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的集资建房到目前为止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95年末集资建设13号住宅楼;第二次是97年,集资建设14号住宅楼;第三次是99年,集资建设住宅南小区。通过这三次集资,使参加集资建房的教职工的住房条件都有了跨越式的改善,其他教职工的住房也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教职工从根本上改变了对集资建房的认识和态度,甚至出现排队排不上,拿钱买不到房子的可喜局面。 1.科学测算,合理定价,抓住集资建房的关键环节集资建房能否顺利实施,一方面是教职工当中有多少人能花钱买房住;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学院的补贴能力多少。职工的承受能力和学院的补贴能力相结合的标准是建设住房的工程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十分重视,国务院已于1994年、1995年和1997年元月分别在大连、昆明和北京召开了三次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三次经验会对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是三次大推动。1994、1995、1996年三年,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总投资近370亿元,竣工面积5700万平方米,建成住房近74万套,到1995年底,全国城镇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达8.02平方米,比1992年底人均6.6平方米提高了1.4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1993年底,全校带眷住房有1242户,有成套房700套,人均居住面积为6.24平方米,低于金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少教授、副教授和处级干部住在二类房中,280余名已成家的中青年教工仍住在集体宿舍和学生宿舍,还有160余名大龄青年等待结婚用房。住房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已成为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校领导决定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多渠道筹措建房资金,积极推进集资建房,加快教职工住房建设步伐。近二年,我们分两批组织集资建房344套,共29800平米。到1996年9月份,人均居住面积可达10平方米。我校住房问题可望得到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住房的管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出现的新问题(一)希望学校解决住房的观念仍然存在福利政策分配住房的做法对教职工观念的影响长期存在,认为建设用地属高校自有土地,建房成本中不含土地出让金,住房售价比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教师住房工作会议上讲话的精神,根据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有关的政策精神,我校自1996年1月1日起实行多渠道集资建房;住房分配逐步实行货币化;鼓励教职工通过申请个人抵押贷款以购买自住房。通过加快改革,建立新的筹资建房机制,调动各方面共建住房的积极性,进而尽快解决我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祁东县把加快教职工住房建设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以加速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把农村教师住房建设与小城镇开发结合起来,将教师街、教师村纳入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鼓励和扶持农村教师在小城镇集资建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  相似文献   

7.
我校为了尽快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参照国务院及江苏省房改办颁布的住房制度改革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建房经费渠道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改变了由国家学校包下来的做法,采取了职工筹资建房的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1.宣传发动、统一认识为尽早转变教职工在住房问题上“无偿”“福利”的旧观念,使全校职工对集资建房形成共识,集资建房问题多次被列入校长办公室会议的专门议题,校领导层首先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教工代表,民主人士座谈会,向教职工反复宣传国家的  相似文献   

8.
我校地处武汉市郊,占地七千余亩,建房具有充足宅基地的优势。针对学校住房紧张,建房资金短缺的现状,我校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安居工程’,积极改变青年教职工住房紧张状况”的任务。首先根据中央及地方房改的精神,通过不同形式大力向教职工宣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为了加快住房建设速度,缓解教职工住房困难,逐步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根据《成都市住房制度改革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集资房分为两种,一是集资建新房、二是集资分配旧房。实行集资建房后,我校现行的按综合计分排队分房的办法维持不变。学校仍将有计划地安排基建经费修建住房,为正常排队的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的住房制度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资建房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集资建房这种形式也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接受、参与和支持,现就集资建房的类型、效果及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1.住房建房的实践与打算随着我校规模不断扩大,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后勤保障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房改政策的不断深入,我校在住房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取  相似文献   

12.
黄石市教育系统住虏建设形式原有四种:教委统建、学校自建、学校与厂矿合建、房地产开发公司承建。从这几年建房的情况看,由于厂矿合建和开发公司承建形式存在较多弊病,与学校产生了种种矛盾。因此,该市现在建房形式主要是两种:教委统建和学校自建。 教委统建。凡是市、区政府拨款建教师住房的重点工程,市、区教委为法人,替政府负责,负责住房图纸设计和施工,住房竣工后分配给学校教职工居住。市政府每年安排的建房投资,由市教委负责在各区轮流新建教师住宅小区。如:1994年市政府安排的建房投  相似文献   

13.
抓好集资建房,努力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刘洪华职工住房问题是总务后勤工作的难点之一,多年来困扰着总务后勤特别是房产部门的同志。尽快缓解教职工住房的供需矛盾,妥善解决教职工的住房困难,是关系到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稳定教职工队伍。实现小康目标的大事。集资合...  相似文献   

14.
多渠道筹资建房与高校住房制度改革方应祥李绕芳高校住房制度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住房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职工生活福利条件的改善和师资队伍的稳定,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多年来,我校对住房制度改革进行了探索尝试,分别从1985年...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住房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分析了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高等学校职工的住房现状,提出了在过渡时期解决高校教师住房的四条途径,即全额补贴,差额补贴,集资建经济实用房和职工合作建房,最后实现高校教职工住房与社会接轨。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     
李岚清强调要加大投资和工作力度,推动教职工住房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第二次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强调,要继续加大教职工住房建设的投资力度和工作力度,推动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李岚清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职工住房问题十分重视,决定在继续设立补助地方城市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在进行着住房制度的深化改革,住房商品化、社会化以及货币形式分房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现将我院试行货币形式分房改革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各高校同行参考。1.试行货币形式分房的动因及基本思路汕头大学医学院地处汕头市区中心黄金地段,院本部校园面积仅有48.5亩,校园内还居住了三百多户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学校办学场地及教职工建房用地严重不足,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我院各项事业发  相似文献   

18.
“八五”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待遇继续得到改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关心、支持教育,为教师、教育办实事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在这种形势下,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得到了可喜的成绩,教职工住房困难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据统计,1991年至1996年,全国城镇教职工的住房建设共投资480亿元,竣工面积8400万平方米,建住房118万套,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由1992年底的6.6平方米提高到  相似文献   

19.
1982年以来,城市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困难的状况逐渐受到各级有关领导的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以缓解,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自1983年至1988年,全国为城市中小学教职工建房共集资21. 39亿元,建成住房19万多套,建筑面积1015万多平方米;城市中小学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82年的3. 8平方米,提高到了1987年的5. 09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职工住房问题关系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稳定教职工队伍,使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解决与改善教职工住房,是高校基建房管部门的重大职责。因此,住房问题成为高校、高校基建房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各校为此做了不少努力,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了教职工住房的建设。在此,我们想结合近年来自身的实践,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求教于各位行家。 一、加快集资建房的步伐 (一)多渠道筹资新建住宅。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拨款。而目前国家财政有困难,在短期内很难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国家补助一点,学校筹措一点,住房教职工拿出一点的办法,才能加速住宅建设的步伐。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争取国家增加基建投资,同时要实行多渠道集资,为国家减轻负担,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加速住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