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名词化是英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学派都对名词化有所研究.动词名词化是科技英语的主要文体特点之一.文章以石油英语为参照,主要分析了科技英语动词名词化结构的类型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名词转化为动词是现代英语中极为普遍的现象。名词不加任何形式直接转化为动词,这种动词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便于理解,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名词直接转化为动词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侯杰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2):137-138
动词名词化指的是通过用名词来替代动词来表达动词要表达的意义。由于英语和汉语在意念和形态上的诸多差异,因此在动词名词化现象中这两种语言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动词的名词化是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英汉翻译实践中,要了解动词名词化的形式分类,就要正确理解动词名词化,也要根据汉语语言的特点,翻译句中充当不同成分的动词名词化结构,以改进译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名词转化为动词使用是现代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据英国语言学家利奇1980年在英国开斯特大学所作演讲的统计材料,二战以来英语中出现的新词中,有10.5%是通过转类法完成的。这种转化不仅是现代英语一种重要的构词手段,而且有着简洁生动、清新活泼的修辞功能。其特点是:人们把名词不加任何形态变化.当作动词用,使之获得动词的句法特征,并衍生出相应的动作意义:本文将探讨英语名词动化的修辞功能及其汉译。  相似文献   

6.
魏华 《考试周刊》2011,(85):104-104
英语中表示人和动物的词汇使用十分广泛,而人和动物名词的动词化现象在现代英语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从有关人和动物的名词转为动词的角度,分析了这些名词的巧用.本研究对语言学中此类词汇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语名词中心特征与汉语动词中心特征在翻译中的体现可以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分析。从英汉两种语言传统思维特征的不同中决定英语中以名词为中心和汉语中以动词为中心的现象及其对应的各种英汉翻译技巧也应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8.
语块由于其形式灵活且兼具了语用功能,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种语言中的语块因文化差异、表达习惯及语言认知的不同,呈现出形式上和功能上的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使得英语中多使用介词和名词短语,而汉语中多使用动词,且英语中较多地使用语篇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语等。只有掌握了这些认知差异,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使学习者产出更地道的语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中,英语的词类转换现象在不断增加,而名词转化为动词又是现代英语转类法构词中最活跃的一种。所谓名词动化,就是通过词类转换法,不需要另外再加词尾就直接把一个词从名词转换成动词,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功能,成为一个新的动词。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因为各种语言一般都是先有名词而后产生其他词类的。英语发展到今天,它已逐步从一种综合性语言转变成一种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不同,分析性语言由于词尾的曲折变化已经基本消失,词的类别主要是取决于它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0.
名词动用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词动用是指一个属于名词范畴的词(亦称原生名词)不经过任何形态变化便获得动词的句法特征,并衍生出相应的动作意义,成为一个新的动词的现象。名词动用在现代英语中非常普遍而且不断泛化,是英语构词法中颇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其语言表现简洁、直观、生动形象。本文拟对名词动用的语义基础、类型及理解过程作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动物名词都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本文借助动物名词这个语义场,通过对动物名词在英汉两种语言名转动现象的对比研究,发现英语动物名词名转动表现出较汉语同类更大的广泛性,而且从汉语的动物名词名转动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中,英语的词类转换现象在不断增加,而名词转化为动词又是现代英语转类法构词中最活跃的一种。所谓名词动化,就是通过词类转换法,不需要另外再加词尾就直接把一个词从名词转换成动词,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功能,成为一个新的动词。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因为各种语言一般都是先有名词而后产生其他词类的。英语发展到今天,它已逐步从一种综合性语言转变成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2 unit4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的例句:The wildlife here is under protection.The side effects ofthe newdrug are under research.等句要求被改写成被动语态。英语中有些介词加上名词之后能表达被动意义,起着相当于进行时态被动语态的作用。在这种"介词+名词"的结构中所使用的名词,一般是由动词派生出来的,其意义相当于该名词的相应动词的被动形式。用上这些结构可使句子精炼、简洁,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而不是过多生硬地使用被动语态结构。多半情况下名词前往往不用修饰词,偶尔可用形容词或所有格修饰,不过,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但这一较高级的语言现象常被老师们在教学中忽略了,下面是英语中这一语言现象习惯使用的常用说法。  相似文献   

14.
从总体修辞效果来看,英语是"静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英语很少用(限定武)动词而用其它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名词化成为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构成了静态为主的语言特征.相比之下,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一种多用动词的习惯.本文从<论读书>(Of studies)部分原文和译文差异对比入手,探讨了英语的"名词化现象"以及英汉互译中静态和动态的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从总体修辞效果来看,英语是"静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英语很少用(限定武)动词而用其它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名词化成为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构成了静态为主的语言特征.相比之下,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一种多用动词的习惯.本文从<论读书>(Of studies)部分原文和译文差异对比入手,探讨了英语的"名词化现象"以及英汉互译中静态和动态的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就动静态而言,英语表现为静态特点,名词化现象较多,介词和形容词在使用上占优势;而汉语动态特点明显,句子中含有大量的动词、动词连用、动词重叠等现象。本文旨在探究英汉动静态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这种动静态意识,使其能写出符合英语用词特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70):90-91
动词名词化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这种现象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分析动词名词化现象的原因、分类及表现形式,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把握源语言,从而在翻译时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8.
英语在发展过程中淘汰了大部分词形变化,使得现代英语各词类之间没有显著的形态区别,从而使饲性的转换发展广泛。如名词可用作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可用作名词;动词可转换成名词,名词和形容词也转可换成动词。这种语言现象在其它语言中是很少见的。象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词性是不可用直接转换的方法来变换的。英语中这种词性转换现象又尤以科技英语为突出。一、科技英语中的词性转换(一)名同用作形容词只要语意通顺,在科技英语中任何一个名词都可修饰另一个名词作定语,起着形容词的作用。交口:messagesorce消息源bulbangl…  相似文献   

19.
名词化是英语常见的语言现象。因为这种语言结构在汉语中是没有的 ,所以中国学生对这一结构掌握得不是很好。要研究动词名词化常见结构的特点 ,从而多方面地掌握英语的语言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英语句子倾向于多用名词,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由于英语中的名词优势.句子多呈现出静态,而汉语的动词优势往往使句子呈现动态。动词与名词使用频率不同是英汉句子动静态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英汉句子动静态的差异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身的结构特点,也体现了英汉民族认识与反映事物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