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阐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语文性”和“探究式”两大特点,以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阐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语文性”和“探究式”两大特点,以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2005第1期刊登了刘俊利先生《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对于研究性学习主阵地在“课堂”;“标准”下的“多元”;灵魂是“问题”等认识,本人原则上认同。但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不敢苟同,如“体验式学习不能归属研究性学习范畴,它与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一起构成当前中学历史学习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我认为至少在认识上有以下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我国基础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尝试 ,也是面对 2 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全面推进跨世纪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设对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影响深远 ,意义重大。但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 ,研究性学习还是个新生事物 ,广大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种种误解 ,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解释 ,以便使研究性学习健康发展下去。误区之一 :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科研活动”。“探究性”(或研究性 )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点 ,但这并不能说研究性学习就是“科研活动”或“科学研究”。因为…  相似文献   

5.
误区之一:研究性学习就是科学研究。有些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科学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也就是科技活动课程。这往往把学生引向运用理科知识探究科技问题的轨道,导致课程内容极度狭窄化。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知识包括科学、艺术与道德,涵盖的内容包括自然、社会与自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应在研究性学习中达到均衡与合体。把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等同起来不仅会导致诸如“理想”、“自我”、“合作与竞争”、“珍惜生命”等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主题被丢弃或尘封的现象,还往往会产生研究性学习中方式和方法的…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世界各国都把综合实践课提高到新的战略亮点。而综合实践课究其本质就是通过在对传统简单的接受性学习的忏悔与批判之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其积极生命意义的教与学,培养新时期具有的综合素质的学生,重视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生活世界”的一切要素,教师与学生的“做中学”。本文试就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当前研究性学习存在的误区、及其实施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研究性学习"与小学教师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目的就是为了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个性健全发展的能够胜任小学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为此,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特征,有的放矢地安排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现其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普通高中新开设了一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门新课程的设立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意义。但是,研究性学习在全国各中学开展得很不平衡。本人来自教学第一线,愿在此“实话实说”:不少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研究性学习步入了误区。■ 误区★重专门课程轻学科渗透按理说,设立专门的课程可以从制度上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但现实中的情况是:不少教师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看做像数学、化学一样的课程,认为既然有了研究性学习课程,那么…  相似文献   

9.
物理研究性学习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性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方式转变。本文着重探讨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涵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其实施策略;研究性学习中的评价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性学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这门课到底该如何开展、如何运作,其中确实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开设讲座不等于研究性学习现象:时下,有很多学校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成了专题讲座课,内容五花八门、气氛热热闹闹,表面的“繁华”掩盖了内在的“虚弱”。结论:这种做法其实是走进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极其常见的误区。就像开展各种丰富多彩活动不等于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样,开设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也不等于就是“研究性学习”,因为它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证明:因为所谓“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实践操作中,发现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许多认识误区,这直接影响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惟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二是惟科学研究倾向,三是惟学生主体倾向,四是惟学科化倾向,五是惟资源优势倾向。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那种围绕项目或课题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深入性、问题性、调查性、自主性、真实性”为五大标准。而面对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教学体制和考试机制,这种“研究性学习”显然还不能一步到位,理智的做法是分为“研究型学习”与“研究式学习”两类。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可做小面积试点;后是宽泛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大面积实行。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阅读”,也就是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其语文学习潜能,促进其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语文学习的合作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与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相比,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也成了语文课堂上的重头戏,教师的角色也随之相应发生了转变,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成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点拨者”。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研究性阅读”,真正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让“研究性阅读”走上理性化的轨道,实为当前小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对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中潜在的几个典型误区进行罗…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专递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问题“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六条,即“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研究性学习”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重的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5.
黄锦群 《教育探索》2006,(12):10-11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诸多偏差。如: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学科化倾向,研究性学习的成人化和专家化倾向等,这些认识误区有必要加以揭示和廓清。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研究性学习进入化学课堂教学既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又是师生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但是,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必要给予澄清以正视听。误区一: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科活动课就研究性学习内容而言,它没有特定的知识体系,其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误区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现已全面走进我们的课堂。可是 ,一些学校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时 ,未能考虑到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对研究性学习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追求“自主” ,不关注研究过程。一些教师为了突出学生“自主” ,不介入学生的研究 ,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 ,自己只做一个旁观者 ,至于学生选什么课题 ,采用什么研究方案 ,如何实施研究方案等一概不管。使得研究过程呈现“放羊式”的自由化状态。2 .只重表面…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生物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专家学者著书立说,教学一线的教师更是把新课程标准当成新世纪生物学教学的航标。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正是人们所期待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貌似改革但实质上是把旧的东西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后又粉墨登场的现象,致使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误区一:研究性学习过于形式化、简单化目前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论述较多,对于“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其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  相似文献   

20.
政治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在学习活动中,二者相辅相成。之所以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地强调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地位,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实际上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同样也渗透于政治教学的学科中。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有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