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 )图 1(1)安全漏斗  (2 )粗铜丝  (3)具支试管  (4 )棉花(5 )有孔隔板  (6 )浓HNO3 或稀HNO3   (7)具支U型管(8)橡皮管夹  (9)带橡皮导管  (10 )锥形瓶(11)NaOH溶液  (12 )橡皮气唧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①采用封闭实验装置 ,对环境无污染。②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③功能多 ,可完成 5个反应。(2 )用途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以下 5个反应 ,并可改装做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①Cu +4HNO3 (浓 )Cu(NO3 ) 2 +2NO2 ↑ +2H2 O② 3NO2 +H2 O 2HNO3 +NO↑③ 3Cu +8HNO3 (稀 …  相似文献   

2.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到一些有毒气体的演示实验 ,为了防止有毒气体泄漏 ,本文介绍三种装置。一、注射装置(一 )装置图图 1如图 1  1 注射器 ,2 针头 ,3 青霉素小瓶。(二 )操作示例SO2 与H2 S反应1 原理 :Na2 SO3 H2 SO4 =Na2 SO4 SO2 ↑ H2FeS 2HCl=FeCl2 H2 S↑SO2 H2 S =2S↓ 2H2 O2 药品 Na2 SO3固体 硫酸溶液 FeS固体 稀盐酸 NaOH吸收液3 步骤 :小瓶内放入少量Na2 SO3,盖好胶盖 ,抽出部分空气 ,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硫酸溶液 ,过一会儿 ,另取一支注射器慢慢抽出SO2 气…  相似文献   

3.
1 实验目的( 1 )探索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 2 )学习侯德榜的科学 ,创新精神 ;( 3)训练无机制备实验的操作技能。2 实验原理1 86 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 ,发明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 ,连续生产纯碱的氨碱法。三步化学反应为 :NH3 +CO2 +H2 ONH4 HCO3NH4 HCO3 +NaClNaHCO3 ↓ +NH4 Cl2NaHCO3Δ Na2 CO3 +CO2 ↑ +H2 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再用 ,而氯化铵又可以与生石灰反应 ,产生氨气 ,重新作为原料使用 :2NH4 Cl+CaO 2NH3 ↑ +CaCl2 +H2 O中国化学家侯德榜认为 ,索尔维法…  相似文献   

4.
1 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仪器对传统电解水制氧法进行了革新 ,保持阳极的析氧反应不变 (40H- - 4e =O2 +2H2 O) ,而采用特殊材料制成阴极 ,它由防水透气层、导电网、导电基质和催化剂层组成 ,透气不透水 ,从而能选择性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发生溶氧反应 (O2 +2H2 O + 4e =4OH- ) ,阴阳两极的电解总反应为O2 (空气中 )→O2 (纯净 ) ,能实现从空气中富集氧气 (纯度≥99 5% )。电解过程不消耗电解质 ,耗电省 (槽电压1 2V~ 1 4V)。通过电源开关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通过改变电流大小 (5A~ 15…  相似文献   

5.
以Ag-煤渣做催化剂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反应快速。为防止污染空气,我们增加了简易吸收装置。一、仪器试剂氧气贮存装置、具双孔塞广口瓶、10×250mm玻璃管、酒精灯、小塑料瓶(眼药水瓶)、石棉绒、细铜丝、浓氨水、CaO、CaCl2、1...  相似文献   

6.
高二物理中有关于凸面镜的内容 ,高二化学中有关于银镜反应的内容 ,如果教师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安排学生自制凸面镜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 ,可谓一举两得。1 原理利用葡萄糖溶液的银镜反应 ,在表面皿上镀一层银。CH2 OH— (CHOH) 4 —CHO +2 [Ag(NH3 ) 2 ]+ +2OH-SnCl2 CH2 OH— (CHOH) 4 —COO-+NH+4 +2Ag↓ +H2 O +3NH3其中 ,氯化亚锡溶液是催化剂。2 制作(1 )实验用品 :1 0 0mL烧杯 1只 ,60mm表面皿 1只 ,2 0mm× 2 …  相似文献   

7.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积极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同时激励学生对书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探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下面介绍利用废旧物品改进的四个实验装置。一、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所需旧物 :2 50ml输液瓶 2个 (带胶盖 ) ,输液器 2个 ,输液吊网 1个。化学反应 :CaCO3 2HCl=CaCl2 H2 O CO2 ↑图 11、 2 50ml输液瓶 ;2 输液器 ;3 输液夹 (输液器自带 ) ;4 2 50ml输液瓶 ;5 塑料管操作方法 :按图 1装好仪器和药品 ,打开输液夹子 ,根据需要控制流量 ,液体由瓶 1流…  相似文献   

