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教学中的基础科目,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必须加强对听说读写的学习和锻炼,才能真正的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叶圣陶先生也将听说读写作为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加强了对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视程度,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四项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学的分析,阐述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滕春和 《成才之路》2010,(29):17-17
语文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和先导。语言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指导和训练时,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语感实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依照学生的学习行为,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听说读写构成学生语文能力的四个基本元素。语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词汇,是形成和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构成学生语文素养的“第五元素”。培养学生能力的语感教学具有可操作性,语感培养既可以融入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创造条件,单独进行语感教学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上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传统语文教学大纲和现在新课标首要培养目标。而语文能力的培养,无外乎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提到语文教学改革,无不谈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把这种能力概括为“听说读写”,以此作为语文的终极目标。我以为,“听说读写”只是语文能力的具体体现,不是教学的根本,最根本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思想与认识是语文教学的“纲”,“听说读写”则是“目”。  相似文献   

6.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中最为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既然如此.语文教学应该从小学低段开始就设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提高其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一直努力寻找着打开低段学生语言有效积累的金钥匙.下面将谈谈自己在近几年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课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课.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于培养语文能力的研究,人们正逐步从单一化转向结构化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只有它们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全面提升。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培养,这不但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原则的要求。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加强语文能力训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说读写是四种基本的语文能力,听和读是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  相似文献   

13.
冯兰香 《宁夏教育》2013,(10):37-37
小学低段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小学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高度,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抓住听说读写设计课堂教学,力求目标简明、过程简洁、学法简约,从而使语文课堂显得简约而不简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由“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构成的语文能力系统中,写作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综合能力,是语文能力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其他三项语文能力的培养状况和水平,最终都要落实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作文来检验。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线,将各项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明确语文能力的概念,是实现语文教学科学化的第一步。语文能力内涵是个体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对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听、说、读、写)直接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只是语文能力的外延之一,不能把语文能力仅仅概括为听说读写。只有明确了语文能力的概念,才能进一步了解语文教学及学习规律,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7.
新颁中师语文教学大纲非常重视语文能力训练,听说读写教等方面都分年级明确了目标要求。究竟怎样实施大纲,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普遍达标呢?沧州师范的做法是:以强化“说”的训练为“龙头”,带动写读听教的强化训练全面腾飞,促使学生语文能力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18.
语言实践即听说读写的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乃至语文素养,只有在学习主体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才能沉淀生成.  相似文献   

19.
训练技能还是训练能力内蒙古/韩雪屏(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呢?看法并不一致,有人把它解释为“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人解释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还有人进一步解释为“包括听说读写想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获得,一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课堂上的听说读写,二是突破课堂范围,与生活各领域联系的听说读写。课堂上的听说读写是广大教师和学生都熟悉的,是每天都进行着的语文实践;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意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