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世界很大,总得去看看。哪个城市曾留下你的足迹?你又曾站在哪片天空下遥望故乡的方向?离开时,你舍弃了什么?归来时,你带回了什么?你站在世界一隅,你仍然是你。你已不再是你——你看过的世界都成了你。飞鸟鱼曾经是我的作者。某一年,她突然人间蒸发!待到我偶尔读了她公众号的文章,才知道她已人在日本。这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连根拔起、浴火重生——这个连一句日语都不会说的人,居然跑到京都去开起了民宿!  相似文献   

2.
前面就是大海——平静,和蔼,诱人。当你走下海滩时,海浪那温柔的絮语声便越来越响,轻涛拍岸,细浪击沙,宛若阵阵欢迎的掌声。你听到了海波的欢歌笑语,他们竞相追逐,前推后拥,你腾我越,你还可以在滚动着的水花浪沫中看到他们微笑的面庞。大海欣然地接纳你,把你拥入她温暖的怀抱,一洗都市生活带给你的疲惫。她听任你与她的儿女——无数的波浪一道嬉戏,甚至还把他们送到你身边与你同欢共娱。他们  相似文献   

3.
前面就是大海——多么平静,多么友善,多么诱人啊!当你顺着海滩走过去的时候,那轻声细语的波浪便喧哗起来;海水有节奏地拍打着沙滩,送过来欢迎的掌声。你听到了细浪的笑声,他们彼此追逐着,推探着,翻滚着;你看到了细浪的笑容,绽开在翻腾的浪花里。大海接待了你,热情地拥抱着你,抚去你身上闹市留下的困乏。她允许你和她的波浪孩子们嬉戏雀跃,甚至送他们过来和你一起玩耍。这些波浪将你轻轻地推出去,拉回  相似文献   

4.
欢快的叫声     
蟋蟀是一种叫声欢快的昆虫。夏日里,当你在乡间散步时就可以听到它悦耳的叫声。  相似文献   

5.
小说二题     
枯枝败叶那个冬天是和一个衣服破烂的流浪人一起来到我们小镇的。流浪人是个女人,看得出她的脸已好长时间没洗了,上面布满了皱纹,皱纹间充盈着汗渍泪渍和岁月的痕迹。她的头发很长,蜷缩在头上,里面缀满了鸟粪一样的东西,衣服破烂。她说,那年冬天啊,下的雪比最大的铜钱还大。她说到了秋天时,她的头发连同脸会呈现出枯黄的颜色。而当冬天这两个字从她没有门牙、上唇上有个缺口的嘴里吐出来时,我看到她全身瑟缩了一下,头发变成了白色。村里人听到最多的还是她一直挂在嘴边的那句"老样子",人们都不知道她所说的这个样子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的样子。她站在村镇的广场上,那是我们村镇的唯一的一个广场。村里的老人说,看她的眼睛有一种野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霍普金夫人:你知道,我们不是忘了给你写信。你是惦念着我俩的微乎其微的几个朋友之一。倘若你日久没有听到我们的消息,我想你会理解——我知道,你会由于我们而感到为难,但我们总是信赖你的。我本来打算让我妹妹去和你谈谈,但她不愿意。你知道,这对她来说并非易事,她还年轻,不谙世事。况且,她春天就要与埃迪·克拉克结婚,将成为一个冷酷而体面的太太——我对她的看法可能太尖刻了——她不愿意对任何人谈及我,而在我的亲人中,只有她知道我的事。我让杰西给她一个机会来摆脱我的影  相似文献   

7.
机缘     
谷子 《世界文化》2009,(7):29-31
她传过来的Email是这样说的:“我的运气和浪漫的经历,也许更适合在博客里或小散文中抒抒情,供读者开开心。能给别人带去快乐就是一种幸福,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跟你讲我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说来也怪,当你平心静气地回顾历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美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几位大人物的妻子真正能够跻身于著名妇女之列,也就是说,达到一谈起著名妇女这个话题就能使有识之士立即想到她们的程度。多莉·麦迪生便是大人物的妻子之一,但很难令人断定她的名望能够超过她的丈夫。至于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格兰特、亨利·克莱、丹尼尔·韦伯斯特或安德鲁·杰克逊的妻子就更不值一提了。甚至当提到她们的丈夫的名字时,人们也不能立即在脑海里浮现出她们的形象。在美国的历史上,再也找不到象乔治·华盛顿(1732—1799年)和玛莎·华盛顿这样德高望  相似文献   

9.
曹刚 《世界文化》2001,(3):26-27
有玫瑰王国之称的保加利亚不仅风光迷人,而且美女如云,丝黛拉就是其中的典型。她1980年7月10日生于索非亚,身高1.73米,三围是80—60—90,是保加利亚模特儿大赛的冠军,是美丽和典雅的统一。丝黛拉的拉丁文名字就是“明星”之意。不管在何处,只要丝黛拉一出现,就会光芒四射,引人注目。她漂亮、可爱,而且女人味十足。尽管才21岁,但她在自己职业中已经是真正的明星了。丝黛拉童年的梦想是当律师,而不是成为时装模特儿。她14岁时参加校运队,一位时装代理商发现了她,约她参加模特儿选拔赛。“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去参加,我…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少女卡丽娜做梦也想当明星,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她的明星梦引爆出墨西歌娱乐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几年前,只要墨西哥最著名女歌星特蕾维一出场,卡丽娜就是数以百万计的追星族成员之一。当特蕾维来到她的家乡齐瓦瓦巡回演唱时,卡丽娜会在母亲的陪同下,一个个场次地追。1994年10月的一天,卡丽娜终于有幸与特蕾维见了面。  相似文献   

