思维和语言的统一。不与生活实际、思维规律相结合,没有内容,作文起来也就只是无源之水,照抄习作了。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学生作文时真正是有感而发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多做尝试: 一、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拓展并激活学生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成为作文的“会学者”  相似文献   

13.
14.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写出具体有个性的文章来,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一、让学生接纳感受 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感受”,我没有直接向学生阐述“感受”这个抽象字眼的定义,而是从赏析着手,在对比中让学生自然理解并感受到“感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周阳  谭长林 《考试周刊》2012,(76):46-46
中学生作文常常无从下笔,写出来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千篇一律,看着每一次同样的等第和评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如何让中学生走出困境,愿意写作,快乐写作呢?这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6.
骆娇丽 《广东教育》2007,(12):85-85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为唯一的形式,学生被动地接受作文的训练.因此,他们心中的许多想说的话没有机会说,想写的内容没有机会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想说、不想写了.所以,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就应该适时为学生提供一片自由翱翔的的天空,让他们尽情的写.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挠师生的老大难,学生面对作文,愁眉苦脸,无从下手,教师也因学生写不出满意的作文而忧虑叹息。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指导法,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一、把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选材,甚至为学生安排一些材料。如给别人让座,扶盲人过马路等等。这样的材料怎么能给人以新鲜的感受,又怎么能写出学生的个性呢? 作文的素材是很多的,学生作文时,我们要把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选择写起来得心应手的材料。如在布置学生准备写一篇反映祖国变化的作文时,一位同学留意了爷爷的烟斗的变化:最先爷爷用的是又粗糙又难看的竹蔸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起来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原来的烟斗“退休”了。这个小而平常的烟斗的一系列变化,不正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吗?小作者根据这一素材写《爷爷的烟斗》一文在学校的征文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我接教一个六年级新班。第一节语文课我这样设计我的开场自:“我爱好写作,已经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过许多文章,还指导学生发表了一百多篇习作呢。作为我的学生,只要你们勤奋笔耕,都将获得我的指点,都有发表习作的机会。同学们,努力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