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队进攻进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3个进球特征统计发现: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是全场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由前场发动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集中在罚球区;球门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区域,尤其从球门右下角区域进球率最高;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仍是前锋运动员;边路进攻进球数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进球前经过2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数最多,随运动员之间传球配合次数增多破门得分机率减小。  相似文献   

2.
徐洋 《福建体育科技》2015,34(2):26-27,4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第14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6只球队的75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西班牙队一共打入12粒进球,场均两球,场均进球数列各队之首,进球数与成绩排名相关性不显著;西班牙的射门区域集中在罚球区,其中球门下部是进球的主要区域;由中场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下半场进球率高于上半场,其中最后15分钟进球数最多;中场是西班牙队进攻的主要发动区域;抢点脚射是西班牙队射门的主要方式,脚内侧技术运用较多;进球前传球三次以内进球数最多,三次传递以上无进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6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时空特征进行探索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欧洲足球比赛对时空的对抗和控制权争夺日趋激烈,本届杯赛的场均进球数略低于上届,下半场的进球数明显多于上半场,下半场开赛后15 min是全场比赛进球的最高峰;前锋仍然是场上各位置中进球最多的运动员;前场发动进攻和运动战中路进攻的成功率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抢点脚射是运动员选择最多的进球方式;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附近,球门的左下和右下是进球率最高的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6年法国欧洲杯决赛阶段24支球队51场比赛的105个进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届欧洲杯赛进球总数明显高于历届杯赛,但场均进球数却呈现下降趋势;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内,又以罚球点前后的大禁区线和小禁区线之间的区域为主;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进球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要得分方式;进球射门部位以右脚为主;球进门区域主要集中在球门下部,又以球门左下角进球最多;进攻形式以中路进攻为主;进球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半场的最后15min以及下半场开场的前15min之间;进球前经过0次传球进球率最高,经过4次传球后进球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的时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特点上∶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下半场中段是进球的低谷,75~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从开始进攻到进球,参与人数越少,传球次数越少,持续时间越短,造成的进球数所占总进球数比率越大;进球射门方式以两次触球以内的脚射为主。在空间特点上:前场是进攻主要的发动区域,造成进球最多;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才是进球的有效手段;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31场比赛的76个进球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量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是进球得分的黄金时期;从球门线至罚球区线所构成的大角度区域是进球射门的主要区域;应用最多的进球方式是抢点直接射门;进球的进攻形式主要以移动进攻为主,其中中路进攻形成的进球数量高于边路进攻;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队员。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据统计法等分析第14届欧洲杯决赛阶段的76个进球的特征。主要结论:本届欧洲杯场均进球数略高于上届,下半场的进球数明显多于上半场,特别是临近比赛结束前的10分钟进球数最多;门前抢点射门依然是主要的得分手段,头球进攻明显增多;球门的左、右两个下角是进球最多的区域;中、前场的抢断是进球前球权获得的主要形式,并且也是发动进攻的主要区域;进球前的传球次数多在5次以下,并以中路渗透的战术为主;前锋队员的进球多于其他位置的队员。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的射门和进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进球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以脚射为主,而抢点脚射得分最多;由中路发动进攻是进球主要进攻形式;比赛的最后60min-75min是进球的高峰,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  相似文献   

9.
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各队进球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比赛的开始时段是进球的低谷,75~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才是进球的有效手段;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各队进球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比赛的开始时段是进球的低谷,76~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是进球的有效手段;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队员.  相似文献   

11.
第四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射门及进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四届女子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32场比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射门次数、射在门内次数及进球数均以2区内为最多。创造射门机会战术运用结构模式为三种:后场抢断长传个人突破射门;中场发动快速边路长短传配合射门;前场定位球配合突破头球射门。射门次数及进球数量2区高于其它两个区域。进球高峰时段在上、下两半场的后15min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进球的主要区域在罚球区内;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前60min进球比较平均,76-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进球的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2年第14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76个进球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第1时段进球数最少,第4时段进球数最多;进球的区域主要是大禁区和小禁区;抢点直接射门是进球最多的,其次是接球调整射门和运球突破射门,其中抢点直接射门中有一半多来自于头顶球;前锋进球是最多的,其次是中场队员,最少的是后卫队员。  相似文献   

14.
对2006年世界杯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进球的主要区域在罚球区内;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前60min进球比较平均,76~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进球的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2006 年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147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比赛75~90min是射门进球高峰期;射门进球最佳区域是罚球区内球门区线附近;进球射门以右脚射门为主;直接射门是主要射门方式;进球以高球居多;传身后是有效的进攻手段,定位球的作用日益突出;前锋队员进球最多。  相似文献   

16.
对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前锋队员是进球的主力军;2号区域是主要的进球区域;上下半场的进球数相等.61min-75min时段是进球的低谷时段,76min-90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时段;射门方式以脚射门为主;进攻形式平衡多样,中路进攻、边路进攻、定位球多点开花,而定位球常常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男子足球世界杯赛109个运动战进球和2011年女子足球世界杯赛65个运动战进球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运动战进球各项指标,探索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在比赛异同,为女子足球"男子化"的训练和打法提供建议。主要分析指标包括:进球耗时、有效传球次数、最后一传方式、射门区域、射门技术手段。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男子足球世界杯赛场均进球数少于2011年女子足球世界杯赛场均进球数,主要原因有三:男子足球世界杯赛的中各队打法较为功利、非洲队伍表现不佳以及各队对南非环境的不适应。2)女子足球比赛攻守双方进入状态较快,打法更具激情,男子足球比赛则在比赛开始阶段相对较为保守;无论男子足球还是女子足球比赛,运动战都是得分的主要手段。3)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较男子足球运动员更多地采用简洁快速的配合来获得得分机会。4)女子足球比赛在最后一传方式上较男子足球更加倾向于一脚传球;女子足球比赛中对于个人能力的依赖程度还是要高于男子足球比赛;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传接球、控球技术不够娴熟,较易出现失误。5)现代足球比赛"一脚球"成为了得分的主要手段,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比赛均体现出了此特点;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射门机会时相对于男子足球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女子足球运动员远射和小角度射门得分的数量要少于男子足球。  相似文献   

18.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和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128场比赛的308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显示:右脚是射门进球的主要部位;射门宜低射和直接射门;边路、中路传球配合是突破防线最有效的进攻手段;运球突破是制造射门和威胁传球的有效手段。定位球进攻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