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的低俗化是伴随着大众娱乐的泛滥化衍生的。2005年的中国电视是一个被娱乐浪潮所淹没的舞台,娱乐形式在不断的更迭中变换着面孔,有一种一切都被娱乐化的趋势。我们打开电视,海量的娱乐节目在随时随刻地霸占着我们的视听。电视已远远抛弃了10年前的严肃与傲然,不惜以格调的下滑来拉动严酷的收视率,以所谓“大众娱乐”的姿态使电视媒体进入到一种“电视新化”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2.
罗攀 《新闻知识》2006,(9):48-49
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并占据了人们相当大的娱乐空间,这种娱乐形式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吸纳某种化的重要途径。看电视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消遣形式,电视媒体以其高覆盖率及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引领着大众的注意力,但近年来诸多频道同质化的节目反而使得注意力更稀缺。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唯有带来轻松和快乐体验的娱乐才能深入人心且吸引注意力,因此出现娱乐化的趋势是必然的。这种娱乐化趋势已不仅仅是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更是一种化现象,它正引领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电视娱乐精神”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休 《视听纵横》2009,(2):15-17
当下电视娱乐热的兴起与泛化,既是电视回归平民趋向之使然,也是大众娱乐文化强力驱动的结果。电视娱乐运动似乎已成为当今一种引人注目的电视文化现象。随着电视娱乐节目风靡荧屏,社会对娱乐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负面效应给予了很大的忧虑和关注,从而也引发了媒界对电视娱乐精神的研究和探讨。因为电视娱乐精神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陈晓辉 《新闻传播》2005,(10):60-61
毋庸置疑,将电视娱乐功能和电视宣传功能简单对立起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随着电视行业的改革和电视事业的急速发展,我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从政治、教育功能中独立出来,电视开始成为了最受中国大众家宠爱的娱乐手和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5.
作为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娱乐节目为电视制作商创造了巨额财富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电视娱乐节目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只要随便翻翻西方各国的电视节目表或者用遥控器搜索一下他们的电视频道.就不难发现.各式各样、异彩纷呈的各种电视娱乐节目充斥于各个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肥皂剧,情景喜剧以及各式各样的游戏节目都占据着重要的节目时间.这些节目常常在一个国家播出后就被多个国家购买或移植.形成一浪浪电视娱乐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6.
窦字 《新闻传播》2010,(9):40-41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娱乐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之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互动.  相似文献   

7.
电视娱乐产业概念与属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关于电视娱乐热问题探讨较多,但主要以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而把电视娱乐作为产业来研究的成果目前很少,甚至对该概念尚缺乏定论。本文从电视娱乐产业概念的厘定入手,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深入体会其属性,以期为我国电视娱乐产业的战略发展定位以及运营模式设计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入世"十年,中国电视业获得重大发展,我国电视传播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电视新闻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电视民生新闻形成新的收视高潮。综艺节目热的持续、真人秀节目的兴起及电视剧的热播,造成了娱乐至上的狂欢。科教、法制和生活服务节目的改进与发展,继续发挥着电视媒体的社教功能。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的异军突起,改变了电视的传播方式,并将催生新的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9.
蔡紫慧 《新闻世界》2011,(6):246-247
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的探究和哀悼。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通过这一理论对目前,电视和网络时代的娱乐化倾向做出反思,认为对电视和网络媒体而言,引导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社会效益是其义不容辞之责,同时这也是作为市场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在娱乐中反思、在反思后娱乐,才能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郭碧青 《东南传播》2011,(1):105-107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电视娱乐文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对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群体影响尤为深刻。本文以青少年喜爱的电视选秀节目和青春偶像剧为蓝本,考察电视娱乐文化对当今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克服电视娱乐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建磊 《声屏世界》2011,(11):68-69
今天的电视在娱乐的向度上走得更远、更彻底:堂而皇之的炮制、不择手段的炒作、自以为是的虚伪和轻飘充斥着荧屏.而这种依照惯性的、粗鄙的耍宝手段表明:电视依然在把观众当傻子。  相似文献   

12.
谭玲  殷俊 《声屏世界》2007,(2):53-54
从世界范围来看,娱乐已成为传媒产业的动力机制,它大大促进了传媒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1年,美国媒体娱乐产业增长率高达6.5茗,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为3.6%。①2005年,我国娱乐产业的消费能力超过5500亿人民币,娱乐传媒市场潜力无限。②尤其娱乐进入电视领域,各种新的电视娱乐栏目类型层出不穷,并且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如“超级女声”栏目2005年拥有观众4亿,③2006年有3.3亿。2005年单场手机短信收入超过1500万元。电视娱乐已成为各大电视台及社会制片机构最重要的创新领域,电视娱乐栏目成为带动整个电视传媒产业的重要动力。包括电视娱乐栏目在内的全球数字娱乐产业方兴未艾,它们为世界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核心动力,电视娱乐、动漫产业、网络游戏、IPTV、数码音乐等创造了全球新的财富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时下,电视娱乐节目方兴未艾。厘清娱乐与社会、与电视的关系是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电视散文是伴随着电视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它具有高雅的文学特性和优美的声画表现形式,所以拥有较广的覆盖面,较多的受众。对这种新的文化品种的悄然面市,我们不能不对它作一番认真的研究,对它的属性、意义、地位和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电视业界的竞争催生了一系列电视新理念,也催生了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电视栏目。综观国内电视业的发展潮流,笔者以为,电视的两大功能——新闻功能和娱乐功能正在得到不断的强化。而原有的那些不太符合电视媒介特性的功能.有的日渐衰退.有的则通过新闻、娱乐元素的引入以及与新元素的融合获得了新生。下面,笔者就娱乐元素的引入和扩张对电视社教节目的意义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电视真人秀节目源自西方,兴起之初就受到观众喜爱。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先后经历了起步、繁荣、低谷和复苏四个阶段,当前正逐步走向成熟。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其存在着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过度娱乐化、低俗化。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打造本土化节目,创新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7.
电视娱乐化已成为当今一大流行现象。本文分别从电视本位、消费社会大众、多元文化三个角度对电视娱乐化进行分析和梳理,并指出电视娱乐化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姜卫东 《新闻窗》2011,(1):96-97
我们不能回避电视的娱乐本性,其实,娱乐是伴随电视自然而生的一种属性。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电视是人的听觉和视觉的同时延伸”。美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在其《电视与社会》一书中指出:“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在电视上亮相的一切都具有娱乐性。”  相似文献   

19.
科教片担当着文化传承和科普教育的重要角色,在我国,电视作为一种广泛普及的大众媒体,逐渐成为"使公众理解科学的最主要渠道"。科教片的电视化成为主流,这种方式为传播科学知识增加了有效性,同时,收视率的影响又使科教类电视节目呈现娱乐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故事化叙事、悬念设置和选材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20.
电视作为符号系统 ,与人类语言具有很多共同属性 :它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符号系统和表意手段 ,通过一定的能指指向一定的所指 ,以传达意义 ,影响他人。据此 ,可以认为电视具有一定的语言特性。同时电视表意系统又具有一些与人类语言不同的属性 :它是一种遵循知觉类似原则的复合符号体系 ,传达信息的方式也更为多样。在电视符号系统与人类语言的相似性中 ,可以了解电视的语言特性 ;而在两者的差异性中 ,可以了解电视语言的特殊属性。这对于开拓电视语言的表意空间和表现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