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明器,即“有形无实之器”,“送死之器”。据记载,真正的明器应具有“则冠有鍪而毋纵,瓮廡虚而不实”,“木器不成斫,陶器不成物,薄器不成用,笙竽具而不和,琴瑟张而不均,舆藏而马反”的特征。因此,大凡那些有形无实的,仿实用器制作的,或形为实用器实为专供“送死”的等等随葬物均为明器之属。 随葬物在阶级社会中是反映丧葬礼制的重要内容。明器在丧葬中的作用如何?这与丧葬礼制的兴起和发展息息相关。 丧礼在我国出现为时尚早。《后汉书·赵咨传》说:“古之葬者衣以薪,藏之中野。爰自陶唐,逮于虞夏,犹尚简朴,或瓦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唐代“越州窖”青瓷的酒壶,(原高约中尺一尺)俗名“天鸡尊”,又名“鸡头壶”。这件青瓷壶秀拔端重的造形,既富于雕刻美,加上光润莹澈的青碧釉色,综合作成的完整效果,在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这种瓷壶的造形,有一个久远的传统。在殷商青铜器群中,我们已经常见到种种由原始三足陶器衍进而成的鸟形器物,最著名的有“枭尊”和“鸡卣”。东周以来有“鸡盉”,汉铜器中有“凫尊”。陶明器中还有战国时“鸠形带柄的陶杯”,彩绘象生的“凫盤”,北京汉墓出土物中也发现过“枭尊”。这一系列铜陶器物,制作形象虽然各不相同,多数是用来贮藏  相似文献   

3.
作为随葬明器“镇墓俑”的一个重要类别,镇墓兽是最能体现古人“打鬼驱邪”丧葬文化观念的明器雕塑艺术。在明器雕塑史上,镇墓兽发展至盛唐时期,其造型风格已趋于成熟。盛唐镇墓兽镇墓驱邪的功能之所在,是与其造型形象的每一部分紧密相连的。因而,对盛唐镇墓兽典型形象的造型展开分析解读,探讨其镇墓驱邪的原因和内涵之所在,并对其“狮形”、“有翼”的形象特征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于我们全面把握古代明器雕塑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兴象”     
“兴象”是由殷Fan在《河岳英灵集》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诗学范畴,它与贾公彦《周礼注疏》所谓“兴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贾公彦所谓“兴象”是就明器的制作方法而言的,而殷Fan所谓“兴象”则是就诗的性质特征而言的,乃是指具有审美感兴特征而意余言外的艺术形象,《河岳英灵集》所收盛唐诗作提供的艺术形象大多兼具审美感兴特征和意余言外的特色,“兴象”这一范畴可以说是对这一显特色的理论概括,它较之“意象”更为强调了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意”的审美特性,殷Fan之后,“兴象”说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少学理论批评家多既言“兴象”又言“意象”,而往往是在此“意象”更高的审美层次上来言“兴象”的,可见“兴象”是对“意象”的超越,或说“兴象”说是“意象”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发展 ;三、提倡各种现代学术 ;四、思想观念现代化。由此可见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虽然必然具有“西化”的取向形式 ,而“西化”却不是现代化的全部。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道路 ,决定了晚清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只能在外力的促逼下 ,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观念地发展起来。不论在哪一阶段或层次 ,“向西方学习”是国人内在的要求 ,“西化”则是一种外显的工具。而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发展层次 ,正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浅而深的过程。不过 ,这一发展道路并非是机械地演进 ,因为不论是器物的还是制度的层…  相似文献   

6.
自有工艺美术教育以来,一直设有图案课.图案是我们培养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而“图案”一词.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这可以寻根到器物造型设计初期完全依靠手工生产的远古,和由远古过渡到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今天.“图案”一词广义的解释也就被“造型设计”所代替,“图案”也就只留下了“装饰纹样”的含义,成为“装饰纹样”的代名词.因此,图案课是无法包含所有器物的造型设计的.事实上绝大多工艺美术院系的图案课也都是以装饰纹样为教学内容的,而器物造型设计由各专业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而另行开设.我们在研究图案教学时,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给“图案”一个现实的、大众化的定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语文里,那一片叶子是神奇的。这个“小东西”能让人感受到“大局面”,所谓“一叶知秋”;而这个“小东西”也能让人看不到“大天地”,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相似文献   

8.
11、辅(辅佐、辅弼、辅相、辅助、辅导、辅车) 辅字从车甫声,其本义应指称与车辆有关之器物。但,具体指什么?《诗经·小雅·正月》:“其车既载,乃弃尔辅。……无弃尔辅,员于尔福”《注》曰:“大车重载,又弃其辅”,《笺》云:“以车之载物,喻王之任事也”。《正义》曰:“《考工记》:车人为车有大车,郑以为平地载任之车,驾牛车也。《尚书》云:肇牵车牛,远服贾用。是大车驾午也。此以商事为喻而云既载,故知是大车也。又为车不言作辅,此云乃弃尔辅,则辅是可解脱之物,盖如今人缚杖于辐以防辅车也。”朱熹注承此说而云:“辅,如今人缚杖于辐,以防辐车也。员,益也;辅,所以益辐也”。所谓“益  相似文献   