8.
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 ,它的长短可任意切割 ,又可受热软化弯曲成各种不同角度的玻管 ;还可拉成不同规格的尖嘴管 ,它无色透明、体积小、可受热 ,因此 ,它可以代替很多玻璃仪器来做实验 ,具有省药、省时、污染小 ,现象明显 ,便于携带等优点。将玻璃管的这些特点应用在化学实验上 ,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现将其应用列举如下 :1 H2 (或CO)还原CuO(Fe2 O3)的实验如图 1装置 :图 11CuO粉末  2橡皮管  3止水夹将H2 通入玻璃管 ,打开止水夹 ,在导管尖嘴处点燃H2 ,加热CuO ,可观察到黑色CuO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9.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 1)特点①具有贮存气体、排放气体、压缩气体、吸收气体四大功能。②贮气桶贮存气体时间长 ,方便教师随用随取 ;贮存气量大 ,气压易调节 ,实验现象好 ,成功率高。③由于贮气桶内用于产生压强的液体是循环使用 ,故可贮存能溶于水的气体。( 2 )用途①贮存现行中学化学实验所用的O2 、H2 、CO2 、CO ,Cl2 、H2 S、CH4 、C2 H2 等 10多种气体 ,并能验证其性质。②配合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可用多种实验方法演示每种物质的性质 ,打破了教材中一个知识点与一个特定实验的对应格局 ,为教…  相似文献   

10.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以络合物的形式把CO储存起来 ,CO和CuCl可重复利用。实验在密闭系统中进行不污染环境。②操作方便、CO的产生和停止便于控制。(2 )用途 :用于CO还原Fe2 O3、CuO的实验。3 制作材料10 0mL烧瓶、5 0 0mL烧杯 ,直径 0 7cm玻璃管支架杆 2 ,支架座 1。4 制作方法将CO储存在CuCl中备用即可。5 使用方法(1)CO的储备 :事先在通风橱中 ,将CO通入盛有CuCl盐酸溶液的小烧瓶中 ,储存起来。(2 )把CuO或Fe2 O3粉末涂在玻璃管内壁上 ,按图1所示把装…  相似文献   

11.
酶法水解淀粉氨溶氯化银的银镜反应实验周改英(安徽省铜陵县第二中学244100)一、实验原理,1.人的唾液和胰液含有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006)n+nH2O酶→nCH2OH—(CHOH)4—CHO)唾液2.回收检验银离子生成的A...  相似文献   

12.
难题巧解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一章有这样一道题 :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两种一元弱酸钠盐溶液中 ,分别通入适量的CO2 ,可发生如下反应 :NaR +CO2 +H2 O =HR +NaHCO32NaR′+CO2 +H2 O =2HR′ +Na2 CO3试比较同浓度的NaR、NaR′、NaHCO3 、Na2 CO3 四种溶液的pH大小。这道难题不少学生感到棘手 ,因为只根据这两个反应方程式去判断 ,不易弄懂 ,且易产生错觉 ,最终还是搞糊涂了。下面介绍的一种方法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 ,则简便易懂。首先 ,要比较出NaR、NaR′、NaHCO3 、Na…  相似文献   

13.
【设计】:氯化氢与氨反应生成微小的氯化铵晶体分散在空气中呈烟状。反应方程式为 :HCl NH3=NH4 Cl原反应装置见图 1中甲与乙。使用原反应装置 (甲 )在实验操作时需抽取玻璃片 ,不仅操作不方便 ,而且会造成药品外泄。同样在使用装置 (乙 )时 ,存在空气污染等问题。现用一个密封 U形管装置 ,使得操作简单 ,反应现象更加明显。这个反应常用来鉴定氨和氯化氢。【器材】:支架 1套 ,磨口的 U形管 2只 ,海绵 (滤纸或脱脂棉 ) 2块 ,图钉、胶头滴管各 2只 ,备用橡皮塞 4块 ,浓盐酸 ,浓氨水。图 1【步骤】:方法一 :装置如图 2 (甲 )(1)用两只胶头…  相似文献   

14.
鉴定某未知溶液中是否会有SO2 -4 ,不同于鉴别SO2 -4 ,它必须排除Ag+ 、SO2 -3 、CO2 -3 、PO3 -4 等离子的干扰 ,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和选择合理的试剂来进行 ,否则易犯以下几种错误 :1 误把Ag+ 鉴定为SO2 -4如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入稀HNO3 沉淀不溶解 ,便断定该溶液中含SO2 -4 。而溶液中若含Ag+ ,也会出现同样现象 :Ag+ +Cl-=AgCl↓ (白色 )AgCl同样不溶于HNO3 。改正方法 :应选用Ba(NO3 ) 2 作试剂。2 误把SO2 -3 鉴定为SO2 -4( 1 )向某未…  相似文献   

