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几个环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校中 ,学风是校风的核心和归宿。营造一个优良的学风氛围 ,是培养面向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这里就高校学风建设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下探讨。一、高校德育 :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在动力在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德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 ,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知识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反过来 ,德育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保证和思想动力所在。德育对大学生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它所培养的人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知识学习的作用。智…  相似文献   

2.
浅析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当前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不科学、缺乏学习热情、学习纪律松懈、专业思想淡薄、学习内容不均衡等方面.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优良高校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当前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不科学.缺乏学习热情、学习纪律松懈、专业思想淡薄、学习内容不均衡等方面。因此,要充分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优良高校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当前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不科学、缺乏学习热情、学习纪律松懈、专业思想淡薄、学习内容不均衡等方面.因此,要充分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优良高校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成为高职院校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转移辅导员工作着力点,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建立不同类型的课外兴趣俱乐部,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俱乐部中开展以激发广大同学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纠正不良学习习惯为目的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从而进一步分析研究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社会形势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变化,开设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第二课堂应是学校扭转学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一个突破口。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开展一系列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为主要目的的第二课堂活动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梁新宗 《文教资料》2011,(22):210-212
学习动力和学风、教风、校风及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其的有无强弱,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优劣、学习质量高低、综合素质良莠、国家建设快慢。文章针对学生学习动力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是“活”.第二课堂不受现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时间和空间都机动灵活,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它的心理根据是学习知识的兴趣、运用技能的快乐,从而使学生有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新”.第二课堂不受现行教材——主要是传播昔时信息的限制,能迅速将各种及时信息传授给学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三是“全”.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技术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等密切结合起来.同时,对于学习  相似文献   

10.
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永恒课题,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本文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为视角,以促进学风建设为落脚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依据动机理论,从分析学生自身需求出发,以强化学习动力为突破口,探索激励机制,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状态,创建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11.
为使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充满活力,教师需要用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活力,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如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能力;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瞬间与永恒。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激励方法主要用于体育教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而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运动学习的重要动力。体育教学激励方法划分的依据是体育课程的价值、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以及教育激励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具体的激励方法主要由认知激励、情感激励、引导性激励、维持性激励、形成性激励组成。在体育课堂中实施教育激励需要体育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需要学生产生有意学习,需要体育教师投入情感。  相似文献   

13.
对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进行讨论。分析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两种因素:教师方面,大学教师自身素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科学性教学目标是重要因素;大学生方面,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即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英文歌曲赏析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英文歌曲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以自己的兴趣为转移,它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和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开展竞赛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晏丽萍 《海外英语》2012,(18):41-42,46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采取灵活有效的趣味教学法,渲染课堂气氛,实行一些竞争激励措施,让学生体验成功,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这些做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沉默,是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文章主要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导致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沉默的学生因素是学习动机不强与学习功底不足,而教师授课模式也可能导致口语课堂的沉默.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澄清错误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应改变“输入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多说.另外,还应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提问技巧,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开口说英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水平会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研究发现,学生的需要及价值观、学习目标的自我设置、自我认知倾向、教学中的一系列因素(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式及条件、教学氛围、对学生的结果的考核评定)、社会文化环境等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恰当设置学习目标,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19.
Which factors influence the satisfaction level of Bachelor students? Hypotheses on the influence of study-related factors on student satisfaction will be drawn from previous findings and a theoretical model. These will be tested on the basis of a survey of Bachelor students at the Free University Berlin (n?=?2591) using multi-level analysis. On the first level (student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e.g. subject interest) and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study process (e.g.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supervis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On the second level (study program),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program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tested: configuration and structure (subjective assessment) and average class size (objective variable). This procedure makes it possible 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the predi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bles which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quality of teaching, study atmosphere, individual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and acquired subject knowledge) display the strongest link to student satisfaction levels. In relation to study program,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udy program also has a high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udent satisfaction, whilst average class size is only relevant, if the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study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supervision and study atmosphere) are not used as predictors. The findings are used in the final section to provide starting points for an improvement in student satisfaction levels.  相似文献   

20.
郭璐  冯新艳 《海外英语》2014,(16):64-65
Humorous teaching helps liven up class,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and promote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us relieving the anxiety of the learner and stimulating their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the use of humor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practical scenarios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aim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