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以下概括为“不搞争论”)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仅就“不搞争论”的实践观问题谈谈我们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实践已初步证明,“不争论”是邓小平同志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而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和策略意义的重大方针。这一方针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贏得了时间;为改革开放,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稳定的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新鲜的经验;为在和平与发展时代,解决国家之间、政党之间关系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然而,人们对于“不争论”这一命题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因而,具体地考察邓小平同志提出“不争论”命题的历史背景与主要目的,深入探究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的与现实的价值,廊清某些模糊认识或错误观点,对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重大发明的创造性贡献,更好地贯彻“不搞争论”的方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与反思,是为了抓住机遇、寻求更快的速度发展经济,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我党提倡实干精神的需要,是对列宁有关“争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不争论”思想是针对执行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的,是为了集中时间搞改革开放,邓小平还有个“要争论”的思想,是针对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讲的,是为了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不能把“要争论”用到“不争论”的问题上,也能把“不争论”用到“要争论”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不争论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其内涵极其丰富、深刻.根据邓小平提出不争论的历史背景和语言环境,并将其置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去理解和把握,不争论的内涵可以归结为一个目的、两个范围、三个环节、四层含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把“不搞争论”称为他的一个发明。“不搞争论”为改革开放扫清思想障碍,争得时间;“不搞争论”不是压服,而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不搞争论”是推动改革的一项策略。不搞争论,不是在所有的场合、范围都不搞。在学术领域,还是要“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六个方面对邓小平“不搞争论”的政策思想进行探析:一、“不搞争论”是坚信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二、“不搞争论”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三、“不搞争论”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四、“不搞争论”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五、“不搞争论”但允许并提倡讨论;六、“不搞争论”但对各种有害思想必,须进行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不搞争论的主张,他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邓小平不搞争论的思想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邓小平同志不搞争论的思想,主要是指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战略相关的政策、实践问题上不搞争论。一是指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上不搞争论。首先是“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因为“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其次,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不搞争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利用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技术和经验,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9.
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用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马克思主义历来都主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搞争论”的提法是否有悖于这一精神?我认为,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四年的经验时,提出“不搞争论”的主张,前提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全党全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都已经很清楚了.而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的事业和实践,对于具体的做法、步骤等等,需要不断探索,不必急于争论,不要让无休止的争论延误了大好时机,还是让实践的结果来说话.这就是:不搞争论重实践,不搞争论搞试验,不搞争论争时间,不搞争论允许看.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青年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对邓小平青年观进行全面、概括论述的少数著述之一。相信文中论及的邓小平关于青年及青年工作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青年工作,尤其是对青年的培养和使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体大思靡 ,充满着创新的思想特质。邓小平同志否定“两个凡是” ,提出准确完整地用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的观点和社会主义本质论与计划、市场手段论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著名论断具有创新特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挖掘掌握邓小平同志勇于创新 ,善于创新的精神品格和思想方法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是为了纠正过去我们在建设现代化问题上急于求成的倾向,是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重新界定。“小康社会”的概念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它与中国社会化史上常见的具有儒家色彩的“小康”,没有丝毫的思想联系。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经历了充满疑虑、不断拓展、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学界普遍认为,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哲学是继承发展的关系;研究者们对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及其哲学方法论进行了充分讨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尚待进一步发掘材料,纠正研究中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囿于历史原因,毛泽东未能将其正确的科技思想全面坚持到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突破陈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建立了崭新的科技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人民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宝。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创造力是其动力源泉;两个文明是其质量保证;尊重人民的劳动、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是其活力来源;三个有利于是其度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中内蕴丰富的领导思想。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是具有广泛历史性、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科学领导思想。着眼于历史哲学的理论视野,对邓小平领导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地位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恢宏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史学思想,形成了一整套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史学体系。实事求是在其史学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的工作首要,是中共党史的真实写照,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邓小平史学研究思想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充分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异特性,是当前推进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二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关键,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则是邓小平理论教学成功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科技哲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战略观,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的科教发展观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战略观。邓小平科技哲学思想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