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掀起了中国电视方言节目的第一波。10年后,2004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再次将方言类节目推向新的高潮。2006年11月,苏州电视台文化生活频道推出了一档方言小品类节目《开心茶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视频道的不断增多以及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提高,电视台之间、频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帮助、指导百姓生活为定位的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因较高的收视率而备受媒体欢迎.此类节目要增强竞争力,提高收视率,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要努力捕捉"看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研究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选题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以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为龙头的全国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异军突起,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目前已有30余家省(市)、省会或有影响的中心城市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大连电视台等还正式开播了生活频道。本文试就如何进一步办好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进行探讨。一、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基本理念1997年11月,在首届全国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的《生活》栏目的理念是:与消费时代同行,关注消费时代背景下中国普通人的生活。这一理念,是在总结了《生活》栏目开办300期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4.
周学 《视听界》2013,(2):87-88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推出各种类型的问政类节目,为促进服务行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架起了桥梁。如湖北荆州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综合频道的《电视问政》等季播性互动直播节目,浙江电视台6频道的《民生圆桌会》、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我们圆桌会》等常态性民生谈话类节目,以及南京电视台《向人民汇报》部门领导述职评议电视直播节目。开播于2009年的《向人民汇报》,较早认识到电视直播在政风行风评议监督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在新媒体环境下整合其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共同推进民主评议工作,形成了政风行风评议的“南京样本”。  相似文献   

5.
浅谈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引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尚琳  赵辉 《今传媒》2012,(7):124-125
如今电视节目制作者一项必备的要素是弄清观众到底需要什么。只有真正吃透观众收视心理,节目才能一炮走红。从近五年电视观众市场变化看,观众收视喜好一是民生概念要求贴近,二是个性化需求越明显。各地生活频道的开播为生活服务类栏目提供了平台。目前我国已有30余家中心城市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活频道也成为越来越有影响力的频道。如何借鉴成功经验,在地面频道做好生活服务的内容,在引进基础上进行创新是生活类节目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各地方言类节目方兴未艾,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方言频道。电视方言节目,已经成为一个引入注目的文化现象。对于方言类节目的兴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方言类节目究竟怎样去办?方言节目就是说方言吗?笔者试就大同电视台《周末茶座》栏目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自  相似文献   

7.
目前,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在全国的各大电视台中呈现遍地开花之势,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环境下,生活服务类节目单靠"你播我看"传统的节目生产模式,以及广告创收单一的经营模式来进行媒体运营,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本文主要以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周口电视台《乡村服务社》为例,略论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产业化运营。  相似文献   

8.
关于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样也经受着节目和频道竞争时代的考验,而对收视率的追求也使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一、生活服务类节目现状及问  相似文献   

9.
孙旸  王亮 《新闻前哨》2011,(10):60-61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电视屏幕千台一面的现状了。于是,最近几年.一股文化节目的新苗悄然地在业内开始发芽成长。首先是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随后.一批省级电视台也相继开设了纪录片频道.与这种势头相匹配的,各个电视台也在逐渐地加大文化类节目的比例。这是电视从业人员针对市场进行的一次主动调节。《荆楚记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相似文献   

10.
正打造精品锻造品牌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HTV-4),一直坚持以精彩影视剧播出为特色,主打纪实帮办类栏目品牌,全年贯穿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多年来,尝试各种新媒体技术,提升与观众的贴近性与互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收视份额。2013年频道多部电视剧稳居晚间同时段收视前列,收视屡创新高。频道节目主要包括:热点纪实类民生新闻《新闻直击》、原创情感帮办栏目《幸福从天降》、实用养身类节目《健康起义》、维权帮办生活服务类节目《家居新视点》、中国首档丝绸文化访谈类节目《字说丝绸》。  相似文献   

