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话语、道德与权力--论王小波杂文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王小波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杂中。章主要从“话语”和“道德”两个维度来剖析他的思想。以王小波关于社会和化方面的字作为材料,展示出他对权力、知识、道德几个现代社会基本问题的思考。章试图将话语、道悠与权力内在联系作理论性地阐释,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勾结的秘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话语和道德的运作离不开权力,它们已经偏离原来的“轨道”愈行愈远。  相似文献   
2.
艺理论界和“龙学”界流行的观点是将“变染采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看作是刘勰对学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实际上,刘勰《时序》的“变染乎世情”的“”特指“学(章)的质”,该段话只揭示了学(章)的质发展变化规律,并非指整个学。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象学美学发展的逻辑承继关系的问题,从作品、读者和阅读行为三方面阐释现象学美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被归结为伪马克思主义理论倾向;在西方文论中,其危机表现为本体论走向虚幻。换言之,当代文艺理论的危机体现在它的教条性、暴力性和游戏性上。“危机”的系列文章不应视为“危言耸听”,而是一种对理论价值和意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5.
一个多世纪以来,女性运动和女性文学作为批判男权社会和男性文学创作一统天下的反抗力量,体现了女性追求社会的公正、平等、自由的道德力量而赢得广泛的社会反响和反思,这也引发了文学是否应担当社会道义和怎样担当社会道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用社会公正来审视文学中的性别问题,属于文学社会学范畴。然而,如何将文学中的性别问题进行社会学的解释?这里我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谈谈此前存在的庸俗文学社会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读者与文学文本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情感的存在方式问题 ,始终是审美阅读理论难以把握的难点。从现象学角度对这两方面作出存在论的描述 ,以期为审美过程的体验和诗性把握提供理论上的说明。审美阅读绝不仅是理解、提取作品意义的一个环节 ,而是文学本身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艺理论界对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提出不同的看法。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建设中的“体用”思维方式和艺术哲学的理论建构方法之弊病,指出欲使“当代形态”的建构具有“当代性”,理论必须具有能显示矛盾对立和自我扬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作为汉文化的一种载体和交流工具更是独具魅力,并且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和媒介正式进驻我国,如今网络已遍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统计,全球对互联网的关注程度高达85%,全球每月在互联网上传送的电子邮件达10亿封,每天在网上交换的信息量达万亿比特,这充分表明了人类生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10.
文艺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科学的文艺学与文学的文艺学之分。但从整个文艺学的知识构成来看,它一方面不可能成为达到完全认识“文学”的科学;另一方面还导致知识与文学创造能力的分离,因此文艺学不能成为“学”,而应通过“审美意象”的体悟,获得文学的本体存在─—诗性。体悟文学(不是学文学)是获得诗性、拥有文学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