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4,(1):30-34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小说中关注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及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在她的笔下,许多女性通过救助动物的行动与男性权威相抗衡,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直接反抗男权社会,并通过承担生态责任实现了自我价值。欧茨以此批判男权思想,关注遭受男权思想压迫的女性和自然,展现了她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电影《危险关系》是一部以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意象为主要叙事对象的作品,在男权叙事下演绎了两性之间看与被看、控制与反抗、霸权与妥协的复杂关系。它在男性凝视中建构诱惑的女性身体、叙述潜在的女性缺陷,以此对男性性欲与权欲进行二维迎合;它在性别标记下展示女性的逆动与反抗状态,从而表达其企图挣脱男权牢笼的强烈祈愿与女性意识;它最终以三种殊途同归的"寡妇"形象书写了女性败北妥协的悲剧命运。在此动态的逻辑层面上,电影揭示出男权藩篱圈禁下女性无法规避的"被看——反抗——妥协"的现实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
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从来就是艰难的,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更是面临着多重困境。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叙述和表达有三种方式:以女性的视角来破除男性的"观看",充分体验女性的自我生存;用暴力的方式反抗男权文化,拒绝男性社会的规范;用真正的失语对抗男性中心话语。  相似文献   

4.
现代女作家的女同性恋书写既是对男权文化的逃避与批判,又是异性爱的替代品,难逃男性意识与审美趣味的窠臼。当代女作家的女同性恋书写,是女性的一种深刻自恋,无意中满足了男性的窥淫欲,陷入了消费社会的商品陷阱中。女同性恋书写表现了男权文化下女性的永恒悲剧。  相似文献   

5.
梅娘的小说表现出显著的女性意识,这种意识突出表现为对知识女性命运的关怀,以及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通过对女儿们、妻子们悲剧命运的展示表达了作家对深受男权制文化压抑的女性的深切同情;作家肯定女性本能的欲望,勇于展示女性的身体之美,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敢于对那些伤害了自己的男性实施报复,相反的是,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显得可怜可恶,这都表现出作者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姿态。  相似文献   

6.
无奈的选择,痛苦的高尚——诙薛涛抒情诗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涛的抒情诗是真实的女性心声,诗中以鲜明的女性视角,把她的生命体验倾泄出来,反映了她对附属于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生存状态的执着探索;对女性失落在男权体制下的情爱的寻找;以及对苑囿于男性世界中的女性独立人格的渴望。薛涛的女性意识实质上是对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反抗,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相似文献   

7.
薛涛的抒情诗是真实的女性心声,诗中以鲜明的女性视角,把她的生命体验倾泄出来,反映了她对附属于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生存状态的执着探索;对女性失落在男权体制下的情爱的寻找;以及对苑囿于男性世界中的女性独立人格的渴望。薛涛的女性意识实质上是对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反抗,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相似文献   

8.
薛涛的抒情诗是真实的女性心声,诗中以鲜明的女性视角,把她的生命体验倾泄出来,反映了她对附属于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生存状态的执着探索;对女性失落在男权体制下的情爱的寻找;以及对苑囿于男性世界中的女性独立人格的渴望.薛涛的女性意识实质上是对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反抗,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相似文献   

9.
梅娘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沦陷区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紧紧围绕女性主题展开,在此过程中她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形态各异的男性形象,即父亲、丈夫、情人和包括婴孩、侏儒、好色成癖的男性等在内的四大系列六种类型。借助这些男性形象,梅娘巧妙地完成了对男权社会的反抗与批判,实现了对女性主题全面而独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多世纪以来,女性运动和女性文学作为批判男权社会和男性文学创作一统天下的反抗力量,体现了女性追求社会的公正、平等、自由的道德力量而赢得广泛的社会反响和反思,这也引发了文学是否应担当社会道义和怎样担当社会道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杨大为 《文教资料》2008,(30):31-33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畸形恋爱心理主要包括三个类型:恋父、同性恋和自恋.恋父是父权阴影下女性的成长瓶颈:同性恋是败局注定的逃避与反抗:自恋是女性在孤独困境中的绝望宣泄.三者有着共同的深层社会根源--男权文化.女性畸形恋爱的书写是对男权制社会和男性中心本位意识的控诉.  相似文献   

12.
《逝川》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文学的范本。它通过"泪鱼"这一美丽的生灵,象征了一个叫吉喜的女人一生的悲剧命运。揭示了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也描写了女性不甘于依附男性,转而反抗男权社会和寻求自身独立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6,(8):28-33
后女权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把女性解放从属于无产阶级解放、把女性利益从属于阶级利益所表现的男性霸权,强调差异性女性主体和女性话语以解构父权制,并通过妇女学与社会性别学的跨学科建构以解构男权文化知识体系,为女性解放与自由打开新的可能性。后女权主义在批判马克思主义时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命题,为我们创造性地思考当代中国的女性解放与自由,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引入了有益的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诞生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它以反抗和颠覆男权文化秩序为目标,它的目的在于解构以男性为主体而对女性身体的绝对控制,建构一种新的女性思维方式和书写规范。  相似文献   

15.
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诞生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它以反抗和颠覆男权文化秩序为目标,它的目的在于解构以男性为主体而对女性身体的绝对控制,建构一种新的女性思维方式和书写规范。  相似文献   

16.
从人物设置和主要剧情来看,《换子疑云》是一部个体反抗强权的英雄主义电影作品,但其深层内涵却指向了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揭示和批判。该作品的这种隐性批判从私人家庭生活空间、社会公共活动空间和宗教神学等三个层面逐层展开、渐趋深入,将女性所遭遇的种种性别不公和歧视以一种温婉含蓄却百折不挠的姿态揭示出来。作品对男性"责任"意识的重新解读和对宗教男性化倾向的隐性批判,尤其能丰富人们对男女关系的重新认识。稍有遗憾的是,该作品对男性中心主义问题的审视还没能跳出二元对立的性别框架,这就使得该作品虽然有了批判的深度,但却缺少了建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女性社会性别角色为切入点,运用权力话语理论,解读19世纪英国小说《简.爱》,探讨了女性作家在男权社会文化下的创作是不断挣脱男性权力话语的束缚,反抗男性话语霸权和推崇女性独立意识的矛盾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红字》中,霍桑通过探索女性与自然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揭示了女性和自然在男权的清教社会里遭受压迫和掠夺的悲惨命运。本文在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通过对霍桑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形成、男权社会中的自然和女性、女性对男权的反抗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来解读《红字》,批判了男权社会中二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其目的是呼吁人类构建一个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19.
《里乘》是清代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涉及女性,这些作品篇目不仅单独以女性名字命名,而且在篇幅上不吝笔墨。同时,作者通过惩恶扬善的主旨,来批判男性的原罪。又通过女性在政治、科举,甚至性别文化方面的表现而颠覆了传统对女性的角色定位,使男性形象呈弱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反男权书写意识。  相似文献   

20.
“颂莲”作为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和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主人公,有着独特而普遍的意义。小说和电影在表现这一人物形象时,选择了不同的表现角度,也取得了不同的社会审美效应。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电影在强化封建传统伦理文化批判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弱化了颂莲个性意识的张扬、女性意识的飞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