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显然,本的主题实际暗含着一个基本的化判断,即:在中国化与域外化(包括宗教)的开放性沟通中,西方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化,要比其他类型的宗教化更容易进入中国化传统,构成儒家主导之中国多样性化生态中的有  相似文献   

2.
正自16世纪初期莫卧儿帝国宫廷绘画对基督教艺术的模仿与借鉴开始,印度基督教绘画艺术就已不经意间开启了基督教绘画艺术本土化的探索。在随后的近五个世纪里,印度数代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的基督教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从耶稣形象的变化中可窥见一斑。无论是艺术构思、表现手法还是创作风格的选择,都已拥有了显著的印度特色,呈现出印度艺术家对基督教与耶稣本土化方面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努力,为世界基督教绘画艺术积累了大量的创作与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3.
16世纪欧洲人来到中国,基督教在中国开始传播,绘画成为基督教室传的重要手段,传教士修建教堂时大量绘制壁画,基督教壁画在采用欧洲绘画技法表现象教内容的同时,逐渐将中国传统的思想信仰、题材内容和表现技法糅合进来,以达到扩大宣传、征服人心的目的。[编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帝的起源李申上帝,今天的中国人多以为那是基督教的概念,是基督教的至上神。其实,中国基督教的上帝,乃是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将他们的God译成的中国名字。上帝,原是中国传统的至上神。一中国没有《伊里亚特》那样的史诗,却有一部《山海经》,保存了一些上古...  相似文献   

5.
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圣诞节是纪念耶酥诞生的节日,也叫主降生节。耶酥为基督教的崇拜对象,被尊奉为上帝的儿子。传说他是由圣灵感孕童贞女玛丽亚,取肉身降世而成为人们的救世主。有关耶酥的古代文献资料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历史文献,数量不多,仅述及其有无;另一类为基督教产生后的宗教典籍,  相似文献   

6.
在欧美国家,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按《圣经》的说法,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升天。后来,基督教教会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3月21日——4月25日之间)为纪念日。按照基督教教义,耶稣基督之死是为赎世人的罪。因此,复活节在基督教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圣诞节一样,复活节的宗教色彩越来越淡,但其作为民俗节日的特征则越来越明显。在美国,复活节期间的活动,除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外,还包括复活节游行、制作花篮和绘彩蛋、拣彩蛋、制作复活节兔子,以及玩各种趣味游戏等。复活节…  相似文献   

7.
《华英字典》为第一位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所撰,是中国第一部英汉字典。马礼逊在编纂字典时坚持学好一种民族语言必须了解与这个民族有关的历史、地理、宗教、化、哲学、政治、风俗、礼仪等方面内容的宗旨,因此整部《华英字典》富含中国历史、化、政治、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堪称一部中西化的百科全书。本从宗教神话、风俗礼仪、历史人物、教育与科举以及天、音乐五个方面,概述了其对中西化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流域的新石器化类型多元复杂,各自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相似地理生态环境和南来北往族群间的化交流与融合,致使各化类型的化面貌呈现出一定相似性生,它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商周时期)的化类型。  相似文献   

9.
正基督教与印度有着悠久而古老的联系,这种联系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世纪。印度基督教传统认为,公元52年,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多马在南印度的喀拉拉邦登陆,并在那里建立了七个教堂,基督教因此传入印度。此后历经叙利亚东正教、葡萄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三个十分显著的时期,发展至今。三个时期印度因受不同特征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产生过不同的基督教艺术形式。基督教初传印度时,正值印度佛教鼎盛期,印度艺术与佛教的关系太过紧密,基督教艺术发展甚微。因此,印度早期的基督教艺术作品,只有极少量得以流传下来。最早也是最能代表印度基督教艺术符号的是所谓的"圣  相似文献   

10.
袁波 《世界文化》2011,(3):17-19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是西方文明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大变革与转折。君士坦丁(Constantine)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君主,其宗教政策为基督教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其皈依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他对基督教发展的重大影响,使其成为基督教会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董丛林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神学文化,是各具特质的两种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干,它是伦理中心主义的“人本”文化,所涵容的主要是人与人的世俗关系规范,而非人神关系规范。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圣经”,对神学、神境表现得相当冷淡...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基督教东传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基督教东传与中西文化交流杨洪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西方文明之源--两希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结晶。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国家殖民事业的...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中华文化与基督教的关系问题上,过往学者多是著重研究西方传教士或基督教中人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课题。一般来说,基督教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对中华文化的排拒,西方传教士初期是采取比较消极的、批判性的态度对待中华文化,视之为“异教文化”,甚至认为它是属于“邪教”。第二个时期是对中华文化的接纳与尊重,基督(新)教传教士如狄考文(Calvin Mateer)、理雅各(James Legge)等开始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乐意正面地肯定中华文化、甚至著手钻研、学习及欣赏中华文化。理雅各的翻…  相似文献   

14.
<正>印度基督教传统认为,基督教早在公元1世纪中叶就由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多马(St.Thomas)传入印度,并发展至今。在大多数国家,基督教进入被传教国家后,都会不同程度地介入当地的文化传统之中,印度也不例外。基督教传入印度经历过叙利亚东正教、  相似文献   

15.
公元8世纪基督教会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万圣节”,以纪念那些圣徒。万圣节的前夜即10月31日,在英语中最初被称为“All Hallows Eve”,随后演变成“Halloween”,也就是人们俗语所说的“鬼节”。基督教信仰流传至中世纪时,传说10月31日这一晚阴阳两界之门是最易被冲破穿越的。亡之灵会光顾生之家。活着的人们届时备下食物以招待祖先及故人,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后国人道德信仰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后,由于传统道德信仰体系的崩溃,重建国人道德信仰体系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以佛教、基督教来解决国人道德信仰的努力因不符合中国国情很快失败。出于抵制基督教以及对传统化的卫护,以昌明孔教为宗教的国教运动亦应运而生,希图规复国人的道德信仰秩序。新化运动则主张以科学代宗教并成为国人的信仰。但国教运动和新化运动也都没有解决国人道德信仰重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原罪意识与基督教的原罪论中国学人论及原罪意识和忏悔意识时,总是把它放在基督教背景下来讨论,因为在我们的知识领域内,这是基督教哲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这种看法大致无错却又未必完全准确。在基督教哲学之中,这两个概念也有个发展过程。有人指出,《圣经》中并没有原罪概念,是奥古斯丁创造了  相似文献   

18.
位于肯特郡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建筑群是英国基督教的发祥地。一千多年来。大教堂传承着基督教文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英国人。坎特伯雷大教堂融合了罗马式风格和直角哥特式风格,在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同时该教堂也是贝克特大主教1170年被暗杀之地。的确,千百年来.坎特伯雷大教堂经历了英国政坛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英国社会的历史沧桑。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9.
摩羅 《中国文化》2007,(2):51-60
原罪意识与基督教的原罪论 中国学人论及原罪意识和忏悔意识时,总是把它放在基督教背景下来讨论,因为在我们的知识领域内,这是基督教哲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这种看法大致无错却又未必完全准确。在基督教哲学之中,这两个概念也有个发展过程。有人指出,《圣经》中并没有原罪概念,是奥古斯丁创造了“原罪”(peccatum originale)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作为基督教圣城声名大噪崛起于观光地图,印度教圣地——印度瓦拉纳西,吸引全球注目,摩门教圣殿所在地的美国盐湖城,也因宗教孕育出独特的城市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