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排球技术教学与训练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所教的对象(即队员)必须具备可望的体育才能和运动天赋。(2)具有良好的客观环境,可以保证教练民的设想和计划顺利地贯彻与执行、(如练习场地、器材设施、训练时间及经费等)。(3)教练员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与训练能力。教练员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具备哪些能力?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1正确地排球教程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不光是组织队员进行练习,还必须考虑教法的优劣。必须按照正确地教程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在选准练习方法的同时再给干练…  相似文献   

2.
在比赛中,教练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用口语传递时,很容易被对方发觉并识破本队的战术意图。所以,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加强讲解、学习和运用既便于本队队员理解又不易被对方队员发现、了解和识破的体态语言。本文对体态语言的概念、形式、特点、作用、方法和要求进行了阐述及归纳,以期为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足球运动员运控球感知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视角,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运控球感知能力种类、作用、感知过程及其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高校足球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中应重视和加强运控球感知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若干理念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和逻辑法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一些值得商榷的理念进行了分析和反思。结果表明:在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存在着关于大运动量训练、队员的运动寿命、运动员伤病和教练员的执教角等的理念偏差。为了实现中国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应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发展这些训练理念。  相似文献   

5.
现代篮球运动高度争夺愈演愈烈,为此,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当务之急应是加强对高个子队员尤其是特高队员的发现和培养.以1999年参加全国少年甲组比赛的28名特高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对少年甲组男篮特高队员的身高状况、体重状况、伤病状况、训练年限及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从事篮球训练的特高队员人数少、参加训练的年龄晚、身体形态不够匀称、运动员过早地出现运动损伤;特高队员篮球专项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训练水平中存在着运用有球技术较差、快速灵活的移动能力及完成动作的规范性方面急需加强,无氧状态下的专项耐力素质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方法,以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小组赛技术统计为依据,从攻、守两方面,对中外男篮后卫队员攻防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后卫整体得分能力较低,助攻、组织能力较差,失误较多,传球及组织进攻目的性不强。我国后卫队员应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防守基本功的训练和防守技术训练,重视后卫队员防守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拦网是排球运动技、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拦网技术中以双人拦网最为常见,尤其是在对方4号位的扣强攻球(即一般强攻扣球)时。其中3号位队员向2号位移动拦网是组成双人拦网的关键。应用DLT法,通过对辽宁与天津队的副攻队员在3号位向2号位移动拦网的整个动作进行分析,揭示移动拦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探讨影响动作效果的有关运动学因素,为今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部分高校学生运动自我保护技能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北京市部分院校运动伤害事故与自我保护技能教学等相关门题的调查研究后发现,运动伤害事故与自我保护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在高校学生体育课教学中,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对自我保护技能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增加运动自我保护技能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自我保护训练.运动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健康快乐地享受体育.  相似文献   

9.
科学系统训练可以减少运动员伤病影响,是确保竞技成绩持续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导致中国男排主力队员特征性伤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国家男排主力队员特征性伤病的出现与专位训练负荷、训练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密切相关。现有排球运动训练体系中应逐步实现技术训练与身体训练的有机平衡,增加功能性训练以预防并减少疲劳性损伤和急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技能培养的新内涵是指要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师范生实践素质。但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仍存在着教学技能训练不够扎实、指导教师队伍实践素质缺乏、教学技能训练不够到位等问题。针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高师范生对教学技能训练的认识;全方位地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强化指导教师队伍的实践素质;保证师范生的技能训练落到实处;促使师范生拥有宽广的教学视野;加强师范生教学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对200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双打技、战术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通过技术统计与分析、临场观察与比较,揭示我国优秀女双运动员在基本技术、打法特点、主要得失分结构等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差距,归纳世界优秀运动员女双运动员比赛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运动员存在的主要不足.为此,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实现"双上网"打法及能力提高;强化积极进攻,主动进攻的训练理念,努力提高"双上网"能力和网前主动抢截能力;加强主要技术环节、主要得分手段和特长技术的训练;加强队员之间、队员与教练之间的交流等,以尽快提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现场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外线射门、中锋射门、防守反击、六打五攻防等技战术应用效果,分析全国男子水球冠军赛中各队伍的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各男子水球队发展不平衡,各队整体实力差异明显,且各队的整体厚度不够,除广东一队和上海一队外,其余各队缺乏核心队员和技战术特色风格等;队员的技战术上不够细腻,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认为我国男子水球队要整体发展提高,还需遵循水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加强人才培养及技战术训练实践和训练理念的改变,重视训练的科学化,积极探索水球运动的制胜因素,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反恐训练中特警队员的体能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反恐作战训练中特警队员体能训练的特点、标准和要求,进而提出特警队员的体能训练应与反恐作战训练应该一体化,阐述了特警队员体能训练与反恐作战训练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后卫队员得分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女篮后卫队员个人进攻能力差是28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失利最致命的原因。在比赛中,我们看到中国女篮后卫队员总是躲着对方打球,主动寻找得分时机不够。场上表现为得分手段少,应变能力不强,投篮命中率低,投篮范围和方式变化不大,突破投篮给对方造成的威胁小,与国外后卫队员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临场观察和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双运动员的基本技战术打法特点,主要得失分结构等方面与世界一流运动员进行比较。指出郑洁/晏紫要想早日成为世界一流选手,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实现"双上网"战术打法及能力提高;遵循网球双打制胜规律,并找出对付双上网战术打法的有效手段,在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强配对间的默契与交流,精心设计应对各种打法类型的发球、接发球抢攻战术;加强主要技术环节,主要得分手段和特长技术的训练;加强队员之间,队员与教练之间的交流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排球场地的重新划分,提出“9网段54区”构想,并将半场“27区”及其编码引入到排球运动中,实现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向数字信息的转换,并对数字信息在排球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为教练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形成更好的信息交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特战学院专项课题组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我军首次开展的特种作战青年军官联合培训的全程进行了监测和调控。作为研究主报告,着重揭示不同阶段训练的负荷效应与队员的身体适应;提出联合培训这一新模式应注重加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运动训练原则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训练原则是人们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正确认识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提高与表现的规律,是确立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依据。在我国竞技运动发展进程中,基于教育学理论建立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与基于跃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建立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都对我国竞技运动训练活动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也各有不足。考虑到竞技体育高挑战性与高风险性等特点,应高度重视运用辩证协同思想指导运动训练活动。依此归纳梳理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更好地反映着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提高与表现的规律。辩证协同训练原则理论体系包括: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来自于优秀选手的运动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并已有力地指导着竞技运动训练实践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知觉运动技能心理反应过程的分析,指出在开放性的球类项目中,运动员的知觉能力是运用时空透视的感觉体验,在"知觉到"连续体上确认刺激位置的表现;同时反应了运动员的预期决策能力(运动决策Ⅰ),即通过知觉判断对方要"做什么"的能力。其次,是运动员对确认信号"球"的碰撞时间或接触时间TTC的知觉与动作反应程序及组织的运动决策能力的表现(运动决策Ⅱ),即队员"如何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院运动生化实验课传统教学中的某些薄弱环节,进行了教学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生化实验课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使运动生化和运动训练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其组织工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