11.
<正>《洛奇》(《Rocky》)是一部电影,也是一段人生。在电影与人生的交织中,缔造了光影和现实的传奇。当我闭上眼睛,一幕幕的画面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美国有一座东部城市叫做费城,如果你询问当地人,"费城的标志人物是谁",你可能会听到一个答案是艾弗森(原费城76人队队员),但是一定会有人告诉你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奇",一个从电影里走出的"真实"的人。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是一个有着特别多节日.特别多纪念的年头。而对于一个话剧工作者来说,与他休戚相关的最大的节日莫过于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这个纪念日了。能在有生之年遇上话剧百年这样一个盛大节庆,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一种上天的恩典。尤其是当你瞻仰这一百年的历史恢弘长卷,在浩瀚的星光中发现有几颗是你亲手敬奉上去的时候,你的心更会为之怦然。此刻,当我听到由我担任制作人的话剧《红星照耀中国》和《秀才与刽子手》双双入选.将要于四月去北京参加“中国话剧百年纪念演出”的消息时,不由百感交集.十年前的那一幕恍若眼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当你同国内或世界上任何人谈起什么是纽约的时候,你可以说时报广场就是纽约。——纽约市长布隆伯格  相似文献   

14.
在俄罗斯正在风行一种新的社会活动:无偿地帮助他人,包括陌生人。这种思想来源于一部催人泪下的美国好莱坞影片。当莫斯科妇女叶卡捷琳娜·克拉夫佐娃在自己家门口看见一个名叫沃洛佳的无腿流浪男人时,她毫不犹豫地将这个不幸的人安置到康复中心,并且用自己的钱给他买了轮椅。作为回报,克拉夫佐娃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沃洛佳要为别人做三件好事。她告诉不知所措的流浪汉,她正在践行Pay It Forward(让爱传下去)原则,这可以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公式——善有善报。这一原则最初出现在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瑟琳·瑞恩·海德的小说《让爱传下去》(Pay it Forward)中。当沃洛佳明白了事情原委,他答应至少会帮助他的一个熟人戒酒。克拉夫佐娃不知道他是否会兑现诺言,但她还是相信:世界正在发生转变。而且凯瑟琳·瑞恩·海德那部小说的主人公也是这样想的……  相似文献   

15.
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娅最喜欢她的妹妹塔吉雅娜。塔吉雅娜结婚以后,每年夏天总是带着一家人来到雅斯纳雅·波良纳她姐姐家避暑。塔吉雅娜见托尔斯泰总是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就问: “你往你的小本子上记些什么东西呀?”托尔斯泰眨眨眼睛,说: “记的就是你们。”“我们有什么可记的呢?”托尔斯泰耸耸肩头,风趣地回答说: “这就是我的事情了。真实总是有趣的。”还有一次,他对塔吉雅娜开玩笑说: “你以为你在我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的行动全都记下了。”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在办公室工作到很晚,妻子打来电话,不耐烦地问:“你还在那里做什么?要知道有客人来吃晚饭,你还不快回来!”她非常生气,而我还有许多工作未完成,也很着急,就生硬地说:“桑德拉,这不能怨我,晚餐是你安排的,就得由你来招待,该回去的时候我会回去的。”放下电话后,我感到妻子的责备有些道理。假如我重视这件事,假如我表示出对她的爱与理解,其结果会与此截然不同的。当我请人们说出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时,95%的人提及家庭或与家庭有关系的问题。约75%的人把家庭放在首位。然而当我们发觉想象中的完美生活与现实…  相似文献   

17.
正1961年,波黑作家伊沃·安德里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故乡萨拉热窝,他曾生动地写道:"在萨拉热窝,如果你躺在床上,通宵不寐,那么你便可以学会辨认萨拉热窝之夜的种种声音。天主教大教堂的钟,以丰富坚实的声音敲着午夜两点。悠长的一分钟过去了。然后你会听到,稍稍微弱些,但带着颤音的东正教教堂的钟,也是敲着午夜两点。接着,稍稍刺耳,而且比较遥远些的  相似文献   

18.
郭莹 《世界文化》2005,(5):31-32
浩瀚的宇宙广袤无垠,夜空中的繁星曾引发人们多少美丽的遐想。当遥远夜空的一颗星斗向人间洒下一缕银光的时候。你可曾意识到那银光所展现的是星斗几万年前的光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的确让人对宏大的宇宙充满了想象。然而除了让宇宙的奇观吸引你的眼球之外,你是否还听到了宇宙那动听的歌声呢?不错,宇宙就是这样奇妙而又充满生机,激荡着人们去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当梅格听到隔壁邻居家的纱门吱吱嘎嘎作响的时候,她禁不住连忙向窗外看去。她看到贝尔正向她的花圃走去。其实,贝尔阿姨并不是特指某个人的阿姨,但是在这个新区里每个人都是这么称呼她的。尤其是那些小孩予们一一他们都非常喜欢她。  相似文献   

20.
晓瑞 《华夏文化》2006,(3):52-53
当你来到滇西边疆,特别是在保山坝和昌宁、施甸、临沧等地,会听到很多人被称作“蛮儿”。其中有的是名字,而更多是对普通男子的通称,根本界定不了它的褒贬色彩。父母称自己的孩子时,便说:“我的蛮儿”,特别有爱呢的成份。“蛮儿”或“蛮”到底源自何处?为什么滇西人们喜欢称“蛮”?我们不妨探究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