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一、选择题(有1—2个选项正确)1.高空大气中,O_2吸收紫外线可变成臭氧,臭氧又可以分解为O_s→O_2 O,臭氧也可以与大气污染物NO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2.
臭氧与人类     
臭氧(O3)是大气中的一种气体成分,有特殊气味,化学性质极为活泼,主要集中在地球上空平流层内,其浓度最大处离地面约20~25千米处,形成臭氧层。臭氧层虽薄薄3mm,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却很大。  相似文献   

3.
1.臭氧层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由三个氧原子构成,是人们熟知氧(O_2)的同素异形体。臭氧在大气中通常分布在两层,即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对流层的厚度,从近地面向高空10千米~18千米的范围内,对流层中的臭氧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是有害的。对流层向上至大约50千米左右的范围,就是通常所称的平流层。平流层保存了大气中90%的臭氧,形成了  相似文献   

4.
一、臭氧。臭氧为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不稳定,在常温下分解较慢,437K以上迅速分解.O3比O2有更大的化学活性,它无论在酸性或碱性下都有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大气高空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量的紫外光线,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放电作用可转化为臭氧.空气中臭氧含量在百万分之一以内,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因微量的臭氧能氧化细菌中的蛋白质,消毒杀菌.现在,臭氧常作为消毒柜、饮水机及室内空气净化器中主要杀菌剂.  相似文献   

5.
臭氧与生命     
·臭氧层——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臭氧(O3)在大气中作为一层而存在,始自地球表面上空约18千米,向上展延到40千米和更高处。O3几乎充满名为同温层的整个区域。尽管在这个高度上大气非常稀薄——与在地球表面相比较,在每一升大气中,只包含为数远少的分子——臭氧层包括许多亿吨臭氧。臭氧是这样产生的。在大气的上层,氧分子不断受到太阳光紫外线的辐射。当氧分子(O2)吸收了波长短于242纳米的光子时,就会分解成两个氧原子:O2十光→O+O因而在海拔400千米或更高处,99%的氧处于原子状态;在高度低于400千米处,O2的数量远多于O,…  相似文献   

6.
大气圈层中的少量臭氧(O_2)对维护人类生态系统的平衡是极其重要的。臭氧在大气圈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绝大部分的臭氧分布在离地面大约10~50km的平流层(也叫同温层)内。进入大气层外缘的太阳光中紫外线占55%,它又可按波长分为A、B、C三个不同波段。这些紫外线在穿过大气层时,绝大部分被平流层的臭氧所吸收,因而臭氧层象一把伞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大气中的臭氧是氧气在强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的 .90 %的臭氧都集中在地面上空 2 0km~ 4 0km的大气平流层中 ,它只占同高度大气体积的十万分之一以下 .臭氧虽然稀薄 ,但它吸收了太阳的大部分 (95 %~ 99% )紫外线 ,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如果臭氧层被破坏 ,地球上的生灵就会遭殃 .据推测 ,臭氧每减少 1% ,全世界每年皮肤癌患者将增加30万 ,白内障患者将增加 175万 .可见 ,人类不能不关心臭氧层 .1985年 ,英国大气科学家法曼公布了南极近 30年的臭氧观测结果 :从 1977年至 1984年 ,每年 9~ 10月间 ,南极臭氧层中的臭氧减…  相似文献   

8.
【精讲精练】考点1.大气的主要组成及垂直分层【精讲】例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该图反映的是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2)A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②。(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4)C层中有若干层,爆发时,会引时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为12km(2)地面辐射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补绘曲线略O(3臭氧)臭氧(4)电离层太阳活动(耀斑)无线电短波考…  相似文献   