11.
冯勇  蓝江 《视听纵横》2006,(2):27-28
生活服务类节目是电视台最贴近受众的节目类型。2003年,在全国生活服务类节目市场上,各级地方台占55.58%,中央台占39.51%。从中再进一步细分的话,中央电视台占39.51%,省非上星台23.04%,省上星台19.04%,城市频道13.50%,境外频道4.86%。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电视谈话类节目像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在各个电视台冒了出来。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锵锵三人行》、山东有线电视台综艺频道的《生活碰碰车》、济南电视台的《有话好好说》等等。在这类节目中,谈话者通过屏幕直接面对观众,以形、声、情、态等表现手段,吸引观众,使他们既接受信息又能作出正确判断,达到电视工作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电视谈话类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和各位嘉宾的对话、辩论,各自阐述论点、论据,并与观众共同讨论、争辩问题;观众也…  相似文献   

13.
唐璐 《视听界》2009,(3):104-105
目前在各城市台形成一定气候的帮忙节目,实际上是各城市台在与央视、省台的竞争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本土特色鲜明的土特产。如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凡哥帮你忙》、教科频道的《陆姐帮忙团》,沈阳电视台生活频道的《彬斌有礼》,石家庄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的《小吴帮忙》,温州广电总台新闻综合频道《闲事婆·和事佬》等,都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特点,有的则干脆打出了“为人民服务”、“帮忙就是我的工作”这样的口号,立足为市民办实事。  相似文献   

14.
周斌  黄莺  倪珂 《视听界》2009,(1):107-108
一位从事电视新闻三十多年的老记者说过“吸引眼球的是曝光类新闻,然而真正能抓住观众心的是服务类新闻。”“新闻服务于生活”是央视新闻频道2007年6月5日开播的《朝闻天下》栏目的宗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受到了行内专家、同仁的认可。杭州电视台的《小强热线》、无锡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看点服务车》以及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的《阿喜帮忙》,其收视表现和社会效果都证明,“新闻服务于生活”的帮忙类节目满足了观众的现实需求。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路,就在“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15.
刘毅 《声屏世界》2006,(1):37-38
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受众需要层次不断提高,生活服务类节目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新的需要,央视《生活》栏目不断开拓创新,几经改版,继续以生活服务类节目领头军的角色,站在时代的前沿。本文就将以新版《生活》栏目为样本,探讨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发展的新趋势。社会生活的新发展对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围绕着柴米油盐转的纯服务性节目,而是要求符合时代节拍,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出现,这就要求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要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理念,与时代节拍相吻合。新版《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时空资讯日益发展的今天,电视传媒中多元式样、风格迥异的电视栏目异彩纷呈,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丹东电视台生活文艺频道如何以独特的魅力、鲜明的个性赢得观众,如何注重生活服务类节目在新形势下的变化,注重节目形态与内容上的不断出新,适应观众收视需要,在此,最关键的一点是创新。创新是动力,是手段也是目的,创新使生活文艺频道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7.
公益类节目是电视媒体品牌形象的载体和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媒体需要更积极的公众形象。公益类节目传递更积极阳光的信息,与电视媒体的公众形象也有很大关系。业内人士指出,一个电视台的公益类节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对该频道的整体形象的认知及认可,而这种认知和认可才是电视台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1996年7月1日开办了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生活》栏目以来,我国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各省市兄弟电视台同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像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上海电视台,  相似文献   

19.
如今广播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如何办好听众喜爱的节目,始终是广播人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内容都和百姓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涉及面广、受众群体较多,因此,研究并做好生活服务类节目,对广播电台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以营口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爱生活》为例做以探讨。一、办好广播生活服务类节目,准确的节目定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播出比重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地面频道这类节目的播出需求和创新投入更是不断加大。这背后,反映出地面频道利用生活服务类节目"接地气"的特性紧抓受众,同时也反映地面频道从收视经济往用户经济发展的思维转变。本人和团队试图跳出做节目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生活服务类节目生存环境现状的分析,解构庞大的受众人群,举出行业内部分佼佼者对生活服务类节目进行产业开发、版权输出、联产联播等转型发展的鲜活案例。然后,通过分析相关的数据资料,提出生活服务类节目未来的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