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新教材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第十九章<光的本性>第三节光的衍射、(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二十一章<光的波动性>第二节光的衍射,教材通过介绍圆孔衍射和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但是,在现有的物理仪器中,只能做单缝衍射实验,而更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圆孔衍射和著名的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只有文字和图片,没有现成的仪器.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的结果,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我们在实践中曾用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终于摸索出一套办法可演示成功,且效果颇佳,如再配合多媒体视频进行放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新教材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第十九章《光的本性》第三节光的衍射、(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二十一章《光的波动性》第二节光的衍射,教材通过介绍圆孔衍射和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但是,在现有的物理仪器中,只能做单缝衍射实验,而更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圆孔衍射和著名的泊松亮斑这两个实验,只有文字和图片,没有现成的仪器。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的结果,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我们在实践中曾用过多种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1 自制实验仪器的原因 在光的衍射教学中,圆孔衍射和单缝衍射这两个演示实验做得较多,学生对于这两种衍射图像很熟悉,但是对于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不熟悉.泊松亮斑实验属于演示实验,只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11.5节中的科学足迹阅读材料中介绍过.该实验几乎没有在中学课堂上演示过,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空白. 学生只是听说过泊松亮斑,没有亲眼看见过泊松亮斑,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4.
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第八章第四节“光的衍射”中提到泊松亮斑,封页插图8乙有图片。“……在不透明圆板的阴影中心,有一个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如果就这样抽象地讲述,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如果能做演示实验,就能很直观地向学生讲清这个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5.
正1自制实验仪器的原因在光的衍射教学中,圆孔衍射和单缝衍射这两个演示实验做得较多,学生对于这两种衍射图像很熟悉,但是对于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不熟悉。泊松亮斑实验属于演示实验,只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11.5节中的科学足迹阅读材料中介绍过。该实验几乎没有在中学课堂上演示过,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空白。学生只是听说过泊松亮斑,没有亲眼看见过泊松亮斑,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圆孔衍射和单缝衍射两个演示实验在光的衍射教学中做得较多,学生自然对这两种衍射图像很熟悉,但对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却不熟悉.泊松亮斑实验属于演示实验,仅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4)11.5节中有介绍,且该实验几乎未在中学课堂上演示过. 一般而言,学生只是听说过泊松亮斑,没有亲眼见过泊松亮斑,因而圆屏衍射的图像——泊松亮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增加学生对泊松亮斑的感性认识,笔者利用身边废旧的实验材料和网上购买的激光笔自制了一款“泊松亮斑演示仪”.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二十章第二节“光的衍射”中有较多的实验插图,阅读材料还有泊松亮斑的介绍.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光也是一种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教材上给出单色光通过狭缝和小孔发生衍射的照片,一般学校还可以用2513(GY-1型)激光光学演示仪在课堂上对单缝衍射、三缝衍射、光栅衍射、圆孔衍射和方孔衍射、矩形孔衍射、三角孔衍射等实验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8.
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光的衍射(课本第232页)提到在不透明圆板的阴影中心有一个亮斑,这就是著名的泊松亮斑。(封页插图8乙)。我在教学中,将小钢球代替小圆盘,用激光束照射小钢球,在教室的白墙(或白天花板)上,观察泊松亮斑,演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物理教材第三册 (人教版 ,必修加选修 )第2 9页 ,有一篇阅读材料《泊松亮斑》 ,文中讲到“1 81 8年 ,…… ,就在竞赛的关键时刻 ,菲涅耳在实验中观察到了这个亮斑 .…… .”文中明确地指出是菲涅耳自己做了这个实验 .这和印象中的不太一致 ,因而就查阅以前的教材 .一套是《高级中学试验课本·物理·第二册》( 1 994年 1 2月第 1版 ,1 997年 5月第 3次印刷 ) ,在第1 91页 ,叙述大致与前面差不多 .另一套《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 ,在第 2 3 2页 ,文中说到 :“…… ,但是当实验证明了圆板阴影的中心确实有这样一个亮斑…  相似文献   

10.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第三册(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的《光的波动性》中有些内容较原教材必修课本(第二册)有扩宽和加深.在现行课本内容范围内,笔者收集、整理出关于摄影机镜头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三个问题,并适当作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关于光具有波动性的说明 ,是建立在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基础上 ,做好这两个演示实验 ,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光的波动理论 ,但许多普通中学因条件限制 ,这些实验开出率较低 .特别是课本中提到的泊松亮斑 ,许多学生学完后仍对此亮斑持有疑虑 .做好这个实验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光的波动性 .笔者对泊松亮斑实验进行了研究、探索后 ,找到下面这种简易可行的方法 .实验器材 激光光源 ,小钢球 ,透镜 (凸透镜或凹透镜均可 ) ,条形磁铁 ,大头针 (缝衣针也可 ) .本实验的关键 :一是光源的选择 .普通光源的亮度较差 ,只宜在暗室中…  相似文献   

12.
邵晓明 《物理教师》2003,24(12):26-2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必修)第224页以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物理第二册第161页、(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第43页都有相同的一段话:把一块擦得很亮的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用孤光灯照射锌板(如图1),验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一节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生物(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的重点,共分五部分:  相似文献   

14.
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教材中,对"光的衍射"这一节的处理往往是基于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和圆盘衍射3个实验,以此说明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和现象,不具新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所需仪器昂贵、操作过程复杂、现象不明显等原因,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不进行实验演示,而是通过课件里的图片进行说明、讲解过程.另一方面,所列举的衍射现象无非就是单缝衍射、泊松亮斑等,不具新意.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29面以及司南版选修3—4第99面中,教材提出了光通过不透明圆板时会在影的中心出现亮斑——“泊松亮斑”.普通光源频率范围较宽加之光波波长极短,使教师很难通过实验让学生信服这一看似荒诞而又极具理性的现象,从而形成了教学上的缺憾.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十章“机械波”中新增了有关多普勒效应的内容,从更新教材内容、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及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的在教学中落实这部分内容,现将本人在近两届高一“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本节内容是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后面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试验修订本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在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段引言且常有章头图.这是编写者的匠心所在.作为数学教师应深入领会其意图,充分发挥引言章头图的教学功能,师生共同探讨之. 例如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第四章章头图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教学中,在讲到光的衍射时,很多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著名的泊松亮斑现象将信将疑,而很多实验参考书中都没有详细介绍泊松亮斑的实验方法.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使他们对泊松亮斑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笔者经过多次的探索和研究,设计了几个简易直观、材料易得的方法,既可作为课堂演示实验,亦可给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作为研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二册十九章“电磁场”这节出现的两个问题,根据电磁学的基本理论,指出了问题的不妥之处,进行了简单的论证和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