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己负责,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以激励、赏识和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能教出成功的孩子。本书从家庭教育常犯的错误、赏识教育、孩子性格的培养、亲子沟通、学习以及“问题”孩子的教育6个方面告诉父母,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何教育孩子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当中,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有的还试行无批评教育,但由于在宣传赏识教育上的一些偏颇,不少人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实施惩罚就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种认识影响下,有的孩子因家长及学校的批评惩罚而做出了诸如离家出走、状告老师等极端举动;有的学生家长小但自己娇惯孩子。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2,(13):33
正《奖罚分明孩子更出色》东子/著定价:28.00元漓江出版社2012年4月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你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时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从中成长吗?面对家中孩子的无理要求,你知道如何说不吗?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你知道怎么奖励他以让他更上一层楼吗?你是相信赏识教育,不停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  相似文献   

4.
孙芳芳 《大观周刊》2011,(34):162-162
相信教育界的同仁都听到过周弘这个名字,他是赏识教育倡导者,他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用20年的辛勤努力,探索出中国本土最优魅力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一,而且将赏识教育策略向世人推广,成功地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章,使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孩子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5.
贺培英 《大观周刊》2013,(9):114-114
小学语文习作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是小学生对自身的一种感知能力。小学语文习作反映了小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并通过这种发现还描述自己的感受。教师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心情,试着走进小学生的世界,用赏识教育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去学习。本文主要探讨了赏识教育的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以及赏识教育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6.
黄祖辉 《大观周刊》2011,(10):248-248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以赏识为核心的“赏识教育”,是以学生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的契机,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袁纯珍 《大观周刊》2011,(22):94-94
以赏识为核心的“赏识教育”.是以学生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的契机,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完善超越自我。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在读者失信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失信行为是读者在图书馆进行借阅活动和接受服务时的违规行为。失信行为的出现使图书馆诚信服务的承诺受到质疑,给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将“赏识教育”应用于读者失信行为管理中,通过树立全新的赏识教育观、将赏识教育渗透于读者诚信行为养成的全过程、对不同性质和性格类型的失信读者采取不同的赏识教育方法、将“爱的艺术”贯穿于赏识教育的全过程、从图书馆细节上体现赏识观念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失信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是老师教育的法宝,促进学生成功的阶梯。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大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对未来也充满了迷茫。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深谙赏识教育的益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尊重学生,倾注爱心,适时、适度的赏识,多看学生的优点,同时,赏识并不意味着排斥批评和惩罚。  相似文献   

10.
黄素微 《大观周刊》2012,(3):170-170
在大力推行素质,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型期的今天,赏识教育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们的注意。实践证明,赏识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理念。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怀着欣赏态度,用真诚的爱心去播撒赏识的种子,让每一个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眼光里,让他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让他们尽情地舒展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大观周刊》2013,(1):105-105
赏识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应该成为我们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赏识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我们要广泛接纳问题学生,用赏识的阳光撒播爱;合理调整期望值,用赏识的阳光培育信心;多运用肯定艺术,用赏识的阳光照亮学生;谨慎使用批评,用赏识的阳光给予学生机会。  相似文献   

12.
李占明 《大观周刊》2011,(10):137-137
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激发学生因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这是教育取得效果的切入点。在实际教学中,赏识激励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希望通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行为,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年期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的行为表现根源于其生命的头五年。个体儿童早期的经验及体验在其以后的人格发展及行为表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正处于此关键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将会对其以后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即主要论述了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尹志安 《大观周刊》2011,(38):134-134
职业学校中,通过赏识教育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处理好赏识与批评的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玉梅 《大观周刊》2012,(1):115-115
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年期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的行为表现根源于其生命的头五年。个体儿童早期的经验及体验在其以后的人格发展及行为表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正处于此关键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将会对其以后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即主要论述了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孙守瑞 《大观周刊》2011,(39):104-104
作为班主任,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赏识激励教育,努力寻找可赏识激励之处。在平凡中寻找闪光点,坚定学生力争上游的决心;在进步中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在成功中赞扬可贵之处,激励他不断完善自己;在挫折中指出努力方向,激励学生自信自强,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98年年底《学习的革命》横空出世以来,素质教育类图书在市场上便开始一路走红。其中历经《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到《哈佛女孩刘亦婷》(作家出版社)进入黄金时期。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观测显示,从2000年11月到2001年10月一年的时间,素质教事类图书占全国非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前十位名时先后有8个品种,其中包括《东大男孩》、《赏识你的孩子》、《哈佛天才》、《轻轻松松上哈佛》、《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我家笨笨上剑桥》、《卡尔威特的教育》、《千万别  相似文献   

18.
一个畅销书品牌的创立和发展光靠有好的选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果断的市场判断力和切实可行的品牌策划营销案。《赏识教育》丛书2003年元旦  相似文献   

19.
孙建  吴芳  杜立 《大观周刊》2011,(33):190-190
赏识教育建立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体现了教育关怀,在了解学员的基础上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艺术性的因材施教,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全面培养和提升学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郑景娜 《大观周刊》2012,(13):145-145
本文分析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教师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改变与学生的接触方式;赏识教育,改变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