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明文 《新闻三昧》2005,(12):44-44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凼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李莉 《声屏世界》2013,(11):66-66
新闻拒绝卖弄文采、堆砌辞藻,但从不拒绝文采,以让人赏心悦目。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新闻文采要缘事而发、淡中有味。这就是说:一方面,新闻需要文采,用文采来消除平铺直叙的“文件味”“工作调”“总结腔”.增添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新闻的文采要张弛有度,顺势而为,适可而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语言要准确、生动、凝炼,不能哗众取宠、长篇大论、拖泥带水。  相似文献   

3.
李铭  王秋馥 《新闻传播》2004,(11):30-31
新闻不是设计出来的,但是好的新闻报道是需要匠心独运、精心设计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制作新闻报道的思路更具创意、更让受众喜闻乐见。同样的新闻,报道的手法有高有低,新闻报道的优化设计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最大限度地激活新闻事件内在的信息元,更深刻地揭示事件的内涵。更充分地展现事实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萧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记者,也是一位著名的京派作家。根植在萧乾身上的文学素质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他的新闻写作。他在恪守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熟练地运用文学技巧,写出可以和现实主义小说相媲美的报道,也因此,他写的新闻特写引入入胜,文采斐然,可读性很强。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新闻报道工作比作一片沃土,那么有林则成材,荒废则生草。九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秦仕学深谙此理。几年来,他就像一位辛勤的护林人,把心血和汗水倾注这片沃土,军分区新闻报道工作如同山间林木──枝繁叶茂。1994年初,秦主任刚走马上任时,恰逢军分区新闻干事转业,所属12个县(市、区)人武部新闻报道工作群龙无首。秦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新闻报道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跌入低谷,无疑就像一个人四肢不全。选拔一名得力的新闻干事,成为当务之急。秦主任四处寻访人才,终于在众人的推荐下,经他亲自考察,认准一位…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新闻报道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新闻与信息有许多共同之处。一个好新闻线索离不开一个好的信息来源。许多新闻有信息的成份.而不少信息也有新闻的因素,同时信息是一种社会资源,它包括人们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内容、新动向,信息可以储存和继承,人们依据其作为资料、数据、凭此对某事物进行分析预测。因此信息对新闻报道来说至关重要,并越来越受到编辑记者和通讯员的重视。要搜集新闻信息,首先要掌握新闻信息的搜集技巧。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俗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谓“眼观六路”,一是观报纸期刊。国内外现在…  相似文献   

7.
陈熹 《新闻前哨》2002,(7):17-18
新闻报道是大众传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在《传播学概论》中说:“信息是传播的材料”。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因此,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直接影响到报道的质量,受众喜好,传播效果等等。增大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信息的定义,目前我国学者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钟义信在“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中提出)。新闻报道中的信息含量,我认为是指具有事实性的显性信息和事实…  相似文献   

8.
人们都说他是一位后起之秀,仅两年功夫,他由一个新闻门外汉,变成一位新闻战线上的伎校者。翻开他的刊稿剪贴本,光中央级报刊发表的稿件就高达50多篇,《人民武警报》及省地级报刊电台刊播的近200篇。为此,部队党委先后两次为他记了三等功,去年还被武警总部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他所在部队新闻报道工作,也由落后单位一跃变为全师第一,并被武警总部评为“橄榄杆”优胜单位。他叫李凌志,是武警8661部队的新闻干事。当笔者当面夸奖他取得的成绩时,他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喜悦而又辛酸的泪水。1997年7月,李凌志刚从军校毕业分到部队…  相似文献   

9.
1963年穆青同志率先提出新闻散文化的问题。1982年,他在《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中又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革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并且指出"新闻报道要注意文采。也就是说,我们的新闻报道不仅内容是健康的、积极的,而且语言文字、表现形式也是新颖的,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10.
边缘体裁与新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事业都是在创新中前进和发展的,以传播新的信息为本的新闻事业更需要创新,处在大变革的时代尤其是如此。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新闻事业的体制和机制要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也要创新,需要探索的问题很多,本文以管窥豹,只谈当前新闻报道形式创新遇到的一个问题:边缘新闻体裁在新闻创新中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四不象”的遭遇   在笔者历年参加的各种好新闻评选会上,评委们一次又一次遇到了同样的烦恼:一些作品的体裁难以界定,是“四不象”。有的报社送评的消息,有评委认为它是通讯,有的报社送评的言论,又…  相似文献   

