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生真义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甚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得回答的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约有数种:第一是宗教象.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本性为“无明”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甚幺世界还有甚幺人生呢?又像那耶稣教说:人类本是上帝用土造成的.死后仍旧变为泥土;  相似文献   

2.
怎样不让培训的钱打水漂?如何检验培训效果?这两个问题不仅一直困扰着很多企业的培训经理,也是培训行业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究其本质,这两个问题的核心都涉及培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员工的行为。因此,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关注学习者受训后的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3.
数学游艺街     
蛛蛛和普普是亲兄妹。一天,他俩在公园玩耍,有人问他(她)俩兄妹的人数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普普说:“我的兄弟姐妹是男女一样多。”蛛蛛却回答说:“我的姐妹数是兄弟的两倍。”究竟这兄弟姐妹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难道他们不是一家人吗?  相似文献   

4.
张小明在语文作业本上写了这样两句话:我不管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埋头一口气写起来。不管怎么困难?我们也不怕。老师看了,用红笔在两个“?”的旁边画了两个“?”。为什在“什么”、“怎么”这两个疑问词后面用问号还会错呢?张小想来想去,老是想不通,于是跑去问老师。老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指着鲁迅先生写的《故乡》里的句话叫张小明看: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一会儿,老师说:“鲁迅先生写的这两句话,虽然用了疑词,但都没有…  相似文献   

5.
罗文斌 《成才之路》2012,(18):99-I0016
究竟做哪一种人比较好呢?哪一种人生比较成功呢?真是很难回答。而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清清楚楚地回答这个最基本的人生问题——在生命中你到底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属于你的真正的成功人生?  相似文献   

6.
薛茂红 《学子》2012,(10):15-16
散学典礼,作为许多学校在一学期结束前举办的一项常规仪式,究竟要怎么举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有的学校的散学典礼是怎么举行的。有的学校的散学典礼形式化,要举行散学典礼了,就把学生集中起来,学校领导讲几句话,通报一下学生表彰名单,学生听几句话,有时甚至有学生吃一些零食,于是,一场散学典礼就结束了,每次都这样...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关系?它在素质教育中应当起到什么作用呢?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影响甚广的实践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列出许多方方面面,可以有很多不同说法.从理论思维的高度上看,可以归结为两句话:  相似文献   

8.
“吴老师,以后课堂上能不提问我吗?你的问题我也会,只是不想回答。”怎么回事?作业下方怎么会有这几句话?我翻了一下封面的姓名:顾妍。脑海中马上卅现了她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太郎和花子是亲兄妹。一天,他俩在赤阪公园玩耍,有人问他们兄妹的人数时,得到了如下的回答:花子说:“我的兄弟姐妹是男女同样多。”太郎却回答道:“我的姐妹数是兄弟的两倍哟。”究竟,这兄弟姐妹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难道他们不是一家人吗?C兄弟姐妹是一家?@孟斐  相似文献   

10.
农村究竟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些年农村实施的素质教育到底取得了哪些成绩?这是当前农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近期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全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邓小平的名言,自从1992年南方讲话之后,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箴言。10年来,这句话就像阿拉丁的神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的前景,给中国带来了强盛和繁荣,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然而,发展意味着什么,如果说10年前,我们对这个问题并不很在意,那是因为当时探究这个问题并不十分必要。那么,在10年后的今天,我们就不得不来回答这个问题了,因为客观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要求我们作出回答。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确切地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清楚,也没有万古不变的惟一答案。概念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小学生年级升得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人越少!究竟是什么使本应"童言无忌"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变成了一群"沉默的羔羊"?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不可否认,造成这种现象,教师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慢慢思考了吗?你的提问学生乐于回答了吗?你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激励了吗?你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了吗?  相似文献   

13.
如果我们要问:五年过去了,全球反恐究竟取得几成胜利?这是一个恐怕连反恐专家都很难回答的问题。本·拉登仍未见踪影,一个个“恐怖头目”的落网也未能减少此起彼伏的恐怖活动,似乎是“越反越恐”。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相似文献   

14.
邱春兴 《黑河教育》2013,(10):42-42
作为一名年轻的初中数学教师,笔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他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忘光了,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这句话听似令人匪夷所思:学校教育中知识以外的能算真成果吗?其实这句话真正道出了教育的主导功能和内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第11册第16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杰作。“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本是两个极端的断言,听到好似给人当头一棒,让人难以承受。但正因为有这两句话的存在,伴随作者童年,却让他最终成为美国红极一时的大作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三年制义务教材《几何》第一册第20页有下面两句话:一是有关线段的公理:所有联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二是两点的距离的定义: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细心的同学会问:这两句话中,为什么第一句话用的是“联接”两字,而第二句话却又用了“连结”两字呢?是不是课本搞错了?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联接”两点得到的线(注意这里是“线”),可以是曲线、折线,当然,也可以是线段,即泛指一切可沟通这两点的线,如图中的线AmB、AnB、AtB、AsB,以及线段AB,都是“联接”A、B两点的线.在数学中,“连…  相似文献   

17.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句话对于学习语文的人来说是老生常谈。那么,高中语文课本中,那么多的文章.作为高中生究竟应该怎样学习?下面笔者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供大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吕思仪 《作文》2022,(47):26-27
<正>似乎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喜欢问孩子两个问题:“你喜欢做什么?长大以后想干什么?”没错,我的母亲也曾问过我,我的回答好像并不令她满意。“我喜欢唱歌!我想当歌手!”我自己都可以感觉到,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里是有光的。可当我用圆溜溜、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母亲,  相似文献   

19.
最后的最后     
《新作文》2007,(Z1)
从笔下的一点开始,沿着完美的两段弧,回到起点,那就是段段句句的标志。画完句号,回到的究竟是起点还是终点?面向阳光·怀念848我又神经质地拨了你家的号码“……848”。电话里的姐姐又甜甜地回答着“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查清后再拨……”三年前,我也听到过这句话,但那  相似文献   

20.
制度比榜样更重要——新时期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视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在走向现代化、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强调法治与德治并举的今天,如何继承传统并开拓创新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这一新课题要求我们对两个层面的问题做出回答:第一,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如何?第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培养有道德的人?关于第一个问题,最为通常的回答当然是二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我同意但并不满足这样的回答。因为它没有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进一步深入分析二者孰重孰轻,究竟是道德建设优先,还是制度建设优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