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韵竹 《青年记者》2017,(12):41-42
“标题党”是指在新闻传播尤其是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为了提高点击率、“夺人眼球”,利用歪曲、夸张、怪异、唬人等各种极端手法制作而成的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标题,其突出特征是极度夸张、耸人听闻,标题通常与内容完全无关或者关系不大.鉴于这类标题的欺骗性和误导性,目前“标题党”基本成为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的表现特点,如利用公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或以国家、民族荣誉感为噱头刺激读者阅读;黄色暴力词汇以及惊悚低俗图片的大量运用挑动读者遐想;表达故弄玄虚,大量采用感叹号、省略号激起人们的强烈情绪等.文章探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现象产生的原因,如移动社交媒体“快阅读”时代过分追求标题吸引力,微信新闻从业者媒体素养不高,过分迎合受众低趣味等.治理微信“标题党”应从新闻专业主义出发提高微信从业者职业道德,不为流量做“标题党”;加强培训,提高微信编辑标题制作能力和媒体素养;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和技术力量并用,加强对微信“标题党”现象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闻失范现象, “标题党”屡禁不止.近来国家网信办出台相关规定,强化对这一现象的治理与规范.文章从新闻生产、网络文化与媒介管理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标题党”现象的根源、影响与治理路径.文章重点讨论了媒介技术变革对新闻生产的改变、“标题党”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并对管理新规作出一定的分析.文章丰富了“标题党”现象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传播背景下,“标题党现象”充斥网络新闻.标题失实、标题模式化以及“标题党”造成的新闻可信度下降,引发了受众的逆反心理.“标题党”的制作由于大量关注报道软新闻扭曲了受众的阅读取向;同时,通过使受众产生陌生化,引起受众无意注意,又对新闻传播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最终当陌生化消失后,“标题党”的命运也只能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5.
万自力 《青年记者》2010,(12):52-53
近年来,“标题党”成为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它是对在互联网上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以达到各种目的的一部分网站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标题党”们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或者以涉及性、暴力等方面的暗示吸引读者阅读,而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这种情况在报纸媒体上有没有呢?  相似文献   

6.
2017年1月中旬,国家网信办对外公布消息:“标题党”专项整治行动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焦点5家网站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北京市网信办对这5家违规网站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这个新闻也使得“标题党”问题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标题党”尤其是网络媒体“标题党”的巨大危害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几大网站被处罚让广大网友看到了有关部门大力整治“标题党”的决心.  相似文献   

7.
对于“流量密码”的渴求和焦虑,使得新媒体平台上的“标题党”现象层出不穷,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其内在逻辑相似,都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消极效应,最终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本文从近期福建省广播电视媒体开办的微信公众号上发生的“标题党”案例入手,归纳了新型“标题党”的具体表象,剖析了主客观成因,探讨了新闻媒体远离“标题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已让许多理性、正直的人所反感。当前,“标题党”又在向传统媒体渗透,部分报纸与电视媒体的编辑在为新闻制作标题时也学起了网络“标题党”的做法,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中“标题党”现象及其所带来诸多负面效应的剖析,提出了任何媒介的新闻标题都必须准确规范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视觉文化在全球的快速兴起,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中,“标题党”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正日益影响着数字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本文从传统媒体标题理论的视角审视数字媒体时代的标题党现象,重点在于理性审视“网络标题党,,误导受众的价值取向、致使媒体公信力下降等后果。  相似文献   

10.
“标题党”,是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眼球,以达到各种目的一部分网站管理员、网络编辑和网民的总称,发文标题严重夸张、内容通常与标题关联不大甚至题文不符是其主要表现当前,在网络媒体竞争压力驱使下,各大网站甚至主动加入“标题党”行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标题党"成为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它是对在互联网上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以达到各种目的的一部分网站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标题党"们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或者以涉及性、暴力等方面的暗示吸引读者阅读,而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这种情况在报纸媒体上有没有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闻心理的方面对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上层出不穷的“标题党”事件进行了分析。得出新闻“标题党”事件的出现,一方面由于网站自身需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且国家新闻部门对于网络媒体的监管不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矛盾微妙的现实生活给了网民以需要发泄的空间,并且快节奏的生活也推动了“标题党”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标题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标题党”是新闻标题失范的主要表现之一,对受众有着很强的误导作用,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本文从现实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网络新闻标题失范行为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对“标题党”现象的全面审视,分析新闻标题失范现象的来龙去脉,探寻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燕 《青年记者》2017,(2):19-20
当前,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迎接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产业发展阵地.由于过度追求“互动”效果和点击率,新媒体的新闻生产失范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最典型的现象莫过于“标题党”.2015年10月,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召开“网络新闻报道标题规范及要求”评议会,旗帜鲜明地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了批评.2016年初,国家网信办修订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着重规定了“转载新闻信息,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  相似文献   

15.
林静 《新闻爱好者》2010,(6):121-121
一些网络流行语比如"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不要相信哥,哥只是个传说"等已经流传到了现实社会中,并且不断变异,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这些不仅仅是网络流行语,更折射出了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本文将就“标题党”现象以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现象的阐释和分析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恕我孤陋寡闻,跟这个时代慢很多拍,我第一次知道“标题党”是在某网站推荐的一篇博客里。近期,在起点中文网主办的“30省作协主席竞赛”中,韩寒写博客嘲笑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的小说《从呼吸到呻吟》属于“标题党”。这种说法一定不是褒奖,否则郑彦英不会生气,批评韩寒“武断”和“轻浮”。  相似文献   

17.
袁闻笳 《新闻世界》2012,(11):12-13
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灵魂,是精华的浓缩提炼。“标题党”采用夸张、曲解、诓骗、调侃等所谓“颇具创意”的手段吸引读者眼球,这个毒瘤,必须铲除。  相似文献   

18.
张阳春 《新闻前哨》2022,(21):28-29
立足于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实践,以及金融新闻报道的内在特点,本文从制作有“卖点”的标题、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提升传播效率等方面,分析金融领域新媒体报道提升传播力、打造“爆款”产品的路径,并对杜绝“标题党”、机器人写稿趋势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凌争 《报刊之友》2012,(2):126-127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标题党”类型的新闻标题已逐渐代替新闻理论意义上的新闻标题,它以吸引读者阅读为主要目标,创造了一种“新闻标题”的新形势。但由于“标题党”只注重吸引读者获得高点击率,忽视了新闻理论及新闻的内在属性,所以这是一种在新时期竞争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不符合新闻理论的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20.
张斌 《新闻世界》2011,(12):29-30
好题文一半,把标题做好就等于文章成功了一半。有人说,进入了“秒读”时代,报纸要吸引眼球,就不得不在标题上大做文章,有时不妨来点噱头。“标题党”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本文分析了“标题党”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指出好标题的三要素,并提出在制作标题上出精品的办法是,一靠积累;二靠反复掂量、推敲;三靠灵感的瞬间爆发;四靠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