11.
新闻策划与读者需求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新闻策划作为提升新闻价值的一种组织手段被愈来愈多的新闻人认同和采用。新闻报道需要策划,许多通过策划的新闻报道以其新角度、高立意、深层次和介入及时更强烈地吸引和感染了读者和观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然而,不是所有的新闻策划都能遂人心愿,若采用不当,新闻策划与受众需求多样性就是我们在策划中需要正确处理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新闻策划,笔者赞成新闻报道策划和新  相似文献   

12.
说起新闻报道,武警8744部队政委张雕选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常说:“不关心新闻工作的领导,是不明智的领导!”他除了抓好把关定向.还设身处地关心报道员的生活和成长,使部队新闻报道一直走在兄弟单位前列。  相似文献   

13.
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发的新闻不难看出,突发新闻报道正在成为广播新闻报道的常态。新闻实践需要对突发新闻及突发新闻报道的研究,以便更好地驾驭突发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4.
论文缩微     
改革新闻内涵和 传播方式将是新一轮新闻改革重点 李良荣、刘晓红在《新闻记者》第5期上撰文说,新一轮新闻改革的重点将是新闻,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尊重宪法所赋予的公民的知晓权为出发点,坚持新闻和新闻报道“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也就是说,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公民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公平地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通过公开的渠道公正地表达他们的意见。 这要求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信息量。除国家机密之外,凡是涉及到公众利益、涉及到企业决策的重大信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从政府决策到时事,都应该在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但是,新闻并不排斥描写,要准确地报道客观事实,又要把新闻写得生动富有吸引力,这是新闻记者需要练就的基本功。新闻报道故事化如今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新闻作品中。这种方式使新闻报道有了“温度”,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基础上,如何将新闻报道故事化?笔者结合相关实例,试从人物选取、细节挖掘、场景再现三个角度去浅析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16.
好的新闻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能给人以震撼、启迪、愉悦;呆板的新闻却让人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如何将新闻写“活”。特别是将一些题材重大的新闻或时政报道处理得生动活泼?在这方面.《南阳晚报》近年来作了有益的尝试,即将散文手法运用于新闻报道中,使新闻语言富于文采,给人以美感,从而深深地打动读者,让读者可以饶有兴趣地持续阅读下去。  相似文献   

17.
“新闻要好看”的提法错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要好看!”这个听起来不错的提法正在一些新闻单位内悄然流行.一些主管领导这样要求记者,记者为把新闻做得好看而冥思苦索。如果说.在保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力求把新闻报道写得可读性强一些、趣味性多一些、文采美一些,使读者更加喜闻乐见.那么这个提法没有什么毛病。然而.不加任何前提.单纯提倡“新闻要好看”.把“好看”作为新闻的一般要求和普遍特征.甚至把“好看”作为衡量新闻价值、取舍新闻稿件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这个问题就有些严重了。  相似文献   

18.
也许由于职业的敏感,一踏上江苏省泗阳县这方新闻人才成长的沃土,就得到一条线索:县委宣传部部长原是一名退伍兵报道员。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此问号很快在与庄部长亲热的交谈中得以拉直,笔者仿佛看到,在新闻成才艰辛之路上,走来一位不倦的跋涉者,他虽说在新闻之路上已经历过23个春秋的风雨,但他仍然精神饱满地在新闻之路上前进迄今为止,他已在省级以上报刊电台上搞2000余篇.充后有65篇新闻作品获得各类全国性新闻奖。从军统就“金刚钻”庄勇1974年参军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军营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及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使地利用一切…  相似文献   

19.
从事新闻报道是个美差事:新闻的发现。稿件的发表,都会给新闻采写者带来美妙的享受;新闻写作也是个苦差事:不但要实地精心采访。经常挑灯夜战。还要具有新闻敏感性。不断锤炼文字功底。自从报名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班并踏入新闻报道员队伍以来.回顾付出的点点滴滴,笔者认为。作为新闻报道员。要想尽快入门、有所收获,须具备4种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说方宏向潇洒,不仅是他拥有1.78米身高的英俊外表,更主要的是他在基层部队新闻报道工作岗位上短短4年时间内就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电台上发表各类新闻作品近250篇(幅),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发表新闻作品400余篇(幅)。他从事新闻报道工作4年,就连续3年被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你若再仔细翻翻他桌上厚厚的剪贴本,再从他周围同事那里打听一下他的成功秘诀,你就不难发现他于新闻报道工作这行中饱含着一股搏劲。难怪有人干脆送给他四个字:能争善博。说方宏向能争善搏,这得归咎于他的性格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