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德龙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继承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兼容了中原文化的内容,逐渐形成了顺德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和体育运动,并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顺德获得"全国龙舟之乡"的称号。"团结合作,奋勇拼搏,一往无前"的龙舟精神,更升华为顺德精神。顺德龙舟已经成为顺德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江西九江龙舟文化的传统、现状及外围的发展势头进行了简单陈述,从江西九江的地区优势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来论述发展九江龙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从民间竞渡和竞技龙舟方面着手推动江西九江龙舟文化的发扬光大、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张一龙、张子沙撰文《龙文化与龙舟竞渡发展研究》指出,龙文化对龙舟竞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5种解说:一、图腾崇拜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人们心目中吉祥的象征。在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龙舟记录,在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载:"天子乘鸟舟龙卒浮于大沼。"晋代郭璞注:"沼,池。龙下有舟字。舟皆以龙、鸟为形制。"屈原的诗中也多次写到龙舟,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相似文献   

4.
宜春的龙舟活动,是全市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宜春龙舟活动致力于继承和弘扬宜春龙舟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健康、激情、活力的精神,为宜春市的群众体育提供一个沟通平台和桥梁,为开发宜春旅游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的思路。宜春有丰富的水源优势。开展龙舟运动和竞技比赛是我们朝着打造“旅游休闲之城,全民健身”理想目标的最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到当今龙舟运动的社会背景及需求,以及我国高校开设龙舟运动课程的现状,找出我国高校开设龙舟运动课程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及其对策,为龙舟文化在我国的继续传承和龙舟运动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集美龙舟产业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竞赛产业等三位一体的体育产业发展形态.针对当前集美龙舟产业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强化统筹以规划产业发展布局、推进区域特色化建设以激活龙舟特色旅游、引进知名品牌赛事以增添赛事产业活力、深化龙舟文化钻研工作以创新文化服务产品,以便推动集美龙舟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航东、张殿亮撰文《对龙舟文化起源与功能的新思考》指出,龙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我国的龙舟运动主要分布于汉族、苗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布依族、傣族等地区。在现有可查的古籍文献中,最早记载龙舟的是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学生对龙舟运动的认知情况,结合宜春学院龙舟运动场地、师资和龙舟队的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体育学院开设龙舟选修课程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对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开设龙舟选修课程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优秀的本土文化,龙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阶段,龙文化产业对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助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龙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实现龙文化的创新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继承和弘扬龙文化,要坚持走龙文化创新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战略并举的思路,通过以龙文化的创新传承来促进龙文化产业发展,以龙文化产业发展实现龙文化的创新传承。  相似文献   

10.
龙舟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健身项目,是龙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我国高等院校里开展龙舟运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经费投入问题,缺乏场地设施,缺乏高水平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龙舟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高校应从课程建设、科研研究、训练竞赛和学生社团四个方面加强龙舟运动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代学生》2012,(11):26-27
2008年10月,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龙舟精神,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组建了"劲龙社"龙舟社团。在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刻苦训练下,"劲龙社"以"同舟共济、勇往直前、永争一流"的龙舟精神蝉联了2009年、2010年、2011年上海市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中学组冠军。当年小小的"劲龙",如今已慢慢长大——入社想要成为一名龙舟社团成员,可不是那么简单!同学们需要参加学校团委举办的选拔比赛,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后才能成为社团  相似文献   

12.
传承民族文化开展龙舟特色教育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独享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开展龙舟特色教育,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学校以"扬长避短,错位发展"为办学理念,大胆探索特色教育,重点培养音乐、美术等艺术特长生和龙舟等体育特长生。通过开展这些项目,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在校期间练就了一门技术,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汨罗江流域有正式的龙舟是在屈原投江以后。这里流传着两个传说:一说屈原投江之后,汨罗江两岸的渔民架着龙形的舟子向江中抛撒米饭,以保护屈原遗体免受鱼鳖伤害。因为龙能驱邪气、赶鱼鳖、避水鬼,为了屈原,渔民就造出了龙舟。一说屈原投江后,尸体顺流而下,直达洞庭龙宫,龙君被屈原以身殉国的精神所感动,立即使洞庭涨水,汨罗江倒流,将屈原遗体送回。为感谢龙君,人们把船做成了龙形。汨罗龙舟,舟长20米,宽约12米,可乘40人。它的龙头仿龙灯龙头,龙角杈生如鹿角,龙眼突出,龇牙蠕舌,鼻须竖立,胡须飘动,形状极是威武。  相似文献   

14.
陈娟 《文教资料》2013,(6):40-41
河北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存在三项不足: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品牌的能力有限;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对河北文化品牌的宣传、策划和推广不够。本文提出三点建议: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和推广力度;打造艺术家主导型和环境主导型文化产业园区;探索文化产业品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情趣,文化产业的创意化、数字化趋势必将导致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走向发生革命性变化,也必然使当代文化品牌建设打上数字文化、文化创意的深刻烙印。齐鲁蓝色海洋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品牌打造要积极顺应文化产业数字化的趋势,结合自己的文化优势、产业格局、生活习惯,发挥后发优势,自觉培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努力打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数字化文化产业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琉球王国有500年友好的宗藩关系。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琉球王国已融入中华儒教文化圈,对中国龙文化十分尊崇、认同并谨守。但龙文化的子系统龙舟文化,却在琉球的传播中发生较大变异。龙文化因礼制规范不能随意变动,赛龙舟因其民俗属性,同时满足深层文化结构层面的相吸和相补,进而与异域文化融合。琉球的御岳信仰、祭政体制和稻作文化,成为融合和同化的主要力量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厦门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背景、优势和困境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厦门高校龙舟运动的发展拥有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和地理环境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经费不足、专业训练水域匮乏、高水平教练缺乏、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困境.建议,各高校通过建立校地、校企共建多元发展模式,筹集更多资金;建立高校龙舟协会,塑造高校龙舟运动品牌;扩大宣传力度,营造校园龙舟文化;建立完善的训练激励机制,解决学训矛盾.  相似文献   

18.
杨穆  王玲玲 《教育》2011,(27):23-25
<正>襄樊学院附属中学是湖北省唯一一所以龙舟为特色教育的学校。近日,《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该校校长刘汉青。他说:学校开展龙舟教育,不仅是推进传统龙舟运动的普及和创建学校品牌,更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发扬团结奋  相似文献   

19.
陈娟 《文教资料》2011,(14):88-89
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与发展对文化产业建设至关重要。保定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存在三项不足,特提出三点建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划文化产业品牌的建设;打造大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和推广力度,注意文化产业品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要让秀山旅游业乃至文化产业突破瓶颈,需要站在文化产业的高度,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以产业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优势文化资源向优势产业资源的转化”和“文化品牌向文化产业品牌的转化”.才能更好地促进秀山经济实现后发优势,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