15.
H2 和Cl2 混合光照爆炸的实验虽很重要 ,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使该实验难以完成 :( 1 )Cl2 在制取、收集、储存时 ,刺激性气味强 ,污染太大 ,使老师嗅而生畏 ,不愿去做。 ( 2 )教室里无通风设备 ,Cl2 只能在准备室内提前制取收集 ,由于密封程度不好 ,使空气进入 ,混合气中含氧气 ,实验难以成功。( 3)该实验必须要即刻制气、即刻混合、即刻光照 ,混合气不能较长时间放置 ,对实验时间要求紧。 ( 4 )收集Cl2 时必须要用排饱和食盐水法 ,收集H2 时用排水法 ,费时麻烦。 ( 5 )光照集气瓶危险性太大 ,不敢做 (笔者曾做…  相似文献   

16.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 )注 :EE′=10cm EH =4cm HQ =2cm QP =2 0 5cmRA=40cm RB=10cm RC=2 0cm图 1A为 70cm× 70cm的面板 ,竖直插入B的中心位置上。B为台式弹簧测力计、精度 2 0 0g(约 2N)。C为可调零位的量角器 ,通过D位两侧竖直滑道可调节上下定位 ,D点有固定螺丝。F1、F2 为两只轻质测力计。m为质量约为 2~ 3kg的长方形铁块 ,长边中心线垂直打 =3mm~ 2mm通体孔 2个 ,M为砝码 ,G为定滑轮 ( 4个 )。 1、2、3、4为 4个圆心角约 70度的弧形滑道 ,道宽 3mm。2 仪器特点及…  相似文献   

17.
关于CO2通入AgNO3溶液中能否产生碳酸银沉淀的问题,我们做过关于AgNO3各种浓度(AgNO3不酸化)的实验,都没有得到产生沉淀的结果。为什么将CO2通入AgNO3溶液中,不生成沉淀呢?我们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分析:1.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对沉淀的影响:将CO2↑通入AgNO3溶液中的平衡有:CO2+H2OH2CO3K=〔H2CO3〕〔CO2〕=2.6×10-3H2CO3H++HCO-3Ka1=〔H+〕〔HCO-3〕〔H2CO3〕=4.2×10-7HCO-3H++CO2-3Ka2=〔H+〕…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较多 ,但有的方法比较繁 ,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掌握 ,本文再介绍一种比较快捷的、初学者较易掌握的配平方法———化合价变化总数法 ,供高中同学参考。一、配平原理还原剂、氧化剂的化合价升降数相等二、配平步骤1 标出化学方程里变价元素的化合价。2 确定含变价元素的化学式里变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总数 (化合价升、降总数 ) ,把这两个数交叉写在含变价元素化学式的前边。3 配平变价原子。4 配平没有变价的原子 ,一般配H和O时先配H后配O。例 1  化合价变化总数 NaBr-1↓1   Cl20↓2=…  相似文献   

19.
在指导学生教育实习时 ,我们发现 ,初中化学中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的实验[1 ] ,有些不够完善之处 :(1)预先制备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未进行演示实验时 ,气体颜色已变得较浅 ;用此气体做实验 ,现象不太明显。(2 )气体颜色变的较浅 ,是因为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有如下平衡[2 ] :2NO2红棕色N2 O4 无色两者的含量具有表 1中的关系。表 1温度 ℃ 2 7 50 1 0 0 1 35NO2 % 2 0 4 0 8998 7N2 O4 % 80 60 1 1 1 .3可见 ,二氧化氮经放置后 ,已变成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 ,甚至大部分是四氧化二氮。这时 ,讲瓶中是二氧化氮 ,显然不…  相似文献   

20.
酒精 (乙醇 )是化学实验室里常备试剂 ,主要是作燃料 ,也作反应物、溶剂等。作燃烧时 ,常用的是普通酒精 (其中含有5 %以上的水 ) ,有些特殊实验 (如乙醇与Na反应、测乙醇的沸点等 )却需无水酒精(乙醇不低于 99 5 % )。为了区分它们 ,根据乙醇和水的差异性 ,我经过多次实验 ,有下列几种方法 :1 无水硫酸铜鉴别法把待验的试剂滴在白色无水硫酸铜上 ,若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证明待验物为普通酒精 ;硫酸铜不变色 ,则为无水乙醇。原理 :CuSO4 (白色 )+ 5H2 OCuSO4 ·5H2 O(蓝色 )2 无水二氯化钴鉴别法操作方法同 1 (也可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