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记者王宗礽报导:为了交流自去年中学语文学会上海成立大会以来各省市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为明年春天在福建召开的中学语文学会第二次年会作好准备,中国语文学会最近在北戴河召开了座谈会。会议八月二日开始,八月九日结束,为期八天,参加会的有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十一个省市的优秀中学语文教师、语文工作者的代表,共三十五人。中学语文学会副会长吴伯箫、苏灵扬、刘国盈、于漪同志参加并主持了会议,正在北戴河的周扬同志参加了开幕会,并讲了话。座谈会着重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体系问题,不少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多年采  相似文献   

2.
于漪同志是我国杰出的语文教育改革家,是我们语文界一面鲜艳的旗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光辉榜样。于漪同志从教50年来,为我国中学语文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艰辛备尝、费尽心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于漪同志在语文教学上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她以火一般的热情,以勇往直前的气魄,以过人的智慧和精力,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套有理论深度、有完整体系、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仅如此,于漪同志著述宏富,先后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精品文章。这些文章立论精辟,见解独到,鞭辟入里,指导性强,对语文教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这次年会围绕“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创新局面”这个议题,请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同志和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苏灵扬、张志公同志分别作了报告。张承先同志的报告提出以下几点:一、要把中学语文教学摆到重要位置上;二、  相似文献   

4.
听说于漪同志出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很想知道这位饮誉全国中学语文教坛的特级教师对办好师范的一些想法。顶着霏霏细雨,我去拜访了她。于漪同志忙中抽空,热情接待了我。她很谦虚,也很坦率。当我说明来意后,她说:“二师由一所普通中学恢复为师范,大量的工作需要从头做起,我们正在学习。”紧接着,于漪同志切入正题,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办好学校具有特殊意义。她说:“教育,基本上是熏陶,是潜移默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如  相似文献   

5.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及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国家教委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语文教学谈艺录》《我和语文教学》《学海探珠》《追求综合效应》《教你学作文》《作文教学导论》《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等。  相似文献   

6.
本书汇集了全国一些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和在语文教学研究方面有成绩的语文工作者编写的作文训练方案108篇.由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于漪等三位同志主编.旨在推动和促进中学作文教学改革.训练设计共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于漪同志,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最受全国语文界同道尊敬和爱戴的于漪同志从教50周年暨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金秋收获季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取得辉煌成就的上海市如期召开了。请允许我代表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中语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对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我们中语会德高望众的老领导、杰出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于漪同志表示最诚挚、最美好的祝贺!向从全国各地到上海出席这次盛会的各位领导、专家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文教育专家,于漪以丰厚的教育体验和睿智的学科思辨为当代中学语文教学铸就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卓有贡献的校长,于漪以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和扎扎实实的管理风格为学校管理创造了宝贵的财富。她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表达着这样的看法:“教育是指向未来的事业。”对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育导向有偏差《文汇报》记者苏军报道:今年高考语文卷“测”出了中学生基础知识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记者采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她对此作了深层次的思考,认为中学语文教育导向有偏差.对目前中学的语文教育,高校教师反映,考生入学分数高,而真正的语文水...  相似文献   

10.
学慧 《江西教育》2003,(13):15-16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出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全国特级教师。曾任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6卷)、《于漪教育文丛》(4卷)等。  相似文献   

11.
高考语文卷“测”出了中学生基础知识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引出了众多话题。其中,有个话题是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淡及的。她对此作了深层次的思考,不无忧虑地说,眼下中学语文教育的错位,使得母语教学陷入了扑朔迷离的状态。七十年代末,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率先教改,出现了繁花似锦、流派纷里的可喜局面.一批优秀教师和他们所创立的教学法,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实验研究的联合体.这是好事.既然有幼芽不断地顽强地钻出地面,就不愁未来没有硕果满枝、绿荫匝地但也毋庸讳言,目前深不下去了.正如于漪同志在86年春召开的"中学语文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3.
今天,凡是教过几年语文的同志,很少有人不知道于漪这个名字的.然而,要同于漪语文教学有什么特色,她的教学基本经验何在,在理论上有什么建树,却不是大家都很清楚、很明白的.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于漪著作多达一百几十万字(还不包括她主编、编写的东西),有同志形容为一座“巍峨壮观的大山”(《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第3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版。下简称《流派录》).要认识它,掌握它,自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二是现在语文教学研究的“风”还不大对头,大量的篇幅、文字都围绕着高考、中考转,热衷于搞升学率,或者编学生练习、复习资料,搞“实惠”,在学生头上刮油水.前者是“近视眼”,后者是“势力眼”,而深入地、系统地研究语文教学历史和现状的作品,研究语文教学名家的文字却常常出不来,这不是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领导和主管同志的重视,切实改善和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才是! 于漪语文教学经验是丰富而宝贵的,她的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独具特色,是恩格斯所说的“这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细细琢磨。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于漪同志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近几个月来.我又重温了于漪同志的主要著作,深深感到这是一个蕴藏丰硕的宝库,如于漪同志经常引用的:“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庄  相似文献   

14.
于漪历任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和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于漪——这个名字可能没 有影视明星那般耳熟能详。但是在教育界,尤其在一线 教师中,这个名字却有着磁石一般的吸引力。听于漪报 告的教师总是屏息凝视,侧耳聆听;而会后,教师们总 是将她团团围住,热情澎湃地向她请教,与她交流。是 什么力量让理智的教师也如少年般“追星”呢?带着疑 问和敬仰,我们走进了真诚而平凡的于漪。 …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师》2011,(23):46
<正>编者按: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16.
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李旭初同志,参加了一九八一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语文科考试命题工作。本刊记者就有关高考命题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约请他进行了座谈。他回答了本刊记者提出的问题。问:今年有哪些同志参加了高考语文命题工作?答:教育部十分重视命题工作。应聘参加命题的同志,既有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的教师,又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教材的同志和中学教师。由这些同志组成命题小组,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于漪是有影响的一个。她有不少头衔和荣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副主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又连续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党员,上海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四川省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首届年会。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十八个地、市、州和八所师范院校以及西南民族学院、四川教育学院的近百名代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袁微子、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于漪、《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主任陈经明,先后为大会作了学术报告。云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改的新探索──《语文周报》举办中学语文教学教改暨高中考研讨会刘雪明由河北师大《语文周报》举办的中学语文教学教改暨高、中考研讨会于1996年7月27日-31日在秦皇岛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近千人参加了大会。庄文中、顾德希、宁鸿彬、于漪、钱梦龙、...  相似文献   

20.
王 :刘老师 ,您好 !您是多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著名专家 ,而且我们知道 ,您也非常关注中学语文教学 ,对此有深入的体会与思考。今天 ,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的委托 ,非常荣幸地对您进行专访 ,请您就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与研究经验 ,谈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首先我想问的是 ,您认为学好语文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刘 :兴趣 !毫无疑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授、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北京回答记者 ,他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时 ,脱口而出的是“兴趣” !可以说 ,中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