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焦点时刻”栏目,以其新的形象新的风格向报纸提出了挑战。 作为“东方时空”压轴节目的“焦点时刻”,自去年五月一日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很快红火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报道风格。在此基础上,今年四月一日中央电视台又在黄金频道黄金时段推出“焦点访谈”,使此番“焦点新闻”攻势更加凌厉。  相似文献   

2.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早间节目《东方时空》,尤其是《东方时空》中的《时空报道》(最初叫《焦点时刻》)以及尔后在晚间黄金时段开办的《焦点访谈》,成为了电视深度报道开先河的成功之作,改变了电视新闻只能简、浅、表的印象,也表现电视新闻同样可以纵深追踪、评述...  相似文献   

3.
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浙江电视台《新闻纪事》、山西电视台《记者新观察》等一系列追踪社会热点、展开新闻背景、阐释事件因果的深度报道专栏的相继开设,电视评论这一全新的节目样式在国内电视界雏型初成,中国的电视新闻开始了干预生活、引导舆论的崭新之旅。从1993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先后推出了三档新闻评论性节目:《焦点时刻》、《焦点访谈》和优新闻调查》,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称之为“加强新闻评论的三大步”。这无疑是中国电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三大…  相似文献   

4.
7月中旬的这天,中央电视台《焦点时刻》节目主持人方宏进坐在“信堆”前拆阅观众来信,一封山东的来信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观众向“焦点时刻”推荐选题,内容是工商银行济南支行开展文明用语活动,他建议“集点时刻”给予报道。  相似文献   

5.
以《艺术人生》为代表的谈话类节目发展状况概说 如果从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东方时空·东方之子》、东方电视台开办《东方直播室》算起,中国的电视谈话类节目自开办到现在已经十年有余了。而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中央电视台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也已经是1996年的事情了。1996年以后,电视谈话类节目一发不可收,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谈话旋风”。中央电视台有《实话实说》、《艺术人  相似文献   

6.
电视在读报纸,从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马斌读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再到网络上的“8点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报纸的生存空间。其他媒体的生存空间在拓展,而报纸的生存空间在缩小。同其他媒体相比较,它到底在给读者提供什么?在有声时代,报纸如何“发声“?  相似文献   

7.
把握生活主流遵循电视规律增强传播效果──关于《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的采访与制作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焦点时刻》(下称“《焦点时刻》”)分别于1994年4月1日和1993年5月1日开播。今年5月份,这两个栏目双双获...  相似文献   

8.
导演胡玫继成功执导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后,又推出了长达58集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该剧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首播后.又在其他时段重播.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各种媒体,尤其是报纸和网上更是文章迭出.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焦点时刻》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等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走红,新闻评论性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为广播电视工作者和各台领导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丁灿 《新闻三昧》2004,(10):26-27
如今,《有报天天读》(凤凰卫视中台),《T2区》(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孟非读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马斌读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媒体广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节目相继亮相荧屏,电视与报纸亲密接触,这既是新闻节目形式的一种创新,有利于拓展电视的生存空间,也是现代新闻理念——把观众的需求和满意度放在第一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论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向报纸学习借鉴来的。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我国第一个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可谓电视深度报道的最早尝试。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及《新闻调查》被称为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播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电视同行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其中的《生活空间》,是我国电视史上迄今为止,第一个将焦点对准普通老百姓的固定小专栏。《生活空间》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反映当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3.
王珂 《新闻知识》2005,(10):48-49,47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具有传播符号多样、直观、视觉冲击力大的特点,而报纸具有冷静、理性、深刻的特点。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2003年1月23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开播:同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开播;3天后,东方卫视《早报早知道》开播;陕西电视台也在2004年推出了《早间播报》。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万彬彬 《视听界》2013,(1):83-86
2012年4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在“世界读书日”推出了特刊,首次对全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开辟读书版、读书周刊、读书栏目(节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存六档电视读书节目。即,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原《子午书简》)、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上海星尚频道《今晚我们读书》、  相似文献   

15.
电视时评栏目的发展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时评栏目是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1980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型栏目"观察与思考",从1993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焦点时刻""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档栏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别样的滋味──看《焦点时刻》李力真正的好节目出台,用不着为其“呜锣开道”。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时刻》默默走进屏幕,却一下子吸引住了观众。它的魅力是多元的。每日一个话题的高时效,无所不纳的大容量,现场采录的真实感及评析的独到与深刻,都体现出区别于...  相似文献   

17.
《面对面》: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结合的新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26日,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杂志《东方时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除了设立4位总主持人,《焦点时刻》易名为《时空报道》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以“主持人评论”《面对面》取代了存在二年多的《音乐电视》。这一改版,可谓意义非凡。就栏目本身而言,取消《音乐电视》,增加主持人评论,强化了《东方时空》新闻节目的整体性,使其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融深度报道、名人专访、纪录片及主持人评论于一体的电视新闻杂志.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对面》成为继记者述评之后的新探索.它短小精悍,轻便灵活,游离性的位置使它既可以独立成篇,…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评论工作的新起点──新型广播电视评论探析罗弘道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焦点时刻》(《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引起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的热烈欢迎。在这前后,不少省市电视台、电台也办起了相类似的节目...  相似文献   

19.
何婕 《新闻大学》2000,(1):76-77
《东视广角》是东方电视台的一栏深度报道节目,诞生于东方电视台开播之日。该栏目诞生至今在节目形式上发生过诸多变化,但是最近1999年8月31日的一次改版却体现了电视从业人员对于电视深度报道的思考和探索。 深度报道原来是报纸的强项,而电视深度报道的崛起当首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东方时空》的“时空报道”。这几个栏目充分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台、电视台都纷纷办起了以热点问题为主要题材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省市电台、电视台的《焦点时刻》《热点透视》等等。这类节目以它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吸引了受众,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