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倾听是指“侧耳细听,用心而听”。教学中的倾听,是指在教学中倾听者对论说者的一种积极呼应。对于教师而言,倾听是教师对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与内化的过程,是丰富教学视域的主要手段。作为教师,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用心倾听,不仅是一项优良的品质和修养,更是一门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2.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张用一个更大的社会概念“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一、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听课误区误区1.倾听=听课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课是指简单的用耳朵听。听课时,学生如果不融入兴趣、思维、感情等主动性因素,即使认真到一字不落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离开了听则无“音”可言,更无“乐”可谈。音乐必须通过“听”达到审美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听是基础,听是根本,听是技巧,只有用倾听贯穿音乐活动的始终,才不背离学习音乐的初衷。“D o”——给学生一个倾听的音乐空间从本质上讲,音乐是一种纯粹的、超越现实声响和非具象事物的声音艺术。需要倾听,用心倾听,才能体验和感悟音乐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有的教师过多地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向学生诠释音乐作品,或者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把原本完整的音乐…  相似文献   

4.
谢民平 《学周刊C版》2020,(11):151-152
教学既是一个充满知识的“万花筒”,又是一门开放的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演说者,学生是忠实的听众,重视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体会到善于倾听学生在课堂内的心声,在教学中重视教师听,学生讲,便可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多项能力,因此倾听的习惯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得到重视利用。  相似文献   

5.
叔叔叫我带上照相机,跟他去北京听克林顿演讲。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要来中国演讲,这个消息我早就从报纸上看到了,只是没想到叔叔竟有资格去听演讲,更没想到我也能沾叔叔的光跟去听演讲。坐在去北京的飞机上,叔叔才告诉我,听克林顿的演讲是要花一大笔钱的。我问:“花这么多钱去听一场演讲值得吗?”叔叔说:“花钱我还差点去不成呢。名额有限。”我知道叔叔很有钱,我眼里的一大笔钱,在他眼里只是一点毛毛雨。到北京的第二天,克林顿的演讲就开始了。这是一场商业演讲,克林顿只讲了20分钟,就赚了几十万美元,难怪叔叔要花那么多钱。克林顿讲的是英语,…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了如下阐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简单地说: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必须听什么,教师是主角。而现在的教学就不同了,现在是教师听,学生说。教师在听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说”中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学生是主角。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师的倾听能力应当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然而,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失聪”现象并非罕见,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现象。现…  相似文献   

7.
英语演讲课已日益成为高校英语专业中非常热门的课程。以“以赛促学”理念为指引,针对“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命题的即席性、思辨性和综合性特点,探讨其对英语演讲课教学的启示无疑将推动英语公众演讲课教学向纵深发展。大赛的即席性带给我们教学理念与演讲课堂教学行动的更新;思辨意识与思辨系统训练是大赛的思辨性所促使;多读和多讲乃是大赛的综合性所需。  相似文献   

8.
正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是第一位。学会倾听是小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具有倾听的习惯呢?一、倾听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一)"倾听"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听"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听力,才能听清、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才能有信心去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际,才能保证英语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把教师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始终以一副执教者的面孔,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进行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教师耐下心来倾听学生,坐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目,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听”的重要性。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需要倾听;在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更需要倾听。作为教师,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和修养,而且是一种睿智机巧的教育艺术,也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倾听不仅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会倾听”这一目标中提出,“认真、耐心、专注地听”是听人说话的基本态度;“学会耐心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是对说话人尊重的表现;“能把握说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复述或转述”是通过听话所要达到的目的。王尚文教授也曾经说过:“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但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倾听是前提,表达是结果。  相似文献   

11.
董云霞 《成才之路》2009,(32):64-64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小学英语课总是以“热闹、活泼”为主基调,课堂也往往以学生大声的“me,me”贯穿始终,无论是常规课还是公开课,随处可见的是李阳疯狂英语模式。学习语言的过程不能缺少“说”,同样也需要“听”。倾听是一种礼貌,倾听是一门艺术,小学生英语课堂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教师用心培养。  相似文献   

13.
李萍 《课外阅读》2010,(7):106-106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14.
倾听是人们获取信息,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中“听”定位于首,可见倾听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学中的倾听来自师生互听和生生互听,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较强的倾听能力。  相似文献   

15.
活动课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而言的,它适合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活动课的重心是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是“静听”,而是“行动”。教师不是演讲而是指导,在课堂教学的微观环节上真正实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演讲是指演讲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向公众就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演讲在实质上是一种宣传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说服、教育、感召和激励广大听众,演讲的过程就是演讲者“自身的“演”和“讲”使听众产生与自己的期望相一致的态度转变的过程。无疑,演讲者的素质是演讲成功的决定因素:演讲者的思想品德、文化涵养等对演讲的效果有着莫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万一平新著《公众演讲新论》出版知名演讲专家、我院万一平教授新著《公众演讲新论》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用“敢讲”、“有讲”和“善讲”表达了作者对公众演讲基本规律的独到理解,并按三者的内在联系建构了一个全新的主体内容体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吴克非)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把教师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始终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影响教学。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教师耐下心来倾听学生,坐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目,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占。”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需要倾听,在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更需要倾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20.
沈云芳 《考试周刊》2012,(64):91-91
教育部提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由此可见,“听”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听”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是理解和获取El头信息交际能力的体现,是英语后继学习的基础和保证。一、借助形象的体态语。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只有时时置身于“学英语”的环境中.才能更快地掌握好这项基本技能。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农村小学生而言,听.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