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结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介绍了医院图书馆建设基于学科化服务信息共享空间过程,对现实条件、构建模式、空间规划、资源配置和拓展服务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从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实际出发,构建基于学科化服务的新型信息共享空间并提供无限的医学信息服务,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转型和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医院图书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卫生领域,医院医疗工作产生的经济效益必须回归到提升医院文化氛围、树立学科品牌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软实力"建设上来。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文化的窗口和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储藏、加工、服务的基地,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随着医院用户信息素养的增强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医院图书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结合图书馆学理论和国内外医院图书馆建设实践,以二、三级医院图书馆为例,概述医院图书馆6种常见模式,以期加快其理论研究和机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作为全院的文献信息中心,依托丰富馆藏文献资源,搭建医院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为全院管理工作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形式多样,灵活高效的信息服务,成为当前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医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实现医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不仅可以为医疗人员提供更为便捷、全面的信息数据资源,有效提升读者使用率和阅读质量,也是当下医院图书馆在网络环境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契机。本文介绍了医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内涵及主要表现形式,对医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医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创新路径,旨在为行业内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院的文献信息交流中心,是为临床、教学及科研等各项工作收集、贮存、提供医学信息的专项工作收集、贮存、提供医学信息的专业机构。又是直接为临床和科研教学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在医院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藏书建设是搞好医学情报服务的基础,是发展医院图书馆工作的核心,衡量一所医院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藏书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要加强医院图书馆藏书建设就必须经常对图书馆的藏书体系进行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如果能够定期对医院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作出评价,就能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工作,更加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医院的临床、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6.
新型个性化信息服务作为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能够主动感知不同类别服务对象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化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高医院信息服务的效率。为此,本文从医院图书馆新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理念着手,说明医院图书馆开展新的个性化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从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和专家信息库、增加特色服务、追踪医学科研情报以及发展新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等方面,简要分析医院图书馆发展新的个性化信息库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医院图书馆已成为社区居民获取医学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在介绍医院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现状的基础上,从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支持系统、拓宽社区医疗服务职能以及增强馆藏资源的文化功能3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新时期医院图书馆与社区互动带给医务工作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展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小忠 《图书馆论坛》2005,25(4):182-184
文章从三个方面:医院信息系统及其作用、医院信息系统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关系、医院图书馆利用HIS系统为医务人员服务的方法和内容,探讨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如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展文献信息服务,以及拓展文献信息服务的手段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INTERNET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INTENET上医学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趋势出发对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基础条件及组织模式进行探讨,认为INTENRET既是重要的信息管理,也是主要的信息源,建设基于INTERNET服务的数字化图书馆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的临床实践需要医学信息的支撑。医院图书馆应紧跟社会发展的脉搏,紧密围绕医院临床、医疗学科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特色信息服务。特色信息服务是医院图书馆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以《医学信息学杂志》和《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的刊发论文关键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医学情报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医学图书馆建设、医学图书服务、医学期刊研究、医学文献计量与情报检索、医学情报与情报服务是近30年我国医学信息学研究领域的五大热点内容,并形成两大研究领域。其缺陷是缺乏对医学信息理论与医学信息学科体系建设、医学信息学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图书馆下乡服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乡镇医院和医生对于系统医学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和医学院校图书馆下乡服务的有利条件及其实施策略,指出了医学院校图书馆下乡服务能够实现图书馆自身建设和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图书馆的规划、建设、资源储备、管理和功能定位等带来巨大冲击,如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从转变服务理念和方式、加快队伍建设、提升规划布局水平、提高资源储备、充实服务内涵和质量等方面出发,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图书馆互动研究,充分释放图书馆能量,发挥其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图书馆的新型智库服务,如何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对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与实践分析发现,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学科服务方面具有参与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以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与服务的路径进行研究。[结果/结论]从宣传智库、开发并利用特色馆藏、提供智库型服务和成为高校智库的信息存储等方面提出建设的思路,为图书馆提高智库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医学院校图书馆及教学医院应构建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从综合文献检索、个人信息服务和互动参考咨询三方面入手,以整合并构资源,建立统一检索系统为基础,以个人数字图书馆和互动数字参考咨询平台建设为方向,开展网络资源导航、数字资源统一检索、信息推送、课题查新、课题跟踪、联合参考咨询等服务项目,为学校及教学医院师生提供一站式的文献资源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既延伸信息服务链,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又有助于政府全面掌握信息,提高立法、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应确立面向政府的信息服务的业务地位,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容,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形成图书馆信息服务特色,使面向政府的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Web挖掘在图书馆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高校图书馆网站是开展读者服务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提出利用WEB挖掘技术来发现隐藏在WEB中的信息,以便改进网站的建设,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军队医院图书馆在突发事件中的图书情报作用日益重要,本文结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的实践介绍了开展突发事件中医学图书情报工作的前期准备,阐述了开展突发事件中医院图书情报工作的具体方案和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省疾控中心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环境下,疾控中心图书馆应围绕其职能特点提供服务,其建设目标是收集和提供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咨询能力、提供专题化信息服务和加强员工的培训,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the health consumer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our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This information falls into two categories: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suppor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literature and poe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atic situation of libraries and of information for patients in Israeli hospitals, and raises the question of the public library being a possible solution to help people in need get the information they are entitled to. The conclusions are based on a survey conducted in 1994. The results are rather disappointing: only 26.3% of the hospitals have library services for patients; most of them are managed by volunteers who have no training in professional librarianship. Also, in terms of book acquisition policy, library activities, and criteria for lending books, most of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uch needs to be don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and help the health consumer receive information and support through the library. As it is clear that the situation in hospitals is not going to change in the near fu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ublic library serve as a helping resource outside the hospital and by that action it would not only contribute to society but expand its functions and strengthen its position in th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