9.
温室气体与全球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类正面临着许多全球环境问题,如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臭氧减少、物种严灭绝、土地荒漠化以及淡水资料短缺等,而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已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N2O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因为它们在大气中浓度迅速增加和其在大气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N2O和CH4的研究已成为温室气体的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论臭氧层破坏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层是大气中臭氧相对集中的层面 ,一般是指 10千米~ 5 0千米高度之间的大气层 ,因受太阳紫外线的光化作用 ,其臭氧含量的百分率比较高 ,尤其是在 2 0千米~ 2 5千米的高度处。由于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和大气中的氧气、氧原子的含量有随大气高度增减而变化的规律 ,在平流层内便形成了臭氧的聚集区。大气中的臭氧除了具有随高度分布的规律外 ,而且还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以及昼夜交替而变化。在臭氧层里 ,其实臭氧的浓度是很稀的 ,即使在浓度最大处 ,所含臭氧量也不过大约 10 ppm。若将大气臭氧总量订正到海平面上 ,它只有 0 15厘米~ 0 4…  相似文献   

11.
10.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小题.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O3  相似文献   

12.
臭氧     
臭氧,其分子式表示为:O_3,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有时在靠近电机旁或雷雨后,我们能闻到这种气味。气态臭氧厚层带有兰色。 大气中到处有臭氧,但它主要存在于地球上空20~25公里的同温层,在这里来自太阳的高能紫外线能使氧分子光解为氧原子 O_2+紫外线—→O+O 这些氧原子与没有变化的氧分子结合成臭氧  相似文献   

13.
一、臭氧层 臭氧的分布与消长 臭氧层是法国科学家Fabry在本世纪初发现的,其范围大约跟平流层相当。因臭氧的最大浓度集中在20—25公里高度,所以臭氧层亦指平流层中这个臭氧最集中的层次。 大气中臭氧的总量(x)用折算成标准状况时的厚度(cm)来表示,可用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14.
臭氧(O3)污染在中国沿海地区愈发严重,对臭氧污染的成因和来源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识别是O3污染治理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关于臭氧污染来源解析的工作主要从观测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展开,在臭氧及其前体物污染特征分析、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来源解析以及臭氧前体物源排放清单的编制及应用、数值模拟等几个方面归纳与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臭氧污染来源解析的工作进展,了解近年国内外臭氧污染成因与来源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可以显著提升环境空气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张琪 《考试》1997,(1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H,。的三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比其八氯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 (A)要大(B)要小(C)相等(D)不能确定 2.臭氧(O。)是比氧气活泼的气体,它集中在离地面2。到25公里以上的大气平流层。臭氧可使人类和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伤害。以下因素中:①冷冻剂的氟里昂泄漏。②喷气式飞机尾气的排放。③可燃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可能引起臭氧层破珠的是〔)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 3.相同条件下H:O的沸点比HZS的沸点() (A)要大(B)要小(C)相同(D)不能确定 4.下列六种工业生产:①…  相似文献   

16.
题目 空气中含有的少量臭氧(O3)具有消毒、杀茵的作用,但臭氧过量对人体有害.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臭氧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臭氧的质量)限值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7.
臭氧与氟里昂曹振宇一、大气中的臭氧臭氧是有毒的强氧化剂。实验表明,长期生活在臭氧中的小鼠,毛皮稀松没有光泽,体重减轻,体质衰弱,呼吸道和肺泡壁细胞受报脱落并伴有炎症。所幸的是,在近地面洁净的空气中臭氧含量是很小的,约为0.001ppm,因此不会危及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法国科学家法布里发现了大气中的臭氧层,并且指出了它的特性和作用,从而震动了当时的科学界。臭氧在整个大气中到处存在,但含量很少,是大气的微量成分。在大气层  相似文献   

19.
详说臭氧O_3     
臭氧是构成地球大圈数十种气体中的一种痕量气体。臭氧由氧分子离解为氧原子后,再与另外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它难溶于水,是一种强氧化剂,现代生活中常用于消毒、洗涤。臭氧毒性和破坏性很强,对生物有机体危害极大。在天然大气中臭氧的含量极低,但其对生物圈的意义却...  相似文献   

20.
例1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烯键跟臭氧(O3)反应后在锌粉作用下水解,可使烯键断裂而在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形成新的基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