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的可接受性强调以目标语、目标文化为基准,注重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然而,鲜有学者研究译者与可接受性。但是译者也是读者,也存在不同的可接受性。该文将译者看作翻译过程中原作的第一读者和自己译文的第一读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译者在理解原作和翻译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可接受性,提出译者的可接受性即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的取舍。并对可接受性差异产生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以期更好地研究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翻译这个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译者在翻译的不同阶段承担了不同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是联系不同文化、跨越语言障碍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读者的身份研读原作,又以作者的身份再现原作,译者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译者的核心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阐释者,而且是译文文学的创造者。通过对《虞美人》两个英译本的研究,发现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以及文本和译者之间的视域融合;译者在翻译中必须把握原作的精神,尊重原作者,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得译作最大程度地展现原作的精神风貌,使译语读者能够欣赏到原作的美与情感。  相似文献   

4.
洪忠民 《考试周刊》2009,(23):213-215
在西方,翻译常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翻译原作是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读者阅读译作也经历了一个“创造性叛逆”过程。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以译者和读者两个身份来具体阐述译者在翻译中和读者在阅读译作时的一些“创造性叛逆”特征。  相似文献   

5.
根据接受美学翻译观,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参与者,他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充分了发挥能动作用,他是原作的特殊读者,目的在于对原作进行解读和阐释,最终形成译作文本;在解读和阐释的过程中,译者要对原作者、原语文化以及译文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进行研究,最终实现译文读者与原作顺利的沟通。  相似文献   

6.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翻译过程,也影响着翻译结果。以杨宪益夫妇和David Hawkes翻译的《红楼梦》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译者在接受原作过程中和在审美再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族语译者更能准确把握原作思想,而外族语译者在审美再创造过程中更易发挥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赵明 《现代语文》2016,(4):149-151
本文基于顺应论,通过分析译者先结构对翻译的影响,探讨了《菜根谭》英译本译者的审美取向和翻译规律,发现中国译者与原作易于取得最大限度的视界融合,外国译者具有与目的语及目的语读者融合的主体倾向。  相似文献   

8.
原作者及其原作、译者及其译作都是翻译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译者在这个活动中,既要与原作者及其作品对话,以求理解准确,又要精心组织译作,以求读者能准确理解原作所要表达的思想,译者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译者的因素,无论是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对翻译实践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译者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担任原作读者;另一方面担任译本的创造者的角色。身兼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时必定会受到其语言功底、价值观、翻译观等的影响,从而引起创造性叛逆。但这种创造性叛逆不能背离原作的精神风貌,损害原作的艺术价值,而应以译作与原作效果对等为前提,使译作神似于原作。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翻译的过程以及译者在文本理解中如何处理原作两个翻译问题。经过论述认为:翻译既是一个理解表达的过程,也是译者与原作再合作的过程。翻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灵活思考和善于创新,既要做一名合格的读者,更要做一名优秀的译者,在正确的分析理解表达过程中达到自己身与原文视域的融合,以使译文传意达旨,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1.
传统翻译观以原著和原作者为中心,以语言的转换为核心,忽略了译者的创造性。依据互文性理论,也是基于翻译活动本身的特点,译作与原作之间必然具有互文关系,而译者是最活跃的因素,起着最积极主动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了三层主体性角色:读者,阐释者和再创作者。  相似文献   

12.
刘庆争 《考试周刊》2010,(37):25-26
译者的角色是读者与再作者的统一。作为读者,译者首先需要理解原作;作为再作者,译者要在充分关照译文读者的前提下,将原文文本进行跨文化转换。本文通过分析文学翻译来探讨译者在文本的理解与翻译上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吴萍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1):80-82,70
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既要以原作者的视角,又要以读者的视角,还要以创造者的视角来再现与传达原作。本文拟就文学作品的翻译,探讨译者对原作者的忠实,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负责及译者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每一位译者在翻译中都追求使译作对等于原作,而绝对对等在就原作的内容或是读者的反应而言均不可能存在。因此,对等适度就成了译者在翻译时所遵守的主要理念。而原作、译者、读者这三方都会对适度产生重大影响,造成了古往今来众多派别的针锋相对,如异化与归化、直译与意译的冲突等。本文主要分析了鲁迅在其翻译过程中,在欧化和归化策略以及直译与意译方法上不断调整及寻求适度的理念,并借此提倡适度理念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金露 《海外英语》2012,(5):132-134
通过对林纾与庞德翻译个案文本的具体分析,以译者主体性为理论支持,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和原作与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翻译主体间性(即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林纾与庞德的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而对林、庞二人的翻译采取正确的认识态度。  相似文献   

16.
运用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从字体与排版的意义及插图的意义两个方面对Winnie-the-Pooh中英文版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索儿童叙事语篇中多模态意义的建构及其翻译问题。研究发现:当儿童文学多模态语篇被翻译之后,其多模态元素可能发生变化,原作中的某种突出性特征在译作中可能由另一种不同的模态进行表达;译作中的插图可能同原作的插图有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译文目标读者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原作中图文共建的意义在译作中可能丧失,需要译者进行创造性的弥补。因此,儿童多模态叙事语篇的译者应有一定的视觉素养和儿童本位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再现社会生活图景、反映社会风尚、表现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形象领略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文章以《金陵十三钗》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小说中形象语言在原作与译作中的表现形式,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将多数原作形象进行改写或替换,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译作在西方世界的接受与传播,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认为在文学作品外译的过程中,译者在确保准确传达原作语义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原作形象文化异质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译者的身份越来越受到重视,译者要作为读者去阅读、理解作者及其作品;译者要作为作者,把原作的思想生动准确地再现出来;译者由于翻译中遇到文字、风格、文化等差异,他的叛逆者身份也是不可避免的。正是译者的多重身份融合,才使得译作更完善。  相似文献   

19.
张乐 《文教资料》2006,(34):104-105
翻译批评的主体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随着读者的反馈和意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双语专家不再是惟一有资格进行翻译批评的群体。读者的心理活动时刻制约着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对译者的翻译活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读者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译者则是文学作品的信息传递者,两者是文学接受与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文学译者,不仅要对原作作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也要对译作读者负责。文学接受中的读者在文学作品的审美中所承担的角色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虽然有所不同,但其与后者也有着相通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