9.
通常将竹木或陶土制作的殉葬品铁为明器,其中模仿人形貌而制成的明器叫涌。春秋末期,涌已相当流行,但此时人殉和涌多共存一墓,反映了源代人殉的作法正处于过渡阶段。秦诵,特别是秦始皇墓兵马涌,体高如真人,面目生动。西汉文景之治期间为减少民力的损耗,涌的形体尺寸大大缩小,线条流畅优美,开创了活泼精致的新风。唐代的三彩源可说是涌史上的一大盛事。“三彩”或“唐三彩”。这是一种用低温烧成的特殊釉陶,釉色鲜艳却不透明,大大增强了涌的表现能力。宋代以后丧葬习俗以焚纸为主,墓桶数量逐渐减少。我国独特的明器艺术──俑@…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的主导思维范式是一种器物化的自然观。所谓自然器物化,就是将自然的本质等同于一般器物的本质。由这种器物化的自然观衍生出的是科学理性至上主义、实用功利主义、价值独断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一系列主流意识形态。而这一系列主流意识形态的流弊也正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藏礼于器”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造物制器的基本法则。在“藏礼于器”思想影响下,“器物”成为“礼制”的指示器和强化剂,二者呈现出一种双向互构的关系:一方面,器物是礼制的物化形态,器物的设计与使用要遵循礼制规定,礼制在器物中以物化的形态得以显现,另一方面,器物反作用于礼制,对礼制具有强化作用,发挥着重要的“无言之教”的道德教化功能。“藏礼于器”思想是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科技伦理思想资源,对于当代构建科技伦理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仍然能够对当今科技伦理治理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清乾隆以前文物被称之为“古董”或“骨董”。“骨董”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 张萱写的《疑耀·卷五》:“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至南宋朱熹《语类》乃作“汩董”。明代董其昌在《骨董十三说》总曰:“杂古器物之不类者为类,名骨董。”这一叫法一直沿用到清代初。一说“骨”,取肉腐而骨存之义,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所谓“董”,即知道、了解。“骨董”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另有一说,“骨董”,就是杂碎的意思。以前江南人好作“骨董羹”,即将各种食物混杂在一起烹烧,肉类烧的烂化。而骨头还完好的存在。骨董之“骨”就…  相似文献   

13.
项目教学中“软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的职业能力由多方面的因素组成,既有“硬能力”,也有“软能力”。所谓“硬能力”,是指基本知识、专业技术能力等;所谓“软能力”,是指沟通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14.
“教育”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引出”,意即把一个真正的人牵引出来、塑造出来。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也有过精辟的诠释,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所谓“育,养子使作善也”。即教育的本意在于让人成为一个“善人”。这里的“善”不仅指人的学识水平,也包括人的道德素养,而更重要的是指后者。  相似文献   

15.
所谓“启发”,即阐明事例,使对方因联想而领悟。正所谓是“开而弗达,道而弗牵”也。“启”具有引导、指引之意;而“发”是有所“悟”,指发现、发展,带有创造之意。启者会因其学识之殊而有差异;被启者,亦因悟性之殊而有所不同。若启发者为目不识丁,其言行举止能为悟性高者而有所觉;、启发者为饱学之士,亦能为悟性低下者解困、点拨。因此,如何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是教师要探讨的教学问题之一。美术创作教学中的启发方法,或许同其他科目有相同之处,个别会因其特殊性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甲骨文“鼎”字的本义,学界大都从训诂及甲骨文献角度对其进行阐释。“鼎”字是象形字,有相应的器物可参照,因此应用考古学角度研究器物功用及发展,并将其与“鼎”字相对应,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甲骨文“鼎”字字形■分别依据方鼎及扁足圆鼎所造,此二字的本义亦与其所依据器物用途相关。■字与祭祀相关,而■字本义则是指实用器中的鼎。■二字的发展演变亦与器物鼎的发展演变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说鼎     
鼎是在我国古代社会上层中使用最广的一种器物。它盛行于商周,衰绝于秦汉。鼎的形制虽因时代而异,但大体上说来以圆形、三足、两耳者居多,故有“鼎足”、“鼎峙”、“鼎立”之喻;鼎的质地也因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有所不同,最早多以陶土制成,后来则多以青铜铸就。青铜在当时是很宝贵的,因而又有“鼎铛玉石”(《阿房宫赋》)之别。另外,鼎的大小、轻重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一册《原君》一课中有“摄缄滕,固(?)鐍”之句。其中“缄”字教材注释为:“缄,封固。”笔者以为欠妥。 (一)此注与《辞源》、《辞海》的注释相抵牾。查《辞源》246页,“缄”的第一个义项即“用以结束器物的绳”,举例是《庄子·胠箧》中”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再查同页“缄滕”,其第一义项为“绳索”,举例句出自唐人柳宗元《柳先生集》中《牛赋》:“皮角见用,肩尻英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相似文献   

19.
在原始人那里,由于对生老病死做梦等生理自然现象的无知而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相信人的肉体虽然死亡了,但人的灵魂是将永恒存在的,因此,他们对尸体就再也不敢漠然视之了。为了表示对尸体的尊重,他们就不再把尸体弃之荒野或者仅仅是简单的掩埋,丧葬习俗就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明器是我国古代殉葬的用品,其产生的物质基础就是墓葬建筑,而墓葬建筑和习俗最终来源于人类原始的“灵魂不死”的思想观念,因此,明器产生的思想根源事实上就是原始人的“灵魂不死”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0.
重复例谈     
重复技法有两种:一种是“犯而见避”,一种是“犯而不避”。所谓“犯”。即写作中某些类似的重复;所谓“避”,即重复中写出不重复。如《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七擒孟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